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霞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当代大学生集体观念初探
姜 霞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断扩大化,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日趋淡薄,过分地强调自我意识与竞争意识,自大、自私观念明显。在当前形势下,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对其进行集体主义道德教育,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这已经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集体主义精神;竞争意识;个人主义
社会的发展与大学生自身发展都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集体观念。众人划桨开大船,众志成城,说的都是众多个体的共同努力来推进整体的进步的道理。由此可见,一个社会的发展是由各个集体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而形成的,而各个集体又是由个体的人才组成的。个体就成为了社会的基础组成。那么,只有将个体的力量整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大学生作为最富朝气的个体,必然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了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才能使大学生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思想、多种文化在高校中互相交织,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大学生中已经越来越淡化,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高校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主义,以个人为中心,轻集体利益重自身利益,力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性格上表现出嫉妒、自私、人际关系紧张等等。但是在高校教育方面,对此展开的集体主义教育却日渐薄弱,甚至停滞,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时期集体主义概念认识不深。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集体主义概念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社会形势,但是高校的集体主义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加以改变,过分宣扬绝对集体主义,否定个人的正常利益,造成大学生认为集体主义与个人相对立,而从思想上对集体主义教育产生反感。二是集体主义教育手段薄弱,甚至轻视、忽视集体主义教育。当前阶段高校集体主义教育所采用的手段多采用说教和灌输,应付了事居多。大多数高校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对集体主义教育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直接造成集体主义教育的停滞与落后。三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集体主义教育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面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意识方面的巨大变化,在集体主义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过“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在中国古代也有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千古名句。这些都明确了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是集体是个体的集合,也是其存在基础,集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宏观体现,个体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微观体现。近年来,社会经济、世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却存在了一定的时代倾向性。新时期的集体主义倾向于“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以人为本的原则并非是宣扬极端的“个体主义”,而是要求在集体主义“利群”的基础上提倡“利己”。只有个体强大,作为个体的集合体的集体才能强大。可见,追求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并不冲突。
在实际工作中,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让大学生接受集体主义观念。我们要让大学生认清集体主义的新内涵,明确集体主义的时代内涵,消除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理解误区,使大学生认清集体主义并非是泯灭个体利益,从思想上提高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认识。我们提倡大学生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同时进行良性竞争,发展个性、展现自我,以个体的进步来促进集体的发展。只有明确集体主义的内涵,使大学生正确地理解集体主义观念,从心理上接受集体主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集体主义教育教学效果差的问题,使高校的集体主义教育的开展不是做无用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无限放大,已经不局限于原有的“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随之带来的是大学生视野的开阔、见识的提高。这种改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教室+板书+口头讲解”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所以,跳出传统模式,利用各种有利的资源从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集体主义教育作为集体观念的培养,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手段来开展:第一种,网络技术的使用。网络的普及使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使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可以极远,也可以极近。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社会舆论传播思想的主要环境。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要人群,其学习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而存在。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摆脱传统枯燥的说教方式,开展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化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第二种,利用多种媒体,多元化、多层次地提高集体主义教育的教育效果。现今社会多种媒体盛行,网络、电视、广播、杂志等等各种媒体充斥于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充分利用这些媒体,从各个层次来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集体主义教育走出课堂,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第三种,开展团体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协作意识。集体观念作为思想意识,必然依托于现实而存在,现实中的相应培训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团体训练是一种通过各种团体协作游戏来提高团体成员的协作能力与集体观念的手段。因为其通过游戏手段来开展活动,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摆脱了枯燥无味的说教。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广泛开展适合大学生的团体训练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集体观念,培养集体协作能力。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与时俱进,利用多种有利手段,从各个方面入手,将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接受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大学生的集体观念。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人们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其原因除了各种思想冲击等外部因素外,究其内部原因还在于学术界对集体主义的理论研究薄弱。研究的不足,必然造成理解的肤浅,这直接就影响到社会乃至群体对集体主义观念失去信心,造成集体主义教育开展的难度成倍增加。因此,改变学术界对集体主义研究滞后的局面,加大对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力度,扭转对集体主义观念的误解,使人们对集体主义的理解更加深入,从根本上解决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困难。同时,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也要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研究。目前,高校集体主义教育手段单一,模式僵化,说教情况明显,这些都直接导致高校大学生在面对集体主义教育时,理解上存在误区,态度上积极性不高。面对这种局面,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配合学术界对集体主义观念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大高校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努力提高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活动的效率。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步入社会的转型阶段,其心理上追求实现自我,同时又在乎集体对他的评价,这种心理特点使得高校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成为一个既老又新的教育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时代特色,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利用各种有利手段,有效地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对集体观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帅萍.改革开放30年我国青年集体主义价值观变迁与趋势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4]贾中海.个人与社群——马克思主义对社群主义与自由主史的批判与超越[J].长白学刊,2005,(5).
[5]于世芬.有关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2,(2).
G64
A
1673-0046(2012)7-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