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灵波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课堂教学的坚守与变革
——基于泛娱乐化语境下的解读
汪灵波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里,课堂教学被深深地打上了娱乐化的烙印,突出表现在“表演过火”、“解读越位”、“语言前卫”三个方面,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对自由的曲解,对群体心理的极端逢迎。教学世界与生活教学世界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这样的语境下课堂教学要有所坚守:坚守教学主体的独立性,坚守教学资料的教育性,坚守教学思维的理性。同时也要有所变革:变革教学语言方式,变革教学情境,变革教学手段。
泛娱乐化;教学;坚守;变革
尼尔·波兹曼如此描述美国的当下教育:“最大的教育产业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家里,在电视机前,这个产业的管理者不是学校里的行政人员和教师,而是电视网络公司的董事会和节目制作人。”[1]同时强调在这个时代里电视对教学的冲击很大:电视提出教学和娱乐不可分的理念,只有教育成为娱乐时,学习才最有效、最持久、最真实;教室被改造成一个教和学都以娱乐为目的的地方。泛娱乐化的时代里,教学也深深地受到了它的影响。
最早,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这样描述:“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也就是说所有的行业都已经沾染了娱乐业的痕迹,娱乐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娱乐业了,它已经泛化到各行各业。有人解释为:以“乐”为标杆,把表现的内容和形式过度娱乐化。[2]有学者认为,泛娱乐化倾向是指传媒娱乐节目的媚俗化、低俗化,是以形式上的浮华炫目、手段上的嬉戏热闹、表现上的玩耍爆料等来解构审美取向、降低文化品位、消解人文精神的一种倾向。[3]也有人指出:泛娱乐化是一股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以内容浅薄空洞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噱头包装、戏谑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思潮。[4]
泛娱乐化有深广的背景:商品化是泛娱乐化的经济背景,后现代主义是泛娱乐化的哲学背景,社会分层是泛娱乐化的社会文化背景,逃避抑郁的娱乐乌托邦是社会心理背景。[5]
雅斯贝尔斯这样描述当下的教育:“非常努力于教学工作,对学科却缺乏统一的概念……教学技巧也不断地增强……然而缺乏整体的支持……实质教育的瓦解,起而代之的是冗长的教学实验,以及可有可无的可能性。人类为自身争取而来的自由,被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成了空洞的自由。”[6]
反观当下的中国:铺天盖地的电视娱乐节目,连篇累牍的以搞笑为卖点的影视剧,千篇一律的网络恶搞节目,频频更新的吸人眼球的标题党新闻,充斥网络的花边新闻,八卦信息,雷人语录,爆笑表情……种种迹象已经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了泛娱乐化的时代,课堂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的影响。
1.表演过火。课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各种表演手段充斥其中,课堂变成了“超级模仿秀”“非诚勿扰”“星光大道”“开心辞典”“超男超女”等电视娱乐节目的模仿品,课堂表象呈现出华丽多彩,热闹非凡,华而不实。辩论赛,有奖竞猜,分角色表演,娱乐表演等方式在课堂上屡屡上演。为了取悦学生,教师甚至还亲自做起了演员,演滑稽剧,跳劲舞来博得课堂的欢笑与学生的关注,还作为视频发到网上,引起一片围观。
2.解读越位。后现代对经典的解构让人瞠目结舌,这种风气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课堂,影响到了学生对经典的认读。《论语》是被这样恶搞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能煮粥。子曰:网而时上之,不亦悦乎?有E-mail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聊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木兰辞》也难逃此运,网络版木兰辞:嘻嘻复嘻嘻,靓女正上机;不闻拨号声,唯闻女叹息。靓女本已嫁,已随他人姓;上网为自娱,兼可结新朋。这些东西在网上疯传,在课堂内外不胫而走,路人皆知。《题西林壁》的“瞌睡版”:“横看成虎侧成狮,呼噜声音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书堆中。”龚自珍《乙亥杂诗》的“馒头版”:“九州生气靠肚皮,大家齐饿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掉馒头。”这种恶搞版的东西,搞笑雷人,以短信的形式广泛传播于学生之间。
3.语言前卫。皮尤网络与美国生活项目调查机构(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非正式语言正悄然“走入”学生作业。有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语言已经渗透到他们的学业当中;大约二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完成课堂作业时经常忽略标点符号及大写字母的应用;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他们使用“笑脸”等图示标志代替文字语言;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说,他们使用“LOL”(表示“laugh out loud”)等网络快捷语言;64%的学生在作业中使用过不规范用语。[7]这样的情况不仅是美国,中国,全世界都在面临着。
1.对自由的曲解。尼尔·波兹曼认为:在泛娱乐化时代下的这个自由世界里,教育家如同电视主持人,不再关注如何担负起各自领域的职责,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加上镜。[7]正是这种自由的氛围,导致各自只关注自我的表现,而且这种表现急切地需要得到他人的承认,就是这种心态导致了对自由的曲解。以往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记,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享受无比尊荣,是绝对的权威。而现在不一样,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和学生在活动里玩成一片,热闹非凡,教师是兜售者,学生如同自由市场里的自由买主。学生对自己的教师可以自由挑选,对教师的观点,可以买账也可以视而不见。这是一种市场经济里的自由,放在教学里,放在课堂上,便失去了秩序,最终形成了一种曲解。
2.对群体心理的极端逢迎。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所以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面对任何事情……打动观众的艺术当然品位低下,不过这也需要特殊的才能。[8]正是这种群体的心理特征决定的教育者要有特殊的才能,所以教育者才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去取悦学生,逗乐学生,让学生接受,让学生对其产生好感。如勒庞所描述:“个人可以接受矛盾,进行讨论,群体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在公众集会上,演说者哪怕做出最轻微的反驳,立刻就会招来怒吼和粗野的叫骂。”这也就不难解释,教师为什么成为了课堂里的表演者,滑稽剧的导演,恶作剧的观众,这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心理,就如同尼尔所讲述的:上帝偏爱那些令人发笑的人……如果一个教授上课时表现幽默,人们就会带着记忆下课。
于是在教学的世界里,产生了恶性循环:教师为了害怕失去学生的支持,选择取悦,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同后,被鼓励以取悦大众的方式继续娱乐大众……这是一种极端的逢迎与取悦,是教师作为个体对群体心理特点的曲意逢迎,是对群体的妥协与取悦。
1.坚守教学主体的独立性。教学世界是以理解为中心建构的借助外显的行为表现的从感情、认知与行为方面筹划并实现师生生命可能性的内在场域。教学世界里只有两个角色:教师、学生。严格意义上来讲,在课堂讲学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广义上来说,两者都是主体,而且两者都是带有职业角色、道德角色的主体。虽然教师与学生不免社会化,但是在教学世界里的角色是不能简单地社会化到普通的社会人的。教学的场域是一个师生共同营造的学习共同体,有其自身的独立地位,不受外力所牵制与影响。泛娱乐化时代里虽然已经见不到教师“一言堂”的往日情景,但是师生同唱一台戏,而且不分角色地进行表演就对教师的权威有了冲击,过于开放的课堂只能造成教学世界过分的社会化,与社会浑然一体,迷失了独立性。
2.坚守教学资料的教育性。教学资料是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纽带与文化桥梁,教学资料是师生课堂生命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教学资料的选择与利用将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即使在摒弃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宣扬生成课堂的今天,对教学资料转入设置标准依然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在泛娱乐化时代里,教学资料的过度加工与过度演绎,造成教学资料的原始意蕴与其自身的积极教育价值普遍流失。我们要找回这种积极意义,坚守教学资料的教育性,因为教学的重要内核就是教育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育人的目的。
3.坚守教学思维的理性。在教学的世界里是将直观与真实、感性的生活上升到理性的层面。用一种理性的方式与角度观察现实的社会,把内心感性的想法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发展理性的思维。培养学生理性地对待人与物的态度与方法,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超经验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把教学的世界拉回到理性的世界,而不再沉溺于生活世界的直接和感性。
1.变革教学语言方式。泛娱乐化的时代里语言方式呈现的百花齐放,尤其是以网络语言为首的话语风格以一种凌厉的姿态傲视着传统的话语方式,网络语言以其创造性、趣味性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因而传播速度惊人,被模仿的概率也居高不下。在这样的语境下,教学语言应该要吸取部分网络语言的成功经验,把趣味性以及创造性融入到教学语言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活跃课堂,改善课堂生态。
2.变革教学情境。泛娱乐化的时代里充斥着各种表演。这种风气的日盛正在一步步影响着传统的课堂教学,娱乐化的风气给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在给课堂教学一个暗示:课堂教学需要情境体验。课堂教学进行的大多是间接经验的传递与接收,缺少主观体验,很难实现真实的理解,因而,变革教学模式从变革教学情境开始,营造氛围让学生在积极、乐观、理性、健康的课堂环境里进行积极体验。
3.变革教学手段。泛娱乐化时代下,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令人惊讶的快捷与多样,给教学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法途径。传统口耳相传的课堂教学已经完全不适应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传播媒介的快速更新正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教学生活应该从社会生活中有所取舍地利用,丰富教学手段,从各种渠道丰富教学信息传播的路径,提升教学效果。
[1][美]尼尔·波兹曼,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黄藿.当代的精神处境[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3][法]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阎志斌.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5]张爱凤.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背景[J].前沿,2009(3).
[6]蒋福超.课堂乌托邦:泛娱乐化时代课堂教学怪相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11(6).
[7]江玲.论教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风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8]熊川武,江玲.论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基本差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9).
G424
A
1671-2277-(2012)04-0062-03
乔 健
【理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