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辉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感受数量关系对有效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研究
王晓辉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感受数量关系,解决游戏和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是幼儿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为探索这一目标的有效落实,揭示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数量关系的内容,提出幼儿教师有效引导幼儿感受数量关系的教学策略,成为本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
数量关系;思维发展;幼儿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数学教育纳入到科学领域,并在科学领域目标中提出了“引导幼儿感受生活和游戏中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而明确了感受数量关系是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纲要》颁布已十年,而有关这一内容的贯彻与落实未见明显成效。一方面,研究成果很少。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2006~2010年收录的文献进行统计,关键词检索“幼儿”与“数量关系”内容的研究论文仅22篇,且多属于文章论述中提及数量关系一词,而作为重点研究的论文很少;同样对“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科学版、教师版)、“早期教育”(教育科学版、教师版)、“教育导刊”七种主要期刊2006~2010年收录的文献进行统计,相关研究成果也只有不足10篇。另一方面,教育实践落实不到位。相关调查显示,80%以上的教师还不了解学前阶段幼儿应该感受哪些数量关系,而知道一些数量关系的教师又不能掌握有效引导幼儿感受数量关系的教学策略。
因此,揭示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数量关系的内容,提出有效引导幼儿感受数量关系的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应该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研究与探讨的重点问题。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说明数学活动能够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现有幼儿数学教育中有利于幼儿思维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是数量关系”。可见,感受数量关系对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性。数量关系是建立在幼儿对数概念掌握的基础上,对数的一种认识深化发展到思维层面,体现了幼儿思维概括性水平的发展。由于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数学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数量关系。
幼儿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数量的认识方式和认识水平都不一样。如不同年龄的幼儿完成拿糖招待客人的任务,你告诉幼儿:请拿两颗糖给阿姨吃,2岁以下孩子,一般会去抓一把糖过来,数量的多少大多会忽略,属于“对数的模糊感知阶段”;3岁左右的幼儿会认真地一颗一颗数好,再拿过来,应该发展到认识“一一对应阶段”;4岁以上幼儿则可以目测数量,快速完成任务,应属于发展到“目测数群阶段”。
数量关系体现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幼儿感受数量关系,一方面能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感受关系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思维水平,从而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是由符号和关系组成的一门学科,数学中存在许多的数量关系。因年龄特点所决定,幼儿不可能感受所有的数量关系,而只能有效感受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对感受数量关系有效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研究,首先要明确现有的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那些数量关系?
尽管教育专家对幼儿阶段数量关系种类的确定不尽相同,但基本包括以下十二种关系:大小和多少关系、1和许多关系、对应关系、守恒关系、等量关系、等差关系、互逆关系、互补关系、互换关系、传递关系、包含关系和函数关系。
幼儿阶段思维发展因年龄差异体现的非常明显,一个孩子长大一个月,他的思维水平就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幼儿期不同阶段有效感受的数量关系也有所不同。幼儿园小班(3-4岁)幼儿主要感受大小和多少关系、1和许多的关系、对应关系和等差关系等;中班(4-5岁)幼儿主要感受守恒关系、等量关系、等差关系、互逆关系和包含关系等;大班(5-6岁)幼儿主要感受互补关系、互换关系、传递关系和函数关系等。
人类自出生开始就不可避免地与周围世界打交道,周围环境中形形色色的物体表现为一定的数量、形状,并且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正因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所以生活中无处不数学。如果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包含大量与数学教育有关的内容信息。如:桌子上的一个茶杯,就包含着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范围,用集合的概念表示即一个杯子,用数字表示就是“数概念1”,“杯子的大小、形状”就是空间概念反映,“在什么地方”反映的是空间量、形体、方位,“杯子的新旧”是时间概念。还有幼儿使用的玩具、餐具以及食物等,都可成为幼儿数学学习的好材料,生活中许多事件都涉及到幼儿数理逻辑思维的发展。
英国威尔士政府早在2003年制定并实施的关于《学习型社会:基础教育——3至7岁》的指导性文件中,对幼儿园数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内容规划。[1]这一内容对幼儿教师了解和掌握“感知数量关系”的内容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与幼儿进行数学问题交流发展幼儿数学推理能力。主要提出了教师组织活动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在活动中可以使用数学语言、图片、模型、卡片、符号和计算等多种形式来组织,要引导幼儿理解并使用数学语言(计算、形状、比较)。
(2)引导幼儿认识、理解和使用数字。“在游戏中准确说出数字并在类似环境中使用;读和写数字”;“理解相邻数字;匹配在真实环境中的物体,通过匹配物体进行比较”;“使用加、减、加倍、减半来解决实际问题”;“使用一系列的卡片、图标、表格和曲线收集、记录和解释数据、交流发现;从一系列的卡片、图标、表格中摘录信息并进行讨论”。
(3)引导幼儿了解时间、形状、空间内容。让幼儿了解时间的含义,“知道并排列每周、每月和每个季节的时间,能安排两个或三个相似的事件的顺序;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物体的名字和性质。“识别相似性和不同性;使用日常语言来描述相似的平面或立体形状的性质;识别并使用几何学上的形状特征”。
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明确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内容应包括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五个方面。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应从这几个方面中进行选择。
如在“量”的教学内容中选择《小班活动:比一比》,使幼儿感受大小、多少的数量关系。
感受大小的数量关系,主要是引导幼儿进行两种物品的比较,能够确认两个物品外型特征上的差异,包括大小、高矮、长短、粗细等等;感受多少的数量关系,主要是引导幼儿进行两组物品的比较,从数量上确认哪组多?哪组少?实践中教师组织幼儿的操作活动就是《比比谁的大》。将幼儿分成4人或6人一组,并以俩俩成对进行活动,2个人随意从小筐里取出一片树叶,比一比,看谁的树叶大、谁的小;进行多次比较后,小组里的小朋友互相比一比,看谁的最大、谁的最小。
幼儿思维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体现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思维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感知数量关系的学习中,要依据幼儿的思维认知特点进行恰当施教。一是教师选择感受的数量关系要适应幼儿。如小班幼儿可以感受大小、多少关系,但对传递关系不能够理解,需要到大班进行;再如感受数的守恒关系,是中班幼儿适宜感受的内容。二是教学指导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1)操作材料符合幼儿思维特点。如小班幼儿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应以实物(如苹果)为主,中班幼儿可以变成实物图片(苹果照片),而大班幼儿具有了抽象思维的萌芽,操作材料可以选择一些图形图片(苹果图形)。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操作材料也由具体实物逐渐向抽象的图形过渡。(2)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幼儿思维特点。小班幼儿思维能力弱,教学中应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操作活动,一是同伴间可以互相学习;二是便于教师的指导,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小班幼儿最初常常不能理解教师提出的操作要求,教师指导的频度比较高,分组教学利于教师的指导。(3)教师指导语符合幼儿思维特点。不同年龄幼儿的理解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幼儿是否理解教师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小班幼儿语言力求简明扼要,也可以用教具代替语言,以达到幼儿快速理解教师的意图。如教师举起一个红色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的”教师问,待幼儿回答后,教师说:“请你们把盒子里跟它一样的取出来,放在小盘子里”。对大班幼儿,可以完全用语言提出要求,“请把盒子里的红色、小三角形取出来”。
幼儿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思维到学前儿童末期开始出现萌芽,因此,幼儿阶段思维发展离不开直观和具体形象思维。思维认知教学策略强调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操作性,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来感受数量关系,这不仅符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有益于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而且通过对数量关系的感知,也让幼儿积累起感性经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建立在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就决定了幼儿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和游戏情景。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感知兴趣,教师必须多组织引导幼儿的问题情境活动。
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诱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幼儿问题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事物的好奇心,它是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关注和发现问题的内驱力。缺少问题意识,就不会对事物产生兴趣,也不会去主动发现和思考问题,思维也就难以获得良好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要求学生“每事问”,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的思想,强调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教师实施“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就是为了让幼儿的思维获得更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发展,这也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根源。因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既要具有问题意识,又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还要能够解决问题。
如《铺小路》活动。在教室地面上用纸箱板铺出一条路,纸箱板镂空出大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再为幼儿准备小三角形、小长方形、小正方形和半圆形纸板。然后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好伙伴小熊病了,我们要去看他,可去他们家的路坏了,坑坑洼洼,怎么办呢?怎么铺哪?引导幼儿用小纸板把镂空部分补上。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简单转换关系,知道两个半圆形可以拼成一个整圆形,两个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等等,从而感受着图形之间的等量关系。同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起幼儿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也培养了爱心,促进了社会性情感的发展。[2]
另外,教师巧妙利用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幼儿感知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幼儿在轻松的生活中获得数学知识和经验,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讨论如何轮流帮助教师整理玩具时,有的小朋友提出:“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有一组小朋友整理,那第六组哪天整理呢?”经过讨论,幼儿提出:“可以让第六组小朋友分到前五组。”为了让幼儿理清分组的线索,记住分组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画表格,并对照表格用问题引导幼儿理清思路,学会解决问题:原来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几名小朋友?一共有几组加了人?第六组几个人参加值日?还剩几个人?怎么办?在教师启发下,幼儿一一做了回答。这种直观清晰地呈现分配过程和结果,便于幼儿建构数学经验,也让幼儿学会了运用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环境可以启发人、养育人、造就人。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认识周围世界、增长智慧、发展能力的。为增强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对数量关系的感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除了在活动区展示教师组织幼儿感知数量关系的认知材料,以供幼儿反复模仿、练习之外,还需要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幼儿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以此引发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为此,可以在教室的每个活动区都投放可供幼儿进行多种用途的材料,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益智区投放——拼图、串珠、套叠玩具、计数器、数字卡片、图片对应的多米诺骨牌、插塑玩具、天平、扑克牌以及一些按大小、高矮或形状排序或对应的玩具等。在娃娃家投放——打蛋器、搅拌器、事物粉碎器、装有咖啡的咖啡壶、电话、有盖的容器、沙漏计时器、钟表、锅、碗、盆、筷子等。美工区投放——绘画用具、小卡片盒、剪刀、胶水、带子、纱线、粘土等。在积木区投放——各种类型的积木(彩色的、原色的、大型的、小型的)、可装卸的汽车和卡车、小橡皮人、盒子、木板、塑料管、小推车、大块泡沫塑料等。其他活动区还有——真实的工具、螺栓、乐器、沙和水、各种石子、瓶瓶罐罐等。[4]以利于幼儿进行感知数量关系的发现和探索活动。
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有效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这对培养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崔玉芹,杨晓萍.幼儿园数学:教什么?怎么教?——基于对威尔士基础阶段相关指导性文件的解读[J].学前教育研究,2008(3):55-58.
[2]王晓辉.有效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数学活动内容[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6):71-72.
[3]张焱.让幼儿在生活与游戏中学习数学[J].学前课程研究,2008(3):60-61.
[4]熊庆华,国秀华.为幼儿的数学学习做好经验准备[J].学前教育研究,2002(6):51-52.
G613
A
1671-2277-(2012)02-0085-03
乔 健
【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