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本科生导师的角色定位

2012-08-15 00:51薛淑好杨培常高金玲汪晓凯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学分制导师制本科生

薛淑好,杨培常,高金玲,汪晓凯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浅谈高校本科生导师的角色定位

薛淑好,杨培常,高金玲,汪晓凯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如何把握本科生导师的定位是本科生导师首先应明确的问题,既要避免定位过高,把本科生当作研究生培养,还要避免重复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造成的主题方向不明、工作重叠。

本科生;导师;角色定位

1 本科生导师制概况

1.1 牛津大学导师制与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导师制概况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的教学传统。牛津大学本科教育始终保持卓越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关注学生的个体;依赖师生双方的合作以及对待知识的独特态度[1]。这正是牛津大学导师制教学理念的核心所在。而导师关注学生个体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的论文。

2001年9月,北京大学开始实施“元培计划”。新的培养模式是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1]。本科生导师由学校各院系推荐、校长亲自礼聘的资深教授和部分有教学经验和对学生有指导经验的中青年教师担任。参加“元培计划”的学生,接受的是北大的全面教育,而不仅仅是北大某个系或某个专业的教育。

1.2 国内其他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概况

近年来,国内高校不断扩招,如何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不下降并稳步提高是摆在每所高校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2],本科生导师制是各高校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与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相辅相成。一般采用导师个人工作和导师组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每名导师分配5~15名学生;学生与导师的选择有分配制和自选制两种方式。对于导师来说,带的学生可以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包括1~4年级的学生。

2 本科生导师的定位

本科生导师、辅导员之间的工作重点是有区别的,本科生导师与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不同的。如何把握好角色定位,更好地发挥本科生导师的作用,是每位本科生导师所面临的问题。

2.1 本科生导师不是硕士研究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思想成熟,均有相对固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导师的指导不再是思想政治指导。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以培养、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为主要目标的,并指导硕士研究生书写论文,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参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制订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讲授硕士研究生课程;负责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等[3],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水平。

2.2 本科生导师不是思想政治辅导员

教育部2005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进一步强调,“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由此可见,大学辅导员是以班建式为基础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辅导、日常生活行为辅导和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2]。辅导员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落实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及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等。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一般按照师生1:200的比例设置[3],学生人数众多,辅导员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宏观指导、集体教育。

2.3 本科生导师的职责

本科生导师制是伴随着学分制产生的,学分制的推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如何结合自身爱好、专业方向、就业去向等进行选课,则需要导师的个别指导。所以,本科生导师应侧重于个别辅导,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创新精神[3]。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主要有3项:一是负责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方面的指导;二是对低年级学生给予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帮助[2];三是对学生学业上的指导,包括专业选择、学分制下的课程选择、就业指导等。本科生导师只参与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政治等方面的辅导,一般不参与招生、制订培养方案、面试等环节的工作。

3 本科生导师的作用

正确发挥本科生导师的作用,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本科生导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关键。

3.1 本科生导师的主导作用

对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指导其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大学的学习方法,明确所选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对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指导:(1)主导选课。学分制下学生的选课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度,但是学生对课程结构的有机联系缺乏清晰的认识,所以导师应当全面了解学分制下的课程体系和可选课程的教学大纲以指导学生选课,减少学生选课的无序性和盲目性。(2)主导个性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别,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个性情况给予指导。有横向发展需求的学生要指导其第二学位的选择,以取得“面”的拓宽。有纵向发展希望的学生要给予专业深度发展的指导,培养其研究创新意识,以取得“点”的突破。(3)获得各种证书的指导。目前,各种证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证明学生的综合实力,所以本科生导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某些专业资格考试等。

3.2 本科生的主体作用

本科生导师制能否取得成功,主要看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否真正得到了个性的指导,能力是否真正得到了发展及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等。所以,学生和导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非常重要,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合理选课、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共同努力才能使本科生导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县祥,王雪.以导师制为平台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27):54.

[2]罗国基.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9):52~54.

[3]胡绍元,钟纯真.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选择与构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3):109.

G640

A

1671-1246(2012)02-0017-02

猜你喜欢
学分制导师制本科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