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探析

2012-08-15 00:49:53
铜仁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题型考试

李 平

(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贵阳 550004 )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大多沿用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考核方式有了一些变化,如考试形式上由过去的闭卷形式逐渐采取开卷形式;在考题类型上,由过去一般采用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等题型到现在增加了材料分析题型(案例分析题型)。这些变化表明我们有意识地在考试中增加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察。再如,将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按一定的总评比例纳入最终的成绩评定中,表明了我们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察有所重视。但是上述这些变化依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考核方式“重考核、轻学习”,“重复述、轻思考”,“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这样的考核不能真实、客观、公平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起到考核对教育教学应有的“导向”作用。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行考核方式及其存在弊端

(一)“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搞突击

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担心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会造成“毕业即失业”,从而出现浮躁、急功近利等心理,忙于参加各种上岗考证,对于专业课、实验课等能够提高技能的课程普遍认可,而对于理论课则表现出抵触、排斥和厌学的情绪。“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便听,思政课不想听”这几乎是学生的口头禅。平时对“思政课”的学习不重视,考试中也存在投机取巧的短期行为,“六十分万岁”,其结果是考试一结束,所学的知识几乎全忘光了。更有少数学生在考试中作弊,闭卷考试中以夹带的方式进行小抄,开卷考试中也发生了学生竟然从网上下载文章来应付的情况,让教师防不甚防。

(二)考题类型比较固定,题目的灵活度也不高,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思政课”考题比较容易,并以单纯的理论知识型命题居多。闭卷考试的考题,识记的内容较多,且笔试题目在书上几乎都能找到原题和答案,考试的目的往往是为了结束教学任务。而在开卷考试中,通常为任课老师出一篇论文题目,学生则通过在图书馆抄书或者从网上下载的方式进行应付。

(三)平时成绩的计算不够客观与全面

将平时成绩纳入到期末总评的方式,反映出对学习过程进行考察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都是侧重于一两次出勤、作业和讨论发言等。这种简单地考察学生平时成绩的方法在“思政课”的某些课程中是不科学的。比如,某同学平时思想道德素质较低,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勤考察上是满勤,我们能说该同学的平时成绩是满分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显然这种回答是不够客观公正的。

(四)社会实践考核内容权重偏低甚至缺失

“思政课”的素质教育水平如何,归根结底是个实践的问题。“思政课”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学生的所学最终应该达到用正确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程度,因此理论知识不仅要内化,而且要固化;不仅要固化,而且要在适当的情景当中去自觉践行,从而形成属于学生自己行为习惯的一部分。我们的考核应该体现出这种情况。

二、改革考核方式,注重“思政课”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思政课”的成绩考核,应从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考核他们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考核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又要考核他们的实践能力。对此,应确定成绩综合评定标准并实施多元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全面。同时,应该把期末考试成绩的偶然性、片面性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必须实现由“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式向全过程复合型考试方式的转变。

(一)在考试内容上把理论考核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不搞“一张试卷”考遍全校的模式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内容的考核,把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学习同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强化理论知识考核中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以所学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理论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思政课”的教学宗旨和目的。

(二)增加开拓能力型考试命题,进一步调整考题类型结构

所谓能力型考试命题,是指在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命题思想指导下的命题。能力型命题体现了时代精神,符合“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根本原则的要求,其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和综合论述题等。各种题型的内容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考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际水平,对具有创新精神的答案要在分数上给予肯定。通过调整考题类型结构,减少识记部分的比例,增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题型的比例。因为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必须运用平时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助于推动学生在平时对学习下功夫,减少临时抱佛脚的情况。

(三)强化对社会实践环节的考核,提高该环节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考评方法

可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尽量做到让该成绩在每一具体环节中都有所体现。如播放符合“思政课”教学要求的音像资料,有针对性地安排参观社会实践基地等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全部参加,将学生出勤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撰写观后感和调查报告等各项内容作为判定成绩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方式的考核,既可以督促学生积极参加教学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能促使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早做准备,带着问题学习,同时又能通过锻炼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强调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考核,改进平时成绩的计算方式

我们要强调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在课程进行的动态过程中累计学生的成绩,使学生的总成绩由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考核方式组成。强调平时成绩,既突出了全过程的考核,又有效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平时累计成绩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成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成绩、平时测验成绩、学生课外学习小组成绩和考核出勤成绩等。实践证明,这种全过程累计成绩的方法具有客观性、公开性和合理性的特点,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够在课堂上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和争先恐后的竞争态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完成“思政课”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为了使平时成绩能够更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还应改进计算方法。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可以实行操行考察制。由各系的辅导员(或各位班主任)出面,在学期期末,对本系(或本班)学生进行一次操行考察。让本系(或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给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同学打分,任课教师、辅导员(或各位班主任)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也各给一个操行分值。然后把这三个分值以一定比例加权平均,即可得出每位同学的平时操行分。“思政课”教师可以把这个操行分作为每位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平时成绩。这种办法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但相对客观。

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克服了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实现了对各考核要素的完善,充分发挥出考核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增强了“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1] 李春莉,杨松.探索“两课”考试改革,实现三个重要转变[J].辽宁高职学报,2003,(4).

[2] 孔国保.关于高校“思政课”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6,(1).

[3] 王晓岗.关于河南省高校“两课”考试方法的调查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4).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题型考试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中学科技(2017年5期)2017-06-07 13:01:01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你考试焦虑吗?
中学科技(2015年6期)2015-08-08 05:35:38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