邱金堂
(武钢党校管院 党史党建部,湖北武汉 430081)
当今中国,“管理”是最热门的词汇,管理学是大学最大的学科,管理类的书籍是书店种类最多的书,改革开放引进的最多的观念是管理观念。同时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最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国外先进的管理“囫囵吞枣”的在企业中推行,出现“水土不服”或“南橘北枳”的现象。有些甚至“邯郸学步”,好的东西没学到,却把自己的好东西丢掉了。不少睿智的企业家和清醒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国式管理思想缺失所带来的问题:“满街都是管理学书籍,满街都是破产的企业”,“满眼都是印着EMBA名片的企业家,满眼都是管得一塌糊涂的企业”。他们认为,这全是盲目引进西方管理思想造成的恶果,问题的结症就在“结合”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最成功的结合。为此,他们大声疾呼,要“寻找中国企业管理的‘毛泽东思想'”。应该像当年毛泽东寻找中国革命道路那样,把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市场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等新的实际,将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在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加以运用,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新路。学习毛泽东思想对当今中国的企业管理有诸多的有益启示。
毛泽东思想与管理,实际上是要说清楚毛泽东有没有管理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里有没有管理思想的问题。在这里必须弄清楚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的关系。
毛泽东的思想是指毛泽东个人的全部思想。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最大,所以我们党用毛泽东的名字命名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但毛泽东是人不是神,因此,在毛泽东的全部思想中,就难免有错误的东西。虽然毛泽东有错误,相对于他的伟大贡献来说,丝毫也不影响他对中国和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的光辉形象。因为即使是神也难免犯错误,否则就不会有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的领袖,在领导我们党的实践中,肯定具有他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否则他的领袖地位就不可能得到全党的公认。只能说毛泽东没有专门的系统的管理论述或对管理经验的总结,也可以说毛泽东没有完整的管理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见,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也不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而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是中国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并且创造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军队的问题。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精辟地论证了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的政策和策略思想。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根据“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个基本观点,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第六,关于党的建设。成功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在毛泽东思想中有丰富的成功的管理思想,只是我们党没有把它叫党的管理,而是把它称之为党的建设。
每一个组织存在和发展都需要管理,没有有效的管理就是一盘散沙,就不成其为组织。虽然一个组织有管理思想不一定会发展壮大,因为一个组织的发展壮大要具备许多的条件;但一个发展壮大的组织,一定具有成熟的管理思想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中国共产党历经九十年的发展,从一个只有五十几个人的地下党,发展成为具有8000万党员,领导13亿多人口,执政60多年的全世界最大、执政力最强的执政党。我们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发展,不仅具有成熟的管理思想和成功的管理经验,而且是管理史和管理学上最成功的管理。
毛泽东思想的管理也是我们党的管理,又称红色管理。体系包涵了纲领、路线、组织、干部、领导、控制、学习、创新等核心要素,与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框架体系不谋而合。西方管理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迎来了大发展,形成现代管理理论。西方管理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现代管理理念和团队理论。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即30年代就有了成熟的领导理论,在建党之初即20年代就注重组织建设。西方管理理论在90年代成熟,提出发展愿景、发展战略、发展人才等理论。我们党就是以共产主义为旗帜凝聚人心,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纲领而组建,并在为实现目标的运动中发展壮大;在延安时期就形成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及干部队伍的全面建设。西方管理理论所追求的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是我们党的发展实践中的突出特点和优势,在学习力上,我们党的创建者不仅都具有渊博的学识,而且十分重视和强调学习,都善于学习。在执行力上,我们党的组织的强有力的铁的纪律和党员的高度自觉性形成了党的高效的执行力。在创新力上,我们党不断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只要我们稍加留心,略加比较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讲,红色管理体系的理念不仅先于现代管理理论,而且比现代管理理论更深刻、更彻底,特别是实践效果比现代管理理论更有效、更持久。
管理主要是管人理事。在中国搞管理,管的是中国人、理的是中国事。不能不研究中国式的管理思想。因为,不同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中国当管理者,必须探索适合中国人特点的管理模式及方法。简单地照抄、照搬国外MBA的经典教材或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理论上说不通,实践中难免碰壁。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管理实例所证明,并开始成为共识。研究中国式的管理不能不讲毛泽东思想中的管理。中国式的管理有中国古代《孙子兵法》、《论语》中的管理思想,也有《易经》中蕴藏的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的管理思想等,这些确有价值,但都有不足。应该说真正代表中国式管理的最高水平的是我们党的管理。我们党的管理集古代儒、法、道、兵等诸家管理思想之大成,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治国方略的精华,在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多有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管理理论。
从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看,先进的管理理论是成功管理实践的总结,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快,说明其企业管理相对比较成功,而这些成功经验恰恰是创新管理理论的源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七八十年代是日本,现在该轮到中国了。朱钅容基提出:我们国家现在缺少什么样的企业家呢?缺少博古通今的企业家,既懂国外的经营管理,又懂中国的《孙子兵法》,又懂《共产党宣言》的企业家。如果在中国真有这样伟大的管理理论出现,一定会与毛泽东思想有某些共同之处,也一定要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经验,才能创造伟大的管理理论。因为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人心中具有深刻的影响,仍然在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党的管理是中国共产党人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的本土管理。在这个庞大的管理体系中,毛泽东思想是根基。中国的企业管理要真正找到适合在中国发展的管理模式,可以从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学习毛泽东思想最主要、最关键的是学习、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主要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以及毛泽东思想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启示,核心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对管理的启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也是企业管理,特别是中国国有企业管理的根本性法宝。在管理中实事求是是根本,实事求是是企业管理的支撑点;群众路线是主线,群众路线是企业管理的归宿点;独立自主是生命,独立自主是企业管理的生存点。
实事求是是根本,是企业管理的支撑点。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概括和高度总结。实事求是有三个要点,即实事、求、是。其中“是”作为规律,是事物运动本身客观具有的必然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情,无视规律或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求”是指人们对规律的探寻,规律是内在的,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之中,要认识规律必须去求,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用老实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求,不能想当然;“实事”就是我们面对的实际情况。规律在实事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弄清实事,也就是把握实事具有的特点,明确实事发展的方向,了解实事所处的条件。企业管理是不能照抄照搬的,因为每个企业即使是类似的企业,都各不相同。从外部看环境条件不相同,从内部讲所具传统不一样,特别是各国国情有区别。只有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只有对本企业最有效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因此判断一种管理理论的好坏优劣,必须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以本企业的实际作为选择的根本依据。
群众路线是主线,是企业管理的归宿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和传统优势。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和依靠群众、教育和引导群众。就是企业关心职工,并让职工知道企业在关心职工的路线。企业是人的企业,企业活动是人的活动,企业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企业人的管理。企业的各种管理靠企业的人来实施,就需要企业职工的理解和认同。这种理解和认同不仅是各级管理者的理解和认同,更重要的是要有广大职工的理解和认同。没有企业职工的理解和认同,管理就只能是一纸空文。让企业职工的理解和认同的管理,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管理。只有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管理,才是有利于企业职工的管理,只有有利于企业职工的管理,才能真正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才是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管理的目的和目标才会实现。如果脱离广大职工,闭门造车和盲目照搬,把管理变成少数管理者的事,多数人站到管理的对立面,这样的管理就没有办法实施,强制性实施也不会有好的结果。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中,既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也有教育和引导群众。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出台,作为新的办法和举措的实施,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就需要加强对广大职工的教育和引导,也就是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以适应新的管理。只有职工认可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因此判断一种管理理论的好坏优劣,必须从本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职工认可和行得通作为企业管理模式的根本依据。
独立自主是生命,是企业管理的生存点。独立就是不做附庸,不受制于人,自主就是自己做主。独立自主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因为问题在哪里?问题是什么?自己最有感触,自己最着急,与自己的关联度最大。解决问题的决心由自己下,问题最终还是由自己来解决。独立自主是要把发展放在自己努力的基点上,以自己为主,具有自己的特色,彰显自身的优势,增强自身的实力,实现自我的发展。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当今管理理论层出不穷,管理培训丰富多彩。管理理论的学习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但好的管理理论不一定能造就一个好的企业,而一个好的企业一定会形成一个好的管理理论。学习别人的东西时,不能丢掉自己的好东西,要以自己的好东西为重心,坚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持久的推进,形成自己的好的有效的管理。要学习的管理理论有很多,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自主的进行选择,同时对选定的管理模式要坚决贯彻和强力推进,切忌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盲目追风。任何管理只有长期坚持才能逐渐成为自己企业的东西,才会有成效。因此判断一种管理理论的好坏优劣,前提是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能不能成为自己企业的管理,要把有自身特点的管理作为推行的根本依据。
中国的企业管理要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中,始终将其贯彻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启示,关键是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的启示。毛泽东思想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是唯物主义的立场或人民大众的立场;观点是辩证唯物的观点或实践观点、群众观点;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立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关于为什么的问题;观点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是关于如何看的问题;方法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着手点,是关于怎么办的问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仅有好的立场或愿望,没有好的观点,好的愿望说不清楚,无法被多数人理解,好的愿望也只能是空想;没有好的方法,好的愿望无法变为现实,也就是仅有好心还办不成好事。仅有好的观点和分析,没有好的立场,将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没有好的方法,好的观点只能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形成无效的争论,最终也难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仅有好的方法,没有好的立场,事情办得越多,造成的危害越大;没有好的观点,形成不了真正的好方法,一时的好方法,将会是以后的坏方法,也就是今天的解药会是明天的毒药。只有坚定的好立场、全面的好观点、科学的好方法才能把好事办成,把好事办好。
毛泽东思想的立场是唯物主义的立场或人民大众的立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立场,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体现着历史的潮流,是最大的实际。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可敬、可亲、可怕,任何组织或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使命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联,才有前途和发展,事业才能最终取得成功。毛泽东思想就在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和最终的追求,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产生巨大的力量,战胜一切困难险阻,取得伟大的胜利。搞好企业管理,首先要解决的前提问题就是立场问题或者说是出发点的问题。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存在着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过分关注方法的研究或学习,忽视立场或出发点的探讨。出发点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使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对立被放大,管理者站在方便管理者的立场上制定的管理,管理方法被管理者难以理解和认同,既使是好的管理也难以贯彻和实施。本来国有企业与企业职工在根本利益上有先天的优势,但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冲击下,这种优势被异化。而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却想方设法调和劳资矛盾,在确保资方利益的前提下,尽力替劳方着想,管理也在向人性化方向转移。毛泽东思想对国有企业管理的启示,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者要对自身的立场和出发点有一个真正清醒的思考和认识。
毛泽东思想的观点是辩证唯物的观点或实践观点、群众观点。就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全面的分析问题。群众观点就是以人为本的观点,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也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搞好企业管理,也要树立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就是把事物看成一个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统筹安排;发展的观点就是把事物当作一个过程,注重积累和坚持,必须持之以恒。管理工作既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过程。我们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表现为管理工作的不配套和管理工作的不持续,使得一些好的管理难以落地生根。在不断的盲目追风中,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开始。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全面的分析问题,必须注重学习和实践。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明显加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但学习必须紧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与企业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有针对性的学习。对管理的学习,更是需要联系企业的实际,着眼与企业的发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全面的分析问题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着眼全局和长远推进有效管理。这既是管理者应有的胸襟也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西方企业管理经历了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把人看作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强调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是搞好管理的核心。如何发挥人的自觉的能动性?西方管理学说提出从调整人的社会心理需要来改善人际关系,主张依靠改善外部条件来激励人的行为。而毛泽东同志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强调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使人们明确目标和任务,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这就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教育人、培养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为”。
毛泽东思想的方法是矛盾分析的方法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事求是的进行矛盾分析,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毛泽东思想的方法首先是与明确的目的紧密相联的方法。也就是先弄清楚“为什么”,然后再谈“怎么办”。战争年代军队是根本,对军队的管理就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通常是对军队加强军事训练,投弹、射击、拼刺刀是基本的的方法。我党对军队也进行投弹、射击、拼刺刀的训练,但更基本的是进行新式整军运动,解决为什么打仗的问题,转变士兵的思想,调动士兵的积极性。使旧军队中想办法保命的士兵,变成新军队中勇敢杀敌的士兵。目的不一样想的方法不相同,结果也会不一样。因此,我党一贯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思想的方法又是与明确的立场紧密相联的方法。也就是要解决“为了谁”的问题。我们党的性质和目标决定了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好的方法一定是绝大多数人欢迎的方法,也是对绝大多数人有利的方法。只有这种方法才是对我们的事业有效的方法,因为我们的事业是为绝大多数人的事业,也是靠绝大多数人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事业。对绝大多数人不利的方法,即使强制推行,也势必会遇到阻碍,出现变形,最终不了了之。毛泽东思想的方法还是与自己的实际紧密相联的方法。1958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成都会议上说:“方法问题,第一是唯物论,第二是辩证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盲从照搬,不搞一刀切。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法。企业管理的方法,也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选择有效的方法。而不是朝三暮四,看到新的方法就盲目照搬。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所采取的方法有许多并非是所谓时髦的新方法,而是早在中国的传统中就存在的老方法,当年的左倾机会主义者就曾经嘲笑毛泽东只知道《孙子兵法》,但是在战争的实践中这些方法有效,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就能够打胜仗。今天的企业管理方法确实名目繁多,许多方法听起来确有道理,但就是在实践中难以推进,许多管理者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就是陷入到了“唯方法论”陷阱。我们的确可以也需要从毛泽东思想的方法中进行认真的反思,在对方法的研究之前,做好目的、立场、和实际的探讨和研究工作。
中国的企业管理要认真地从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和特色,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