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张钦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状况有了巨大的变化 ,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既有优势,也有不足。本文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若干主要年份数据为例,对新疆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状况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提高新疆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对策。
1990年新疆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000年为3.8%,2005年为3.9%,2009年新疆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010年为3.2%;而同期全国的该指标则分别为2.5%、4.2%、3.1%、4.3%和4.1%。
从以上数据看,新疆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1990年和2005年高于全国水平,其他年份低于全国水平。但新疆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较稳定,起伏不大。
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90年为684 元, 2000年为1618元,2005年为2482元,2009年为3883元,2010年为4643元;而同期全国该指标则分别为686.31元、2253.42元、3254.93 元、5153.17元和5919.01元。新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年为 1314元, 2000年为5645元,2005年为7990.0元,2009年为12258元,2010年为13644元;而同期全国该指标则分别为1510.16元、 6279.98元、10493.03元、17174.65元和19109.44元。
不难看出,1990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仅为2.31元,2000年扩大为635.42元,2005年扩大为772.93 元 ,2009年扩大为1270.17元, 2010年则扩大为1276.01元。1990年新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仅为196.16元,逐步扩大为 634.98元、2503.03元、4916.65元 和5465.44元。无论是新疆农村居民家庭还是城镇居民家庭,其收入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均在扩大。
新疆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90年为2272元,2000年为8717元,2005年为15558元,2009年为27753元,2010年为32361元;而同期全国该指标则分别为2140元、9371元、18364元、32736元和 37147元。显然,仅在1990年新疆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全国水平高出132元,其他年份新疆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均低于全国水平,2000年差距为654元 ,2005年差距为2806元 ,2009年差距为4983元,2012年差距为4786元。
新疆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990年为14.04m2,2000年为17.25 m2,2005年为21.23 m2,2009年为23.45m2,2010年为24.00 m2;而同期全国该指标面积则分别为17.8 m2、 24.8m2、 29.7m2、 33.579m2和34.08m2。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005年为26.02m2,2009年为27.16 m2,2010年为 27.25 m2;而同期全国该指标 为27.8 m2、31.3 m2和31.6 m2。数据显示,无论新疆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还是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在各个年份均低于全国水平,且差距基本呈扩大的趋势。从农村居民看,1990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与全国的差距为3.76 m2,逐步扩大为7.55m2、 8.47m2、10.129m2和10.08m2。从城镇居民看,2005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与全国的差距为1.78m2,2009年扩大为4.14m2, 2010年则进一步扩大为4.35m2。显然,新疆农村居民在住房方面与全国的差距更大一些。
新疆城镇自来水普及率1990年为 80.9%,2000年为 98.8% ,2005年为97.9 % ,2009年为99.0% ,2010年为99.2%;而同期全国该指标分别为48.02% 、63.92%、91.1%、 96.12%和96.72%。 新疆城镇燃气普及率1990年为 49.8%,2000年为92.8% ,2005年为89.3%,2009年为89.3% ,2010年为 95.8%;而同期全国该指标分别为 19.1% 、45.4% 、82.1% 、91.4% 和 92.0%。
值得欣慰的是,数据显示新疆城镇自来水普及率在以上主要年份均高于全国水平,新疆城镇燃气普及率除2009年外,其他年份也较全国水平高。
新疆城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的数量,1990年为 67.80 台,2000年为102.57台,2005年为105.70台,2009年为104.64 台,2010年为105.61台;而同期全国该指标的数量则分别为59.04台、116.6台、134.8台、135.65和137.43台;新疆农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的数量,1990年为 33.95 台,2000年为91.20台,2005年为96.97台,2009年为101.48台,2010年为101.48台; 而同期全国该指标的数量则分别为44.44台、101.71台、105.85台、116.59台和 118.17台。
数据显示,无论新疆城镇还是农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的数量在各个年份均比全国水平要低。
新疆学龄儿童入学率,1990年为97.50 %,2000年为97.03 % ,2005年为98.7%,2009年为99.41%,2010年为99.78%;而同期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则分别为97.8%、99.1%、99.15%、 99.4% 和99.7%.新疆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 2005年为90.4人,2009年为111.94人,2010年为115.14人;而同期全国该指标则分别为161.3人、212.8人 和218.9人。
从以上数据看,新疆学龄儿童入学率与全国水平非常接近,只是在2000年与全国的差距最大,达到 2.07个百分点。但新疆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在各个年份则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新疆每万人有医院、卫生院床位,1990年为 40.5 张,2000年为35.7 张,2005年为 39.7 张,2009年为47.5张,2010年为 50.4张;而同期全国该指标分别为:23.2张、23.82张、24.5张、30.6张和32.7张。新疆每万人有医生数,1990年为22.0人,2000年为24.6人,2005年为21人,2009年为21.1人,2010年为22.3人;而同期全国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则分别为15.6人、16.8人、16.0人、17.5人 和 17.9人。
以上数据表明,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新疆每万人有医院、卫生院床位的数量,在各个年份均高于全国水平。新疆每万人有医生数,在各个年份均大于20人,比同期全国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量要多。
从新疆农村看,应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应把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样做一方面能增加新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视为新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重视新疆本地工业和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另外,发展二、三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新疆当地资源基础性作用,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上狠下功夫,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改变新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让二、三产业成为主角,从而不断缩小新疆农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从新疆城镇看,要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下,适时提高新疆在岗职工的工资水平。
2010年5月,中央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新疆开始整合多方力量,启动了安居富民工程以及定居兴牧工程,在改善新疆居民的住房方面下足工夫。
所涉及的资金来源渠道广泛,既有来自国家的补助资金,也有新疆自治区的补助资金,此外还有大量援疆资金及企业支持资金。为了切实改善新疆居民的住房条件,新建住房对水、电、气(沼气)、厨、厕、浴等方面规定了相关标准。根据新疆的现实情况,今后除加大廉租房等建设步伐外,对棚户区的改造也刻不容缓,从而使新疆居民的住房条件不断得以改善,实现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新疆可实现居者有其屋,其城乡住房保障水平和居民住房条件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的目标。
要缩小新疆居民在教育方面与全国的差距,应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同时,注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新疆近几年对未能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采取了送到内地高校回炉深造的办法,这就提醒我们:在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必须保证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应走“产、学、研 ”相结合的路子,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推动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历年:新疆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历年: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com[EB/OL].新疆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将超全国平均水平,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