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宗波
(宿州卫生学校,安徽 宿州234000)
近些年来,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渐渐进入课堂,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使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将呆板、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医学领域,许多基础学科的教学中也都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尤其是在人体解剖学学科中,更能够突显出多媒体的优势。因为,人体解剖学学科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学科,从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挂图、模型以及标本等,在传统教学中,这些教学用品只是静态的、平面的、单调的,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将人体结构通过视频、动画等方式逼真的呈现出来,使得所展示的人体结构变成动态的、立体的、形式多样的,使学习者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去感受人体的正常结构,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降低教学用品的成本,还能够提高人体解剖学学科的教学效果。所以,多媒体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大大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一门学科的概念和规律的形成都是由前人通过不断地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所总结、概括出来的理论知识,倘若只是将这些概念和规律以字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会显得空洞而乏味、抽象而难懂。而通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将概念和规律呈现出来,就会解决这些问题,会使得所要呈现的内容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有助于加强学习者的记忆。比如,在讲解“循环系统”这个基本概念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首先将循环系统的示意图呈现出来,然后通过展示血液模拟流动的过程得出血液循环的概念;通过不同颜色的使用来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过程;通过移动、旋转等方式来展示心脏的位置和内部结构等。从而使学习者了解动、静脉血的转化过程、以及心脏的结构等知识。运用多媒体手段模拟人体器官的教授方式能够让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转变,并且大大培养了学习者思维的灵活性。
在医学领域,对人体器官以及一些疾病的治愈研究都在不断地探索中,所以,分享和学习最新的科研成果成为每位从医人员的重要任务。在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具的加工和传输需要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学习者获取最新知识的速度,然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习者获取最新的关于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进展和临床信息,扩充了知识储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包括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等内容,是每位学医者必须熟悉掌握的理论知识。然而,人体结构之繁杂、涵盖内容之广泛、涉及术语之众多,这就给授课教师和学习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解剖学教材中,所呈现的基本概念、相关规律等教学内容都是分散的,这就要求每一位学习者必须积累到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具有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才能系统的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这个过程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倘若授课教师能够实现运用思维导图软件事先将庞大的基本概念或相关规律总结、归纳整理好,再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呈现给学习者,以助于学习者的记忆,这样学习者就能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各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
近几年,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所涉及到的尸体材料的匮乏以及标本的损耗都使得教学质量深受影响。然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在确保了教学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标本的损耗,减少了教学成本。并且对于形态微小、结构复杂的组织器官,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放大组织器官、细化细微结构,方便学习者观察和学习。比如,在对颅底结构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人脑与外界的绝大多数联系都是通过颅底部进行的,因此颅底有大量的开口,且穿行结构错综复杂。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从而达到最佳的观看视角。
传统的教室教学是师生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这就会使得教师个人的授课方式、思维模式以及具体要求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但这种教室教学的侧重点仍然是在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方式及其效果上。在教学过程采用双向化模式是使学习者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诱因,在教室教学中,教师授课的成效只能经过一些互动才能够体会。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实现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还能够实现学习者和计算机之间、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习者的思维能力,然后调节教学过程,同时利用这种双向互动的功能和学习者进行实时交流,向学习者传授经验介绍并对学习者进行辅导,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并且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多媒体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给授课教师和学习者都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并非完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然而,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有的教师只会书本搬家,把多媒体设备当成电子黑板,这样就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而且闲置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反之,一些教师只会在课堂中展示动态的图像,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花样百出,基本上所有的授课内容都运用动画和视频等资料,而没有合理搭配文字说明。这不仅在制作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可能会应接不暇,反倒不能够很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注重静态文字与动态图像的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发挥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根据自己既有的经验,将教材上的内容,以讲述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获取知识;不能更好的把握学习个体的学习特点来进行个性化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等等。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弥补这些缺陷。不仅如此,多媒体教学还有着很多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降低标本的损耗;知识更新速度快;学习者掌握学习时间的弹性大等等。但是,单纯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必须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结合,因为,传统教学模式能够节省学习时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更直接的掌控和调整;使班级的秩序容易掌控等等。如果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相互结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许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为了达到吸引学习者的目光、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将课件制作的画面过于华丽、色彩过于鲜艳、音效过于复杂,这样做可能会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动画和声音上,分散了学习知识的注意力,反而达不到预先设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应尽量少添加与授课内容无关、只为增添效果的毫无意义的装饰。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虽然说是有大量的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抽象、空洞,但是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时将所有抽象、空洞的概念和规律用生动、逼真的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不给学习者一定的想象空间,反而会扼杀了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手段也只是辅助学习者学习的手段,应该考虑学习者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创造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应该激发这些能力,而不能将所有的事情全权负责,否则对给学习者创造能力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来给学习者进行授课,大部分教师都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由于省去了教师书写大量板书、挂摘挂图、取放模型和标本等繁琐时间,增加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时间,所以,一些教师会增加教学容量,想尽可能多的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但是,没有考虑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尤其是人体解剖学这门学科,需要记忆大量的专业术语、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等,所以,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安排适度的教学容量来进行授课。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高度的交互性以及良好的共享性等等优势,尤其是针对作为医学基础学科——人体解剖学学科的教学,更能发挥其强大的优势。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改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者能够主动、积极的获取知识,充分地发挥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应该注意人体解剖学学科的特殊性,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合理设计、精心安排、规范引导、准确启发,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让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好好掌握好医学的入门基础课程,为将来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合格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课程中,仍要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必须要进行实验课程,在真实的尸体和标本上观察、辨认、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使得学习者能够积累丰富而且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将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合理的搭配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能够推动人体解剖学学科的发展与改革。
[1]徐艳丽,王琳,吴文慧,等.多媒体教学在牙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2):158-159.
[2]张峰.多媒体在解剖教学中的不完善之处[J].煤炭技术,2010,(5):216-218.
[3]李琳.多媒体技术在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6):1566-1567.
[4]刘艳华.多媒体结合案例法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1,(6):619-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