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新闻报道,总是以人物为核心展开。在广播新闻的内容构成中,人物报道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突发事件中的人物报道,更是对广播新闻应变能力的全面考验。
2012年5月29日中午,杭州长运公司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途中,高速路上一块数斤重的铁片从天而降,击碎前挡风玻璃,直接砸中了吴斌的手臂和腹部,导致他整个肝脏破裂,三根肋骨骨折。危机关头,吴斌强忍剧痛,用76秒镇定地换挡、刹车、将车缓缓靠边停好,并开启双跳灯、打开车门,挣扎着站起来嘱咐车上乘客“别乱跑,注意安全”,确保了大客车上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却因为伤势过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48岁。
吴斌5月29日送医急救,6月1日去世,6月5日出殡。围绕“最美司机”这一突发事件的报道,几天内在全国各类型、各地区、各级别媒体上迅速扩散,社会反响非常热烈。其中,杭州本地广播媒体连日跟进,相关报道在6月5日达到高潮。回顾本次报道,本文以杭州本地的7个广播频率在6月5日当天的相关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比较其人物报道叙事策略的得失,探讨声音新闻的品质保障、优化之道。
新闻的叙事策略,属于新闻报道方式范畴,涉及报道内容在题材、视角、方法、语言方面的具体选择和运用。广播新闻人物报道的叙事策略研究,旨在研究广播新闻人物报道品质优化的生产机制和操作规律,探讨如何使广播人物报道兼具真实本色和听觉美感。
广播人物报道,从声音的开端到最后一个尾音消失,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什么样的声音入题、如何在声音的变化中凸显并延展主题、以哪些声音细节强调和升华主题、用什么样的同期声还原新闻人物本色、怎样在声音的叙议结合中体现新闻人物的闪光点,这些都属于人物报道在叙事策略上的考量范畴。叙事策略运用得当,声音的感性色彩与内容的理性建构相得益彰,就会使新闻人物“血肉丰满”,“声画”效果明显,对听众而言,这样的报道就具有难以拒绝的必听性。因此我们说,广播新闻人物报道的叙事策略与报道品质保障之间,具有明确的正向对应关系。
以下,就结合浙江民生资讯广播 (FM99.6,简称浙江民生广播)、浙江之声 (FM88、FM101.6)、浙江城市之声(FM105.4)、浙江交通之声 (FM93)、杭州西湖之声(FM105.4)、杭州新闻综合频率 (FM89/AM954)、杭州交通广播 (FM91.8)这7个广播频率,在6月5日吴斌出殡当天制作、播出的相关新闻报道,阐述广播人物报道叙事策略的相关内容。
1、叙事题材驾驭。围绕新闻人物及其遭遇、经历,在对叙事题材把握上如何判断、衡量轻重?在报道中秉持什么样的立场和认识?这是报道开端就能传递出的基调,也决定着报道终端的新闻品质,并反映出报道者的是非观、责任感、使命感,及新闻媒介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主动积极的舆论引导能力。〔1〕
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介在最短时间搜集到的新闻素材相对雷同、有限,因此,更考量报道者对新闻资源别开生面的新颖的、深度的解读,怎样在事实中开掘新闻人物具备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展现其独特的个性和内心,如实报道又不过度拔高,这是人物报道最棘手的地方,也是报道品质保障的关键。
吴斌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驾驶员,面对媒介,他的家人、同事讲不出多少他的“故事”和“闪光点”;而正是这种默默无闻,才真正显现出他平凡中的伟大。
杭州7家广播频率在6月5日的报道中,大都把焦点集中在市民对吴斌事迹的反映上;而其中两档直播栏目,浙江民生资讯广播的《民生第一线》、浙江交通之声《听天下》,在题材挖掘上不约而同地强调了环境的影响,把吴斌置于赖以存在的坐标系中,在平实生活中再现平民英雄的可亲、可敬、可歌、可泣。
《民生第一线》主持人叶峰说:“一个人的成长,绝不是说突然一下子就变成英雄了”, “他有他的人生轨迹”,“在驾驶室里一坐20年”、“从2003年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诉”,“家风形成了吴斌的生活环境”。 《听天下》则把“家风”更加细化,报道引用吴斌姐姐声音低沉的回忆:“弟弟来讲给所有人的概念当中,他不是那么强大的一个弟弟”。身患帕金森症多年的吴斌父亲,面对前来慰问的交通部领导,70多岁的老人家这样回答:“我养了一个儿子,为人民做了一点好事,也是应该的。”这些话还原吴斌这个在外表、职业、生活上都不出众的驾驶员本色,有了日常细行的积累和家庭氛围的熏陶,他到危急时刻的规范操作,就显得顺理成章。这两档节目的题材驾驭,在平民与英雄之间、在平凡与伟大之间,搭建起合情合理、顺畅的通道,吴斌的敬业就不再只是英雄才能做出的壮举。对于广大听众而言,化敬意为动力,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吴斌精神的感召力和现实意义不言自明;而这样的传播效果,也正是广播新闻报道应彰显和传递的社会担当。
2、报道者叙事角色定位。现场报道中的记者,是多种角色的集合;尺度如何拿捏,影响着人物报道对听众是否具有必听的吸附力。
在6月5日的报道中,各路广播记者作为新闻的叙事者,深入每一个新闻现场,与祭拜、吊唁的市民共同感受同城英雄带来的温暖与悲痛。记者们在观察中、描述中、问答中探寻吴斌事迹的意义。这时的记者,既是见证新闻的记录者、旁观者,也是新闻进程的亲历者、当事人;这其中最重要的角色,则是责无旁贷的新闻记者。现场记者既不能排斥在现场的“真情流露”,又要把情绪、心理上的波动控制好,沉着、理智、真诚地完成现场报道任务。
浙江城市之声记者静非,她在当天的《城市大眼睛》报道中有两次现场直播连线令人难忘。在追悼会开始前,静非口述她看到的场面:“吴师傅的同事都手持着白色的菊花,自觉的站在门口排好队伍,打算送吴师傅最后一程”,(广场上)“我印象最深的是花环上的署名是老同学,我想谁都因为跟这样美丽的人同过窗感到无比的荣耀,但是另一份的感动和感伤,也包含在老同学三个字当中”;追悼会开始后静非第二次连线,即将进入告别厅时,她先描述了现场后,这样结束连线报道:“之后我拿着我手上洁白的菊花,来到告别厅见上吴师傅最后一面,送他一程,今天没有到的朋友,我也会替你们送上你们的敬意。”记者语速自始至终平稳沉静,她的声音中听得出克制的激动,对“老同学”的即兴解读、自己致敬并代为送行的说明,这里面有静态的现场勾勒,也有正在进行的过程呈现,观察细致入微,表达准确真挚,入情入理,配以电波里同时传来的人们的哭泣声、哽咽声,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画面感、纪实感、不可复制的“新闻现场”,其传播效果真实、感人,给人启迪和力量。
3、叙事方法运用。对于广播人物报道来说,叙事方法旨在遵循声音传播规律前提下,使报道内容在传播中营造出听觉感受上的有机起伏,也就是通过细节运用、节奏控制、叙议结合,为内容展开、情感起伏的“声音版面”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韵律,使声音描绘出的“画面”如在眼前,娓娓动人。〔2〕
(1)声音细节,旨在形象刻画人物、深化报道主题。精妙的声音细节,内涵丰满,意蕴深远,胜过千言万语。通过细节的听觉传播,赋予声音“视觉化的感性外壳”〔3〕,使听众具有如在现场的“见证”性满足。
吴斌的姐姐吴冰心在他去世后作为吴家的代言人,在媒体面前表现得十分勇毅。由于她本人不愿多谈,城市之声记者静非,间接采访到吴冰心的好友邱一璐 (音),了解到姐姐曾这样告诉朋友“出事的三天,我没有掉一滴眼泪,不是因为我不难过,只是因为现在这个家需要我”。姐姐第一次掉眼泪,是在5月29日吴斌车上的五名乘客,第一次到家里来悼念吴斌的时候,“姐姐真的崩不住了,嚎啕大哭。她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弟弟可以救回24个人的生命,但是救不回自己的?”姐姐痛失胞弟的脆弱、悲恸、难以置信、无法坦然接受,在这个“可以”与“不可以”的追问里,表露无遗。这是个真实的、矛盾的姐姐,她有常人都有的喜怒哀乐,也有常人没有的必须担当的无畏和坚强;有这样的家人,吴斌的英雄行为,就成为真实必然的“意料之中”;有了这样的细节,城市之声围绕吴斌的报道,就有了淳朴无华、穿透人心的力量。
(2)节奏控制,旨在通过对报道中各种声音在衔接、转换等方面的变化,形成报道内容有机起伏的节奏,与新闻人物、事件进展中本身具备的情感张弛形成呼应,牢牢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广播新闻只有声音,单一、片面、模式化的声音持续超过30秒左右,就会引起听众的收听疲劳。新闻的听觉美感,首先要求报道者必须采制到丰富、多样、自然、清晰的现场声音素材;其次,后期编辑在剪辑合成中要准确、合理安排口播部分与录音部分的过渡、衔接,尽量做到二者的交融合一。能做到这些,单一的声音承载着内容与情感,就会产生错落有致、生气勃勃的节奏。
浙江西湖之声6月5日关于吴斌追悼会的一则录音报道,在节奏控制上可圈可点。这条长消息共4分零5秒,报道从始至终回旋着殡仪馆现场播放的哀乐,其中的现场采访录音来自8位现场参与者共12处同期声,包括致悼词的领导、再次前来感恩的当天乘客、带着全家人全社区的悼念来磕头的市民、还有不远万里特地从重庆赶来的老夫妇、要教育儿孙记住吴斌的老奶奶,等等,现场音响与播音员口播的平均切换频率是20秒左右。采自现场的每一个声音都饱含炽烈的情感,录音的出现和转换,符合事件发生先后顺序,以及从直接相关到素未平生、从本地市民到外地群众、从心里感动到行为传承的逻辑联系,使该报道节奏鲜明,气韵生动。〔4〕
(3)叙议结合,旨在将报道者的感受、观点、风格和气息融入转瞬即逝的声音中,使新闻人敏锐的思想,在鲜活的声音中生动起来。
声音的线性传播与思想的深度表达并不矛盾,把理性的观点融入感性的叙事之中,是广播人物新闻报道品质保障的实质性表现。浙江民生广播《民生第一线》对吴斌的本能反应,引用了作家麦家的原声解读,他说“如此突然的袭击之后,身体的本能肯定要自我拯救,他会疼痛会按住伤口,他最后没做这些,他用这种精神本能战胜了身体的本能,这种精神的本能是什么,就是他人的生命很重要,这个其实是很不平凡的”。这条短评,恰如其分,由小到大,与报道中众多市民满含深情的感性表述相互配合,显示出报道者的时代眼光和推动社会良性前行的现实努力。
4、叙事语言选择。声音传播转瞬即逝,它要求广播新闻的叙事语言应该富有生活气息,这决定了听众对广播新闻的直接印象和心理距离。杭州广播界在对吴斌事迹的报道中,充分发挥地利优势。报道中新闻人与被采访者都说着原汁原味的杭州话,对平民英雄吴斌的钦佩、崇敬、怀念、不舍,以及同为杭城人的骄傲、传承英雄遗志的坚定,尽在声情并茂、声泪俱下的杭州话、浙江话里显现无疑。百姓心声与吴斌事迹的感召力,在乡音的传递、感染下,听起来亲近自然、酣畅淋漓,自然拉近了新闻报道与听众的心理距离。
本文中所列举的部分报道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在遵循广播新闻生产规律、听众接受规律前提下,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在最短之间内快速反应,将具有声音传播特质的新闻叙事策略运用得当;如果将该叙事策略细化、定格成为常态化、可复制的操作准则,就能真正铸就新竞争格局下广播新闻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不仅今后的广播新闻人物报道品质能具备有力保障,而且也才能切实增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充分发挥广播新闻不可替代的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作用。
同时,我们也看到,杭州广播界在本次报道中在报道内容、形式上的同质化也比较明显。新颖的报道切入点并不多见,内容上也大多是对感动、悲伤、励志的重复,与众不同的音响、别具一格的评论并不多见,这实际上是各个广播频率、栏目在个性诉求上尚不鲜明的表现,也暴露出突发事件报道中组织策划的相对仓促。这一点,在今后的新闻报道中,必须引以为鉴。
〔1〕石磊.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策略——以“5·12”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新闻报道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3).
〔2〕丁柏铨.报道题材、报道方式与传播效果关系探析〔J〕,中国出版,2012.1(下).
〔3〕张萍.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通讯的变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4).
〔4〕陈虹.试论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J〕.新闻记者,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