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审美教学“三部曲”

2012-08-15 00:49曹赛男
中学语文 2012年9期
关键词:投江三部曲屈原

曹赛男

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文言文阅读中融入审美教学的。

一、创设情境感知美

在教学上要激发学生审美需求,必须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因为,美需要以情感为媒介,教学更需要以情感为纽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这条情感纽带抛向学生,把作者、老师、学生的情感世界连通起来,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才能唤起师生的审美共鸣。

如教学《陈情表》一文,这篇散文以特有的文学魅力,向人们展示了世间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极致,强烈地叩响了人们的心灵。文章叙身世之苦,亲情浓郁,往往令经历过人世沧桑的成年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而青春年少、未谙世事的学生却难以动容。

我首先用苏轼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导入课文学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并且介绍了晋武帝读完《陈情表》后的反应:也为其孝心感动,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以此不再强征他做官,并赐他奴婢二人,令地方官供养他的祖母。这样看来,李密何以以区区五百字之文,感动帝王、感动后世万千之人呢?这毫无疑问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后,我以现实生活中的手足之情、母子(女)之情等生活体验作为情感纽带,把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我们有父母拉扯长大,还是一只只并未离窝的鸟。或许没能感觉到一直在我们身边,伴我们成长的爱。因为父母之爱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们在被爱被给予中长大,是否考虑过在感恩中成长?或许我们并没想过,但我们必须具备看到爱的本领,具备感恩之心,具备一种报答之情。

二、诵读联想品味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教师理智的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诵读联想,才能揣摩其内在意蕴,提高审美情操。

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征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王羲之的“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反复诵读后便会感悟到这些名句于质朴无华之间,闪烁着无比动人的情感之光。另外,对于高中语文教材中一些精彩的或写人或记事的文章,应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例《项脊轩志》中通过老妪追忆母亲,写母亲只用短短的两句,“儿寒乎?欲食乎?”用又轻缓又急促的语调朗读,那因儿而哭动了怜爱的年轻母亲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出现在学生面前,不用教师多分析点拨,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体会到作者由回忆往事、怀念亲人而体现出的极为悲痛的心情,也能体会到作者用生活琐事用真情感编织成文的特点。

讲授《鸿门宴》时,可以用昂扬急促的语调朗读樊哙闯帐的一番话,读出樊哙的愤怒,使学生感受樊哙的忠诚与耿直,坚毅与勇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通过反复诵读,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在诵读中去体味、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在加深对课文的领悟理解的同时,还能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并产生审美的共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情色彩,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三、主体参与创造美

由于认识的主体(学生)不同,各自从语言中获得的形象就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这就形成了审美的差异性。因此在文言作品的审美教育中,应允许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能力,发现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感情,对人物形象进行合理的再创造,从而获得美的高级享受。

我在教学《屈原列传》一课时,正分析着屈原的爱国思想,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屈原是爱国的,他应该与恶势力斗争到底,与国家共命运,而他的投河自杀是一种懦夫的行为,是对现实的逃避。于是,我设计了一道题目“我对屈原投江行为的认识”,让全班同学准备下节课的大讨论。我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资料给学生,比如《屈原列传》、《楚世家》、《哀郢》、《怀沙》、《渔父》等。 第二节课,学生在研读课文及资料并进行分析、推论、考证的基础上,发表了以下几点看法:①屈原投江源于愤世。屈原主要是因为痛恨朝政紊乱、世事昏浊而投江。例如《怀沙》中说“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莫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更为明显的是《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②屈原投江是为殉国。宋朱熹《离骚经序》云:“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沉而死。”屈原眼看郢都沦陷,国都已破,于是不忍国亡而投江以殉国。③屈原投江由于洁身。屈原为了保持清白峻洁的操守,庄严宣告: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终于带着不尽的遗恨,怀石自投于汨罗江中——这就是诗人在绝命前的《怀沙》中,对于自己为何沉江所作的愤懑自白。

通过这一问题的研讨,学生不但深入了解了课文,提高了对屈原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深了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让学生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得到情感美、形象美、思想美的熏陶,从而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要想让学生变成审美的主体,教师就要成为审美的导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积累丰富的美学知识,必须具有丰富的鉴赏经验,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美、创造美,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猜你喜欢
投江三部曲屈原
命苦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模仿屈原投江”,文化传承何须哗众取宠?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致屈原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屈原送米
死猪“投江”暴露监管漏洞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