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氨铵盐》课程的教学方法

2012-11-01 02:37李宏军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0期
关键词:铵盐氨气极性

◆李宏军

(甘肃省临洮中学)

解读《氨铵盐》课程的教学方法

◆李宏军

(甘肃省临洮中学)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在分子极性这一难点上,采用模型,变抽象为直观,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理念 学习主体 教学方法

一、教材分析

在工业上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农业上铵盐是重要的化肥,在高考中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与鉴别、氨气的制取和收集等知识是命题的热点之一。所以就要求学生对氨及铵盐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此教材在介绍氨的化学性质时,首先介绍氨的分子结构,有助于学生掌握氨的性质。教材在介绍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检验时,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再归纳出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这一共同性质,之后,又采用讨论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出检验铵离子的方法和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这样使学生学会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使学生掌握铵盐的性质和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建立物质是变化的物质观,以及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铵根离子的检验。

四、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的关系;氨与氨水区别、氨与铵盐的区别。

五、师生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课教学拟采用在实验室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并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具体包括两条主线: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

创设教学情景,展示氨气和硝铵样品让学生正确闻气味导入新课。

(1)物理性质

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氨气的颜色、闻气味、根据氨气能形成喷泉实验现象,分析讨论总结出氨气的物理性质。

(2)氨的结构

让学生书写氨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教师展示氨、甲烷、水等分子的结构模型讲解并总结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定义及判断方法。这符合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3)氨的化学性质

①氨与水的反应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喷泉实验中酚酞变红的现象,总结氨与水的反应,并能准确地书写反应方程式。用比较氯水和液氯的方法来比较液氨与氨水的不同,教师点评。

今年5月初,我入职到目前供职的咨询公司工作。近日我申请休年假,单位称我入职不足一年没有带薪年休假。我翻阅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其中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同时,该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可休年休假5天。因之前我曾在其他公司工作过3年,当时未签劳动合同,所以该公司给我出具了连续工作3年的证明,但咨询公司说那3年我没有社保缴费记录,对原单位的证明他们无法辨别真假,所以不能算工龄,并说我只有在本单位入职一年后才能享受年休假。

②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学生按分组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氨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分析讲解

化学性质的教学方法符合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

(4)氨的用途

最后,教师小结本节重点(多媒体展示本节课板书)

2.第二课时

第一个环节:复习提问上节所学内容(设计相关内容的问题)。

第二个环节:学习铵盐的化学性质,方法步骤同前。

第三个环节:能力提升。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铵盐;实验室制取氨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尾气处理以及收集时注意的事项。

教师点评总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四个环节:巩固练习。

第五个环节:动手制作。课外制作:H2、HCl、CO2、H2O、CH4、NH3等分子结构模型。

教师小结本节重点(多媒体展示本节课板书)。

八、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要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减少教师的讲授,增加学生的活动,教师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在分子极性这一难点上,采用模型,变抽象为直观,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铵盐氨气极性
含季铵盐的芳酰腙配体的铜 (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体外DNA键合和核酸酶活性
一种聚乙烯醇/壳聚糖季铵盐抗菌自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跟踪导练(四)
渔船密闭舱室内氨气泄漏数值模拟
红葱不同极性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碳酸单甲酯季铵盐在棉织物上的吸附性能研究
双极性压缩观测光谱成像技术研究
脂肪酰胺型季铵盐的合成研究
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判断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