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黔阳县地名看湘西南地域文化特色

2012-08-15 00:49李雪莲
铜仁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村居书院

李雪莲

(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

一、黔阳县概况

(一)基本概况

据《湖南省黔阳县地名志》(1985年版,以下简称《县志》)载,黔阳处五溪之奥,自古名为“蛮荒”,东接文化较发达的义陵(今溆浦),南倚历史上著名的昭陵(今邵阳),揽沅流之胜,扼湘、黔两省衔接之冲,历代边疆大吏抚绥驻跸处,也是历代兵家必争地。《县志》统计,黔阳县辖24个公社,3个镇,308个大队,2649个生产队,5427个自然村,四个街道管委会,16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共79144户,372643人,其中汉族占99.7 %,余为苗、瑶、侗、回、土家、蒙古、壮、满、彝等少数民族[1]。

(二)历史沿革

黔阳县历史悠久,秦属黔中郡地,楚属巫黔中,三国属荆州域。历代使用过的名称有:镡成县,舞阳,沅阳,龙檦县,沅陵郡,龙标县,巫州治,沅州治,潭阳郡,叙州治,郎溪县地,黔江城,黔阳县。建国后,黔阳县旧址黔城迁至地处全县中心、水路交通方便的安江镇。1968年黔阳专区改为黔阳地区,1981年黔阳地区改名怀化地区,1990年怀化地区辖2市10县(含黔阳县),1997年黔阳县与洪江市合并,成立县级洪江市,治黔城。故本文所依据《县志》中的黔阳县即洪江市,隶属怀化市。[1]

历史上,本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但人口迁移频繁,为“本地蛮俗”与“汉俗”两种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提供了土壤。因此,五溪地区少数民族的文明化进程可以看作土著居民的汉化过程[2]。从黔阳县地名可总结出,许多地区已很少有少数民族的印记,取而代之的是汉化了的民俗。

二、黔阳县地名分类

(一)与民俗生活有关的地名

1.带有神话、民间传说色彩的地名。如金鸡湾:村居小坡上,坡下一湾,传说古有金鸡一对,后开山取宝,金鸡飞逃。老木塘:村居坪上,有塘,从前有唐姓老人居住塘边,并用木头堵塞塘的缺口。求雨塘:村居半山上,此地一塘,传说前人常在此敬神求雨。游船冲:村居山冲里,相传古时玩草龙灯到此冲后即烧毁(当地把玩龙灯叫游船)。大龙田:传说远古时代有一条大龙,路经此地。

2.以姓氏命名的地名

“姓氏+家+通名”的地名形式在黔阳县十分普遍,如“黄家洞”、“汪家垅”、“魏家溪”、“陈家田”“董家盘”、“焦家山”、“杨洞坡”、“罗家塘”、“贺家团”、“张铁坳”、“向家冲”……此类形式的地名在黔阳县内数量庞大,每一镇、公社都有此种形式。

3.带有“庵”、“庙”等宗教标志的地名

黔阳县有一些地名与佛教、迷信思想有关。如“和

尚田”、“石桥庙”、“庙背坡”、“庵堂坡”、“回龙庵”、“四圣庙”、“地龙庵”、“众王殿”、“香炉坡”等。

(二)与自然地理实体相关的地名

1.直接以地形地貌的形状命名。如龟形:村居茶山,地形如龟。钟形山,村后山坡形如钟。香炉岩:村居山上,山顶一岩,形似香炉。扫帚界:村后山界,形似扫帚。马鞍脚:村后一山,形似马鞍。石龟田:村居山坡,村下一田,田中一石,形似乌龟。蛇形:山形似蛇,村建蛇的头上。椅子形:村旁地形似坐椅。磨工坪:村处山腰坪旁,坪似磨工盘。碗落冲:村处冲里,冲形似碗。扇面盘:村居盘上,盘形似纸扇。

2.“地理方位+通名”或直接以地理处所命名。这类地名在黔阳县很是多见,如“上古溪”、“下古溪”、“下垅”、“上桐木冲”、“下桐木冲”、“双丫冲”、“上长溪坑”、“下山坡”、“东冲坡”、“西冲”、“上垴”、“下垴”、“尖坡”、“江溪口”、“江溪洞”、“水井坳”、“湾里”、“大冲”、“山脚”、“岩坎上”、“长田垅”、“大盘上”等。

3.以地理实体命名。如:老黄坡、青山冲、黑垅脚、黄双坪、白岩垅、黄沙坪、黄泥盘、红岩山、赤土坡、大黄坡、黄土溪、黄土田等。黄色为主色调的颜色命名,是对当地土地环境的写照。

(三)与经济生活相关的地名

1.以某一行业或职业命名。有一些职业可能已经消失,但是作为地名却没有随之改变,依然沿用。如,打铁场:村居半山上,从前开有打铁铺,赶过场。油榨园:村居虎形山脚,原是菜园,设过油坊。瓦窑:村居茶山脚,有一个烧瓦的窑。鱼养田:村居一丘大田,常年养小鱼。瓦子冲:村居冲口,古时此冲烧过砖瓦,留下许多瓦片。老铺场:村居路边,历设店铺。木厂:从前此村开过木厂。金子坳:村居坳旁,此坳从前淘过金。

2.以农林作物产品或某些常见的农林植物命名的地名。如:柿子盘、李木山、萝卜湾、枇杷湾、茶溪、早禾盘、李子坪、白竹溪、板栗园、栗山、梨山坳、桃子坪、秧瓜山、苋菜冲、棉花冲、黄豆冲、绿豆湾、菊田等。

3.“动物名+通名”也是当地常见的命名形式。如:野猪冲、野猪岔、野猪坪、野猪塘、野鸡塘、群鸡冲、金鸡冲、杨鸟冲、蜈蚣塘、蛤蟆湾、鲇鱼洞、猫狸田、猫崽冲、狸狐冲、泥鳅坳、恶蛇冲等。

(四)与人工建筑相关的地名

为解决灌溉问题修建的各种水库:水源水库,土岭界水库,和平水库,红旗水库,红旗水库干渠。为解决用电问题修建的各种水电站:黄狮洞水电站,螺丝塘水电站,老树溪水电站,西冲水电站。促进交通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大坪汽车站,龙头山隧洞,太平大桥,大岳溪公路桥,黔城火车站,安江汽车渡口,黔城客运码头,平台装卸码头。各种企事业单位:湖南安江制药厂,怀化地区安江电机厂,黔阳县农业机械厂,黔阳县陶器厂黔阳县第一中学,黔阳县人民医院,黔阳县人民影剧院,中共黔阳县委党校。

(五)各种古迹的地名。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地名:洗马烈士纪念塔,杉木园烈士纪念墓,红军烈士墓。为纪念历代文人骚客而命名:芙蓉楼(与王昌龄、李白的典故有关)。官府修建并保存下的古代建筑:龙标书院,普明寺钟鼓楼,赤宝山文峰塔,明宋以方衣冠墓,胜觉寺。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命名:诸葛城,诸葛营,诸葛桥,太平桥亭,乐安桥亭。

三、黔阳县地名的地域文化内涵

如上总结,黔阳县地名中没有清晰的少数民族民俗印记。历史的变迁,黔阳县汉族人口已占99.7 %,少数民族多被汉化,其宗教信仰等民俗文化,如苗族的鸟崇拜、土家族的白虎崇拜、苗族的“椎牛”、土家的“梯玛”等[3],都已无从在黔阳县地名中找到明显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汉族的“龙”崇拜。“龙”的形象可以在黔阳县地名中找到痕迹。例如,回龙塘:村居塘旁地形象龙盘回;龙头溪:村下一溪,溪边一山形似龙头;大龙形:村居溪口右岸,地形像一条巨龙;盘龙坳:大队驻地,位于雪峰山下,远看山坳像一条卧龙盘踞。此外,还有飞龙湾、盘龙山、龙形、龙头、龙船岩、龙塘坪、龙山坳、龙潭湾、龙田界等众多与“龙”形象相关的地名。

(一)姓氏宗族观念的影响

《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记载,苗族南迁,就姓氏而言,“杨、张、赵、欧、秧、伍、田、刘、洪、梁、施、罗、尹、王、孙、尤、邓、余、高、向”等姓很多[4],而最著者有“吴、龙、廖、石、麻”五姓。据《县志》载,与姓氏相关的地名共出现905处,约占行政区划、自然村、街巷的16 %。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杨姓,约占姓氏地名总数的7.2 %,王姓约占6.7 %,张姓约占4 %,向姓约占4 %,罗姓约占3 %,刘姓约占2 %,廖姓约占2 %,胡姓、邓姓、梁姓各自约占1 %,其他姓氏不足1 %。与姓氏相关的地名是宗法制度影响人们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说明了宗法观念对湘西南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多神崇拜的印记

中国的灶王爷、送子观音、财神爷等多是源于人们根据实际需求来敬神。因地域不同,神灵崇拜也表现出差异性,湘西南亦如此。汉族“龙”崇拜的与湘西南少数民族的“虎”崇拜、“牛”崇拜、“鸟”崇拜等相互交融。但是,湘西南少数民族特有的神灵崇拜依旧可以在地名中找到踪迹。例如,含有“井”、“牛”等标志的地名。黔阳县地名中有牛头湾、牛溪垴、井虎冲、水井坳、牛犁坳、牛形界、冷水井、张家井、井冲等。黔阳县还有不少带“庙”字地名,如庙冲、庙门前、庙溪、小坳庙、庙背界、公安庙、庙溪头等。此外,还有对家族、祖先敬奉意识的地名,如老李家祠堂、蒋家祠堂、祖冲、祖山溪、祖山背、祖冲口、祠堂背、墓山冲、祖山坳、祖背湾等。

(三)古代的贬谪文化

中国西南地区因开发较晚,自古以来被称为烟瘴之地,多为贬官流放地。而地理位置偏远的湘西南,也是历代朝廷的迁谪之所。例如,王昌龄被贬龙标县尉,刘禹锡被贬郎州司马,戎昱被贬辰州刺史,郭翰被贬巫州司法参军,高力士流放巫州,王庭珪被放辰溪。这些失意文人多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加之被贬荒蛮之地,心灵感受颇为强烈,常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歌等作品。

(四)儒家文化的浸润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5],而书院在发扬儒家文化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书院自古就有,是封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在湖南的浸润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书院文化的传承。在湘西南,书院非常多,仅在黔阳县就有宝山书院、龙标书院、郎溪书院、洗马义塾、芦木溪义塾、竹山冲义塾、两铭乡义塾、经蒙义塾、正蒙书院、郁文书院(一名鄜山义塾)等。这些书院成为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历代传承的纽带[6]。

历史上,黔阳县地处“五溪蛮”聚区,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少数民族文化逐渐与汉文化相融合,形成当今的湘西南民族文化。

[1] 黔阳县人民政府编.湖南省黔阳县地名志[M].内部资料,1984.

[2] 胡萍.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M].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柴焕波.湘西古文化钩沉[M].长沙市:岳麓出版社,2007.

[4] 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M].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5] 金敏,周祖文.儒家大学堂[M].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 朱汉民,李弘祺.中国书院[M].长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村居书院
村居
朵云书院黄岩店
《村居》高鼎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村居
村居杂记
白鹿洞书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