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研究

2012-08-15 00:49:14中经国际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王爽
中国商论 2012年29期
关键词:出口企业

中经国际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王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葛晓蕾

1 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困境

1.1 国际需求不断萎缩、合作伙伴违约风险直线抬升

201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债危机的爆发与欧债危机的日趋严重,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二次衰退的概率正在显著增加,这些国家的老百姓因此普遍开始收紧钱包、节衣缩食。受此影响,我国外向型企业的海外订单呈现较为明显的萎缩之势,根据商务部及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9月起,我国的出口增速持续下滑,对欧盟、美国、日本的出口增速屡创近年来新低,2012年第2季度以来亦始终处于低迷状态。面对疲弱的外部需求,对美欧市场倚重较高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日子更是难熬,形势很不乐观。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多采用放账形式(即买方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甚至更长),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这就使其不得不承担因海外合作伙伴在付款期内破产进而应收账款变为坏账的违约风险。例如,2011年5月,美国最大的家具批发商Berkline公司轰然倒闭,而浙江蒙努家具公司位于该公司债权人第四位,Berkline公司拖欠蒙努公司达200多万美元,涉案中的中国企业共计被拖欠近1000万美元。

1.2 贸易保护主义改容换颜、再度抬头

近期,在发达经济体经济持续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在部分国家呈抬头趋势,如碳关税、蓝色贸易壁垒等一系列更具隐蔽性、保护作用更强的新型贸易壁垒正在逐渐被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并已经威胁到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正常发展。

所谓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进口产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其涉及行业通常包括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等。事实上,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完全不一样,确定一个国际统一的碳排放标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如果美欧等发达国家以符合自己单方面利益的标准制定并实施碳关税,就无异于以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目前,欧盟已经决定自2012年1月起将航空业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法国、意大利等国也正在大力呼吁以碳关税对进口商品进行调节。毋庸置疑,一旦这些欧盟国家大面积实施碳关税政策,我国沿海地区为数众多的高耗能、高排放中小型企业将遭受巨大冲击。

与此同时,近几年,发达国家为了遏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量进口,打着保护劳动者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的旗号,还相继设置了蓝色贸易壁垒,对不符合SA8000标准(社会责任标准)的企业产品往往不予进口,甚至还将非法雇佣童工、侵占员工福利等罪名强加给部分拥有廉价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就我国而言,目前还处于劳动力比较优势较为明显的时期,且这种比较优势在中小型出口企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蓝色贸易壁垒的应用无疑大大削弱了这些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

1.3 美元、欧元等核心计价货币不断贬值

面对低迷的经济大环境和可能出现的再衰退风险,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债务危机爆发后普遍维持甚至加大了之前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随着天量流动性的持续释放,美元、欧元相对人民币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贬值走势。截至2011年9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已分别突破6.30、8.20整数关口,而在4年前,这两个数据则还处在6.80与8.80上下。美元、欧元的不断贬值,导致人民币持续被动升值,由此严重削弱了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直接蚕食了其本已十分稀薄的利润,导致大量中小企业步履维艰。

2 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发展面临的内部困境

2.1 用工成本、原材成本大幅飙升

2008年以来,随着上一代外出务工者陆续返乡养老,以90后为主体构成的新生代劳动大军正式登场,由于这批务工者的整体素质较他们的父辈普遍提升,对工作环境与薪资水平也更加看重和强调,因此,使得长久不曾有过用工成本压力的中小企业首尝人力资本上涨之苦。据统计,过去三年,从纺织服装到造纸印刷,从零配件加工到家具家电制造等数十个个细分行业,人工成本少则提升了20%~30%,多则可达到50%~60%甚至更高。另一方面,由于内陆企业给出的薪资水平与沿海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沿海城市曾经的吸引力目前正日趋下降,为数众多的内陆打工者更加愿意选择留在本地工作,这又导致地处沿海的大量中小型出口企业遭遇严重的“用工荒”难题。为了走出“用工荒”的窘境,中小型出口企业若不进行升级转型就只能选择高薪聘人,而这无疑会让企业成本更加失控。

另外,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扬的影响,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国内原材料价格走势也是“涨”字当头。以深圳为例,自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的12个月间,用于生产的原材料价格就大涨了60%~70%,极大地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在刚刚结束的第110界广交会上,一些鞋类、纺织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出口价格普遍提高了10%~20%,但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其利润不升反降。

2.2 核心竞争力长期缺失

由宏基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其两端为产品研发、产品营销阶段,附加值高;低端属于制造阶段,附加值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都从事贴牌生产,即处于低附加值的制造阶段,而高附加值的知识产权和品牌服务都掌握在外商手中,从而使得这些企业长期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以纺织业来说,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但服装自有品牌出口不到10%。“中国制造”凭借物美价廉的价格优势占据国际市场,但与跨国企业制作考究、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相比,利润却相当少。例如,售价9.99美元的芭比娃娃,中国企业只能得到0.35美元的加工费,售价100美元的耐克鞋,加工费只有5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依旧遵循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导致我国劳动力与国外技术相交换的价格长期处于不利地位,自主创新能力低、核心竞争力长期缺失,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发展。

2.3 融资难问题愈演愈烈

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充足资金的支持。然而,相对于大企业融资方式与渠道的多样性,时至今日,我国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还是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进行融资。与此同时,受企业规模小、抵押资产数量少以及银行“嫌贫爱富”等因素制约,现实中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的难度又远高于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而这种现象在2010年下半年银根收紧后表现的更为明显:进入2010年下半年,随着国内通胀压力的不断增加,中国人民银行展开了新一轮加息周期(从2010年10月20日至2011年7月7日间,共加息5次,一年期贷款利率由此升至6.56%),同时大幅压缩了信贷总量,但是,期间大型国有企业的借贷总量不减反增,而中小企业则处于借贷“无门”状态。万般无奈之下,“等米下锅”的中小型出口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借贷,从而使得民间借贷利率一路水涨船高,而高涨的利息率反过来又成为了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素以小商品出口著称的浙江省温州市,在进入2011年后相继出现的数十起中小企业主因还贷无望而“跑路”的事件即是例证。由此可见,融资难问题不仅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正常成长与发展的绊脚石,甚至正在扮演着将企业推入万劫不复之境的祸首角色。

3 结语

目前,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内外交困阶段,外部环境的持续恶化与国内形势的日益严峻相互交织,对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生存、成长与发展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与此同时,也为企业的升级、改造与转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是所有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需要缜密思考的重中之重。

[1]张春玉,张艳霞,张传平.金融危机下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J].观点评论,2010(2).

[2]谢琦.蓝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1(1).

[3]刘歌与,李迎旭.中国出口企业应对世界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策略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2).

[4]翟艳,黄解宇,王保忠.当前中国出口企业的现状与对策[J].价格理论,2010.

[5]朱为众.究竟是那几根稻草压趴了中国这头壮骆驼[J].中国外汇,2010.

[6]米帅.人民币汇率升值——企业直面挑战[J].中国对外贸易,2010(11).

[7]李欢.试论SA8000的推广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J].技术与市场,2009(7).

[8]尹国军,彭建辉.后危机时代中国出口企业应对策略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0(5).

猜你喜欢
出口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2017年10月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7年12期)2017-12-25 17:39:52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学生天地(2017年11期)2017-05-17 05:50:51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7年3期)2017-03-18 11:19:38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7年1期)2017-02-17 18: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