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气象灾难和环境危机使生态问题日益成为热点、焦点,即使普通老百姓也开始熟悉“环保”、“生态”等词汇。2008年春节阻断回家路的雪灾,5月12日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2010年年初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频发的天灾使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公众从自身利益和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出发,越来越重视气象资讯,关心环境问题。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气象资讯、建构气象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研究不应忽视大众传媒领域的气象文化资源。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之中,从来不缺乏气象文化的资源,比如民间熟知的一些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还有文人诗词的吟唱,如妇孺皆知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再如“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白居易《秋游原上》)等;更不用说历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天象、地理、水文、气候现象和气象知识了。我国以国家名义和力量组织编写的一部全面的中华古籍大型系列丛书《中华大典》,就专门列出了《气象分典》,归属于《地学典》。正如《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编委会副主任许小峰所说,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而且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分析清楚气候变化对经济、生态、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很有必要。
如何理解和建设当代气象文化,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各级气象局、站作为国家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将气象文化作为其行业文化、职工文化来建设,他们对气象文化的定义是气象行业、部门在长期气象实践中所形成并为广大气象人认可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及其相应的制度、体制和基本方法,以及外在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合,甚至简单化为搞几场文艺演出,组织几场球赛。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气象文化包括生态文学,如具有生态价值的小说《狼图腾》、《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也包括气象资讯在大众传媒中的传播、接受和影响,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气象预报,以及当出现灾难性气候现象如台风、暴雨、暴雪时报纸、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专题报道等等。
天气预报进入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普通的中国人还只能通过报纸和广播了解天气。早期报纸上的天气预报比较简短,广播里天气预报的语速比较缓慢,是以可记录的速度进行播报的。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诞生于1980年7月7日,节目的文稿由气象台撰写,所用的图是每天手绘完成的24小时预报图,播讲的主持人也由气象台派出。《天气预报》是中国电视界最早实现制播分离的日间节目,节目由国家气象中心制作,中央电视台负责播出并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这个时期天气预报的特点是专业性比较强,“冷涡”、“切变线”、“700豪巴”、“百帕”等专业词汇和“来自西伯利亚的一股寒流”、“受蒙古高压影响”、“华北中部”等表达方式经常出现,所以老百姓最关注的是最后一部分,“明天大雨转中雨,偏北风三到四级”。
天气预报不是新闻,但是天气情况是受众每天最需要获得的基本信息之一。从新闻报道的内在规律来说,天气预报体现了新闻规律对新闻报道的要求,天气情况是人们应知、欲知的信息,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在媒体市场运作规律的作用下,日常生活离不开天气信息,媒体报道也就不能抛却天气信息。多年来,中央电视台广告时段的单价除了春节联欢晚会之外,最高的就是新闻联播之后,天气预报之前的几分钟时间,很多观众为了等待收看天气预报而不换台。200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对全国电视观众2002年收视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天气预报”位列所有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首位,成为观众最爱看的电视节目;2003年,新浪网新浪观察的调查结果同样如此,“天气预报”得票占投票总数的49.77%,压倒新闻节目和电视剧,再次成为收视冠军。
无论从专业词汇出现的频率、广播里缓慢、可以记录的语速,还是天气预报主持人严肃的播报态度等方面来看,早期天气预报都强调其科学性和可信度。从内容上看,传统《天气预报》节目的构成以全国天气预报、城市天气预报、暴雨、暴雪、高温等极端天气预报为主,还包括卫星云图的展示等等,形式相对单一。载体主要是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随着人们对天气预报重视度的提高和需求的增长,现今的天气预报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
除了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互联网和手机已然成为传播天气资讯的重要的途径。以中国天气网为例,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气象信息,其栏目包括灾害预警、天气预报、现在天气、气候变化、天气资讯、生活天气、旅游天气、农业气象、气象科普等,提供全面的气象资讯。在“天气预报”一栏,可以找到全国所有县市当天、未来3天和未来4-7天的天气预报,还包括整点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天气实况。有趣的是,在天气预报中会公布一个“今日生活指数”,其中除了“紫外线指数”和“空气污染扩散指数”这两个可以被数据表现的指标外,还有“穿衣指数”、“晨练指数”、“化妆指数”、“钓鱼指数”、“约会指数”、“夜生活指数”、“逛街指数”等项目,根据天气情况和各项气象指标对各类社会生活提供全方位的建议。这众多的“生活指数”固然呈现出天气预报多元化的趋势,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公众需求,却也同时说明钢筋水泥大厦中生活的人们习惯于接受数字指标的建议甚于对大自然的自主观察和体验。如果说我们的父辈还能够基于祖先代代传承的智慧根据四季的变化规律和对节气的了解来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的话,今天异常的气候情况已经让现代人无所是从。
除了众多的气象网站,手机也成为新兴的媒体加入到气象资讯的传播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移动通信业务运营商早已推出各种付费资讯业务,而天气预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相对于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手机短信平台发布天气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用户可以花费非常少的月租费随时获取天气信息。而像携程旅行网这样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也会免费向用户发送天气资讯短信。电视播放的天气预报也发生了形式的改变,气象科技术语明显减少,增加了生活建议,类似于网站提供的生活指数,主持人采取更加轻松活泼的播报方式,一些电视台除了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外,还增加了旅游景区的天气预报。报刊除了在头版固定位置刊登每天的天气简况,还在新闻板块中用半版至一版的固定版面报道天气情况,是为天气预报彩色专版。1982年美国的《今日美国报》首创天气彩版,如今美国报业无论严肃性大报还是地方小报都开辟丰富多彩的天气预报专版。美国人对天气预报非常热衷,据统计,一个美国成年人每天收听(看)天气预报的次数是3.8次。我国的报刊,中央级党报《人民日报》每天在第一版报头刊登北京地区天气预报,在第四版用近1/8的版面刊登全国天气预报、全国部分景区及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使用彩色地图和表格。而都市类报纸如《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新京报》等则特别重视本地区的气温、阴晴、紫外线照射强度、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清洁度、相对湿度、上下班天气预报、晨练气象指数等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方面,还有全国部分景区天气、旅游景点天气、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等,并附有地图。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生态、环保已经渗透进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低碳、乐活成为被追捧的生活方式和一种高水准生活的标志。打开电视,一个香港娱乐明星可以将最近的气象灾害看做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呈现一种反思全人类的高姿态。
“灾难片”是叙述一群人如何同心协力逃避一场人为或自然灾难的通俗剧电影类型,大部分都说明摆脱灾难的方法或者在灾难中生存的经验,体现出人类战胜或躲避灾难的智慧等。美国最早依存于故事情节和纪实题材的灾难片如《战舰梅因号的爆炸》(1889年)和《和平号气球遇难记》(1902年)等并没有受到广泛关注。直到20世纪70年代,灾难片才开始大行其道,1975年,史蒂芬·阿伦·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大白鲨》是电影史上第一次投资超过一亿美元的影片,凭借此片,斯皮尔伯格囊括两项奥斯卡奖,一举成名。1993年,斯皮尔伯格具有科幻性质的灾难片《侏罗纪公园》成为当时最卖座的影片,灾难片发展至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电影类型。
今天,最热门的灾难片类型是自然灾难,比如《后天》、《2012》等。近年来频繁爆发的气象灾难使大众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公众对气象科学所知有限也使这一类影片有了生存的市场。这类影片中往往会有两类角色,一类是科学家,如《2012》中的气象科学家艾德里安博士和《后天》的主人公杰克·霍尔博士,他们以其专业知识最先语言灾难,或者察觉灾难的到来;另一类是更常见的小人物主人公,比如《2012》中带领全家人逃亡的杰克逊·柯蒂斯,他是一个失意的小说家,靠为俄罗斯富豪开车谋生。以这两类角色为中心,一方面便于以线性发展的时间顺序展开灾难叙事,另一方面,能够将电影叙事的重点聚焦于观众所关注的小人物命运上。
有人说:“好莱坞灾难片表面上是表现‘灾难’的可怕,实际上贯穿电影始终的是表现人类的爱,是灾难和爱的结合,都是全人类关心的永恒话题。”有个词叫“向死而生”,灾难片正是先建构出一个世界末日的背景再去寻找人类存在的意义,因此其终极目标可能仍然在于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人道主义等普世哲学,同时渲染爱和亲情。即使以生态灾难为主题,在为商业利益所驱动的好莱坞梦工厂,灾难片的制作、发行仍然以市场为导向,漆黑的影院中观影的人群从灾难片中所得到的是“崇高”的审美体验,即人类创造的文明在毁灭性灾难中瞬间崩塌的悲剧感。
当然,从电影制作人的角度看,许多灾难片的主创人员自身是拥有先进的生态意识的艺术家。比如,《后天》的环保意识不仅在于描述了温室效应造成的地球气候异变,将完全可能发生的第二次“冰河世纪”呈现在世人眼前,还在于它是全球首部“碳中和”的A级制作。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被温室效应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所震撼:“拍片时大量使用的灯光、发电机和燃料,都让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我们努力让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被中和吸收掉来弥补地球!”剧组和伦敦的未来森林组织合作,由未来森林计算拍摄这部电影将会制造的二氧化碳总量,然后在加州和不丹种植森林,导演艾默里奇还出资购买省电灯泡提供给牙买加,并且协助美国低收入家庭实施省电计划。商业电影中的灾难类型片也为生态批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骇客帝国》不仅描述了人成为机器的能源供应者,在虚拟空间中“醉生梦死”的恐怖未来,更检讨人类是地球上惟一只毁灭不贡献的物种;《后天》和《2012》预言了因温室效应和太阳黑子活动必将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气候灾难;《阿凡达》中地球人与外星智慧生物纳威人的冲突重现了资本主义殖民掠夺的历史,而影片的价值认同是指向原住民纳威人的。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影文本,共同表达着对以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后工业发展模式的批判和反思,以电影媒体的影响力,实际上起到了给普通大众扫环保主义之盲的效果,居功颇伟。
与灾难片和科幻电影中对现代工业、科技文明的反思自省不同,电视媒体在表达生态意识时更加直接和多样化。2008年7月,热播传媒和兵团卫视联合推出“我在乎”系列公益广告片,这是包括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在内的多家媒体共同发起的一个面向年轻人号召公益的系列行动,号召年轻人在乎及重视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地球。这一系列公益广告,分筷子篇,熨斗篇和排队篇。“筷子篇”的场景置于热闹的中式面馆,分开一次性卫生筷的噼啪声不绝于耳,一个打扮时尚的年轻男子进入镜头,旁若无人地落座。当伙计端来他的一大碗面条时,男子忽然站起,从牛仔裤中取出一副双节棍舞耍起来,在人们诧异的围观中,镜头显示这幅双节棍原来是两根筷子,被用来代替一次性卫生筷而使用。在众人的惊叹之下,无独有偶,另一个同样年轻靓丽的女生敲响一根红色发簪引起众人注目,接着从发髻上取下另一支发簪配成一双筷子。画外音响起:“使用我的筷子,保护我的森林”,广告以“我在乎,我的地球”结尾。“熨斗篇”以“使用我的方式,爱护我的能源”为主题;第三个短片由节能减排进一步深入到语言文明的层面,以“使用我的语言,维护我的文明”为主题。三则广告都以“我在乎,我的地球”这样的宣言结束,其特点是不采用教条的方式宣传环保理念,而是以当代年青人的表达方式来和年轻人沟通,希望与他们产生共鸣,自觉去做对地球有益的事。
在我们享受现代生活带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自然之美与天人合一平衡的缺失催生了生态批评的理论繁荣。反思是生态批评的重要主题,正是因为生态危机已经迫在眉睫,生态美学的繁荣才有了社会、现实的土壤,而悖论之处在于,真正对自然环境破坏程度最小的人,比如牧民、农民,在生态环境的问题上是没有话语权的。因此无论是生态批评家还是生态美学家,如果只是以高屋建瓴的生态美学理论品评文学作品,试图起到“化大众”的作用,未免矫情,大众传媒领域丰富的气象文化资源理应进入批评家的视野。
今天,我们打开电视机,很可能会看到一个娱乐明星正在标榜自己的环保热情;罗兰·艾默里奇这样的导演,更是醉心于在大荧幕上一次又一次地毁灭地球,敲响环境保护的警钟……。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这些电影人、娱乐明星们都是生态学家、生态批评家,具有先进的、前卫的生态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我们可以乐观地给出至少部分肯定的答案,然而同时也有理由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产业运作的娱乐事业本质上仍然是以追求利益为第一驱动力的。有人将灾难片称为“幸灾乐祸”的视觉盛宴,这是毫不为过的,而宣称“我在乎我的地球”的娱乐明星也不见得比普通百姓具有更高的生态保护觉悟。大众文化领域里气象文化的大行其道——包括天气预报、环保宣传片和灾难片,一方面反映和培养着大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另一方面可能将环保主义庸俗化——当我们在灾难片中反复体验火山爆发、洪水滔天、山崩地裂的震撼,是否会有一天人们终将把生态灾难看得如末日神话一般飘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