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教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2-08-15 00:51林红英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0期
关键词:名句蔺相如文言

◆林红英

(山东省济南商贸学校)

关于职教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林红英

(山东省济南商贸学校)

在流传至今的文言文中,蕴藏着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现在的生活较远,学生要理解和掌握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中职学校,有些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畏惧、排斥心理。本文将从诵读、人物形象赏析、拉近与古文的距离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职文言文教学的问题。

文言文教学 中职 兴趣

曾经被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深深激励着;曾经因苏轼的一句“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感慨万千;也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感动良久。中华民族有悠久辉煌、延绵不断的古代文化,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些文化就藏于一篇一篇的古典文集中。但是,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遥远,学生要理解和掌握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中职学校,许多学生的文言文知识掌握的并不扎实。于是有些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畏惧心理,甚至有了厌学、排斥心理。因此,怎样在中职学校开展文言文教学,怎样提高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重视诵读。“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文言文的教学自然也离不开“读”。通过朗读可以将课文无声的文字变为有感情的语言,有助学生全面、深入的把握文章。学生在读中才能走进作家的情感世界。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才能沉浸在苏轼《石钟山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的诡异夜色之中;深刻的感悟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中“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的左光斗的铮铮铁骨;准确地理解张溥《五人墓碑记》中“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深长意味。

同时,教师对学生诵读的要进行指导。每次的读都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出语势,还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都要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导向。当然,中职的文言文有些篇幅较长,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简单的读一遍,正正字音就要花一节课的功夫。但越是这样的长篇越应舍得花时间来读。自然,读的方式有多种,可分为齐读、小组读、个人读;也可以教师示范读、学生读、分角色读等。这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综合运用。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个性分明、多彩,如果分角色读的话,效果就很好。

2.重视赏析人物形象。文言文中有许多栩栩如生、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循循善诱、和蔼宽厚的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机智勇敢、一心为国的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刚正不阿、大义凛然的左光斗(《左忠逸公逸事》)等等。中华大地人杰地灵,璀璨的文明孕育了无数优秀的历史名人。人物的人格魅力是巨大的,在审美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使灵魂受到荡涤,这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例如,《鸿门宴》中的刘邦、项羽的形象,就很值得细细品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角色对话,在对话的基础上充分感受人物的性格,并展开讨论。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的阅读活动是自主的,当学生在阅读中被这些历史人物深深感动时,我们的教学,就算是起到作用了。

3.拉近与古文的距离。文言文距离我们的时代已很久远,文章写作的文化背景和现在差异较大,我们现在的所思、所想和古人也有很大差别。并且使用的词语、句法和现在不同。有的词汇,现在已不再使用,即使延用至今,与现代汉语中的词义,也相差很大。所以,学生阅读文言文时,首先在疏通文意上就产生许多障碍。因此,学生不愿学文言文,不是烦文言文本身,而是由于学生往往一遍、两遍看不明白文章内容,便失去了继续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

首先,在思想方面应消除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没用的错误观点。文言文讲的事情虽然是古代的,但所讲的道理却并不过时。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白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不是只为了了解历史、了解古文大意,而是为了吸取教训、指导现在。如讲《鸿门宴》时,分析了项羽、刘邦的得失后,可适时的引入唐太宗李世民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学生在思想上亲近古文。

其次,可结合现代汉语语法讲解文言文语法。文言文教学的另一个难点是语法教学。例如语序倒装、词类活用等等,一提学生的脑子就会发懵,最后靠死记硬背记住。这无形中便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讲解时可结合现代汉语语法进行,以现在常见的语言知识促文言知识学习。文言文虽距现在时间较为久远,但许多的文言语用现象还是沿用至今。特别是语法知识,如“唯利是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倒装现象)等词句。在讲到这些相关知识时,可先提这些我们常用的词句的语法现象。再如讲宾语前置时可举一个现代汉语的句子,只要学生理解这个语法现象就行。

再次,多联系学生熟悉的作家、作品。我们经常是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感兴趣。讲文言文时也应多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如讲作家时,可从他们已学过的篇目入手。遇到文言文知识举例子时也应多从他们学过的篇目入手。如讲名词作状语时,可举初中他们学过的《狼》一文中的“其一犬坐于前”为例,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

4.以名句、名段带动全文。中职里的文言文一般都比初中里的篇幅长,学生乍一看,多半会被那多则达三、四页的篇幅吓倒,不愿意学了。可是一提到其中的名句、名段学生却很感兴趣。例如,《五人墓碑记》中的“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石钟山记》中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对于一些含有名句、名段的课文,我们教学时不妨从这些名句、名段讲起,其中一些经典简单的话语也可以要求学生记住。用这些名句、名段带动全篇的学习。

5.以故事情节促课文主旨把握。像《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都洋洋洒洒两千字左右。学生整体掌握起文言知识来的确有难度。但这些文章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而且学生对于这些故事也不陌生,多半能讲几个片段。教师可充分利用这点以故事接龙的形式,让多名学生起来根据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在复述的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的词句可做及时的讲解。这样也会使枯燥的文言知识更生动一些,亲切一些。

以上都是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其实文言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几个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而在于我们的学生有没有兴趣去接受古代文化精神的熏陶、滋养,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如果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能积极使用生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文言文学习,那样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就算成功了。

猜你喜欢
名句蔺相如文言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一)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二)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将相和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