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巧宁1 王德炜2(1、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48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48)
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手持器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以自然性和韵律性作为基础的艺术性很高的运动项目。艺术体操又称“韵律体操”,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体操最初是瑞士日内瓦声乐学教授达尔克罗兹设计的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和音乐相结合的体操来培养学生的乐感,把音乐节奏用人的身体运动表现出来。经过德国生理学家德梅奈和瑞士舞蹈教师冯拉班、德国的体操家博德和梅顿的发展,逐渐形成为艺术体操。到了20世纪20年代,艺术体操就成为女子特有的竞技项目。1928-1956年第6届奥运会及1954年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都举行过每队6-8人的轻器械团体比赛。1963年举行了第一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锦标赛。1975年正式确定绳、圈、球、棒、带五种轻器械为国际性比赛项目,1980年国际奥委会宣布艺术体操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艺术体操从本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开展比较缓慢,直到70年代后才逐步发展起来。艺术体操技术包括身体技术和器械技术两大方面,两方面共同决定了表演者的编排和完成动作的水平,也是学校艺术体操课教学的重要方面。在过去几十年里,艺术体操在我国发展水平不是很高,主要在学校里开展,以身体动作为主的“重身体技术轻器械”的观念来教学,对于器械动作处于停留的状态。而现在国外的艺术体操发展趋向,已经改变过去只注重身体动作技术的观念,向身体与器械结合方面发展。同时,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中更注重对器械与身体结合的动作技术的关注。所以,艺术体操的器械技术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因此,我国的学校艺术体操更应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注重对器械动作技术及器械与身体结合技术的教学,加强学生对器械感的理解及培养。
2.1 、研究对象:体院艺术体操专修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资料查找,了解有关的背景资料,用来充实论据。
2.2.2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05级艺术体操专修学生训练对比。
艺术体操器械的种类比较多,绳、带、圈、球、棒五种器械,每种器械的内容都是丰富多彩,各自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分析,可使我们了解运动器械活动的“内因”,让我们更好地对器械动作技术的掌握和了解。
3.1.1 、绳
艺术体操使用的绳是由麻或合成纤维制成的,绳是一个轻快活泼的项目。绳的技术组动作是:过绳大跳和小跳、抛、接绳、小抛绳的一端、转动绳、各种摆动、绕环、“8”字、帆。绳的练习有助于发展弹力、灵巧、协调和耐力。由于绳子长而细软就决定了它在空中运动的特点。为了使绳在空中保持一定要求的动作,运动自如,必须使绳拉紧“变硬”。要使起在空中运动的绳“变硬”必须要掌握动作节奏和用力的方法和大小。
3.1.2 、圈
圈在艺术体操中属于幅度最大,动作变化最多的一种轻器械,根据圈器械本身的特点,除了可以做摆动、绕环、‘8’字绕之外,还可以转动圈、翻转圈、垂直旋转圈及在地面上或身体上的滚动及从圈中穿过或从跳上跳过等技术动作。圈的运动有助于培养人体灵巧、快速、协调性和准确性等素质。
3.1.3 、球
球是一种常见的器械,一般是初学者的第一种练习器械。它的技术组动作有:抛和接、拍球、在地上或身上的自由滚动、运用(预摆、摆动、绕环、8字)等基本动作外还可保持球在手上平衡做绕环,螺旋和‘8’字动作,做球的各项动作时,运动员和球都应一直处于运动状态,持球动作和不持球动作紧密相连,与各种舞蹈步、身体波浪、跳步、转体及平衡等身体动作紧密配合,使球操动作更具有动力性。它的练习有助于发展身体的灵巧性、协调性、柔韧性、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反应速度。
3.1.4 、棒
棒,又称火棒,它是体操表演中最早使用的轻器械之一,棒是唯一的持两个器械的项目,也是动作技术要求相当高的项目,其技术组动作有:小绕环、小五花、单棒或双棒抛(器械在空中有或没有旋转)、不对称抛接、敲击、运用(用臂或器械的预摆、摆动、绕环、8字、不对称动作)。它结构不对称、形状奇异、质量分布不均、器械的中心偏离器械。这使棒在运行时具有不稳定性。通过棒的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灵敏性、协调性,增强两臂和肩带的肌肉力量以及提高指、手腕各肌肉群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1.5 、带
带的形状细而长,色彩艳丽,又称彩带。它是艺术体操器械最长最柔的一种。带也是一种软体器械,不同的是,比绳更长,质地更软,因而是高抛中不带翻转的器械。在空中运行时具有带空性,运行稳定等特点。它的技术组动作有:蛇形、螺形、运用(预摆、摆动、绕环、8字)抛、拉带抛、小抛等。
持器械做动作是艺术体操的主要练习内容,合理运用轻器械是其特点之一。利用器械进行练习能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提高肌肉用力的敏感度,器械是身体动作的一部分,可以加大动作的幅度,使动作更富有节奏,达到更美的目的。有一定的器械感才能更好地与身体动作结合起来,加快对动作形式的掌握,提高艺术体操的表现力及欣赏性。
就对赵玉华对(2004年-2005年)世界大赛中前八名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分析的器械动作类型得出,艺术体操器械动作会日趋完善,朝着新、奇、险等方向发展。这样更说明了器械动作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器械动作技术将会是未来成败的关键,同时说明对器械感的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对器械技巧的理解,不应把器械当作一种装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使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结合,协调一致,融为一体。
对艺术体操器械动作技术及其与身体动作的结合的娴熟掌握是现在现代艺术体操发展的趋势,也是教学当中一种必然的改革方向。如何提高专修学生器械技术与身体动作技术的结合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之一。器械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基于表演者对器械的理解及其器械感的强弱,那么怎么样去培养器械感将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3.3.1 、了解各种艺术体操器械特点
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讲解器械的特点及其在动作中的运动的物理性、结构、规格、质量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明白器械的有关特征,更好地对器械动作技术的掌握。比如:圈和球是两个具有一定性质的圆形器械,它们是有规则的器械,质量分布均匀。在空中运行时有一定的自转和翻转。不同的是转动的轴不一样(圈具有多样化)。相对球来说,它的质量、体积小,质量分布均匀,结构规则对称,在空中转动较快,所以抛球用力要适当,接球时要下落缓冲才不至于球脱离手掌。因此,在练习时尽量把握其的运动特点,懂得球在空中转动的物理性,那么学生就会在练习中利用其特性来使用力量,不断地体会,使其的转动更适合动作的要求。对于带来说,带棍在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重量的集中,质量比带重,在抛的运动中起到“引导”作用,下落时常常先于带体下落,便于接起。因此在运动中,要全力抛动带棍,以使有足够的力量带动带体。了解艺术体操器械的特性是学习艺术体操的第一步,同时随着对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更应不断加深对器械在不同的动作中运行特点的理解,提高动作技术,才能更好的出色地完成艺术体操各项成套动作。
3.3.2 、加强对器械动作技术的练习
在艺术体操练器械练习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器械动作训练,以提高学生对器械的掌握和熟练程度。首先应掌握准确的握器械姿势和各项器械的技术组动作做法和技术技巧,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结合简单或复杂的身体动作练习,在此之后培养连续完成不同形式、不同类别、不同空间的器械动作能力,进行联合动作或成套动作的训练。只有在对器械动作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对器械的运用、发挥自如。同时观看艺术体操表演的录像,动作与器械的片段分析,加深其中的动作的印象及对动作的表现力提升。
要很好地去记住其各种动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熟练掌握动作及以身体结合的动作技术。因此,不仅要很好地去理解棒的不对称的运动特性还要加强对其动作的练习,把握好抛接棒的力度,不断地去体会动作的感觉,才能够做得更好,记得更稳;球的动作也是一样,尤其是三级球操滚球的动作中:球从一臂经胸滚至另一臂、单臂持球经臂外侧滚至背后和双臂胸滚球等动作,都是要求技术性较强的动作,如果没有一定的球感,很难完成。只有在了解球的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反复地去体会,有针对性地练习,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才能出色的完成动作技术。
总之,艺术体操是一种具有韵律和艺术性的综合项目,培养器械感同培养音乐、美学感是一样的只有不断、反复地进行练习去体会其中的节奏、意境……才能得到提高。
3.3.3 、加强舞蹈基本训练
艺术体操项目是以优美为主要特征,不管是身体动与器械动作结合还是身体动作都是以优美形态为主的。因此,提高器械动作与身体动的融合能力,一定的舞蹈技术训练是不可少的。同样舞蹈的训练对器械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在绳和带的动作中舞蹈的基本技术更为重要,都是以柔来表现美,对人的柔软性要求很高和很强的身体表现力。
艺术体操的表现是用身体动作来体现,同样器械动作表现也是身体动作的体现。舞蹈的本身就是一门表现力极强的艺术,舞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态以及它们的组合、节奏、速度和力量都是直接通过人的身体来表达的。各种古典舞训练、现代舞、芭蕾舞、民族舞等都已经高度规范化、具有明显的形式和技巧。通过各种舞蹈的训练,可以培养良好的自然形态和习惯动作,更好地贯通艺术体操身体动作及以器械结合的能力,进而加快对器械动作的表现能力,促进对器械感的体会音乐与舞蹈配合的风格方面要更加注意。
深厚的文学修养会随着动作熟练程度的增加而升华为艺术的构思,创造出更美好的意境。艺术体操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音乐、美术等有着相通之处。况且艺术体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速度、强度来来联想器械动作技术,启发练习者的想象力,发挥她们真挚细腻的艺术感受力,以达到最佳的状态。同时,可借鉴这些艺术的表现手法来丰富练习者的美的感受,创造出艺术体操所特有的美,表现出别具风格的一面。
4.1 、艺术体操的发展是一个不停改进、不断向前的动态过程,艺术体操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的结合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首先是“准”,身体准,器械准,人也要准。
4.2 、准的同时要“美”,艺术体操一定要美,美要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音乐美,动作美,器械美,你的动作的每一点都要美,包括你的眼神,你的手指尖,脚趾尖。要很好地做到身体动作与器械动作的融合、统一、运用自如,就要增强身体动作的各个方向的素质及对器械感的培养。
4.3 、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体会,加深对器械的理解,加强舞蹈的基本训练和提高文化、艺术的修养等,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器械与身体动作的协调、娴熟,充分体现出艺术体操自然的美,如诗如画的女性健美的气质,令人美的感染。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审定.大众艺术体操[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6-14.
[2]胡凯,刁在箴,张继晶,马更娣.艺术体操器械技术运用的前瞻态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J].2010,23,4:68-70.
[3]高婉娜,陈虹英,李淑华.艺术体操火棒不对称动作分类及其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38-41.
[4]冯萍.试论高校艺术体操教学及其编排[J].安徽科技,2011.1.
[5]梁竹.试析高抛器械特性[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50-53.
[6]范文正.浅谈艺术体操教学中的美育[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2:85-86.
[7]赵玉华.艺术体操器械动作运用规律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8]曹汉荣.艺术体操教学方法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34,2:62-63.
[9]全国体育学院教材.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艺术体操[M].人民出版社,1989,6,20-35.
[10]张僖,明洁.艺术体操二、三级球操滚动的教法规范初探[J].体育与科学2011,18,1:64-66.
[11]艺术体操评分规则(2008-2010)版.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