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2012-08-15 00:49尹兴丽
中学语文 2012年6期
关键词:情趣意境美的

尹兴丽

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高中语文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要进一步培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趣味和美感效应,提高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而高中生正处于情感和思想的完善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和激情。为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实施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本文就自己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几点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利用媒介,创设美的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设一个美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在欣赏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时,氛围营造得恰如其分,就会牢牢地扣住学生的视听和心神,引起他们寻幽探微的兴趣,从情感上和教师产生共鸣,从而最大限度的挖掘文章美的内涵。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教师除了用美的语言创设情境外,还可以利用图片、幻灯、音乐、电影、电视等教学媒介创设美的教学氛围。

如教杜甫《登高》一诗时,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创设更为理想的语言情境。教师可先用课件展示凄凉黯淡、满目萧瑟的秋景图,再配放萨克斯演奏的“伤感”,接着将下面这段话打上字幕: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本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然后教师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进行讲述,导入课文。在讲述的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这样课堂的气氛立即凝重起来。此时,教师若再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学生就会自然地跟着教师进入诗歌那悲怆凄清的氛围中。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用“入境动情”的语言、哀伤凄凉的音乐、萧瑟苍茫的图景营造的氛围会把学生感情的波涛推向高潮,进入作品的感情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从而深潜到作品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略作品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指导诵读,领会美的意境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陆机在《文赋》中也强调“诗缘情”的观点,认为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情感的结晶。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思想感情。因此,教读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光靠品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学生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让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共鸣。让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

《故都的秋》是一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的散文。为了让学生体味故都“清”、“静”、“悲凉”的秋韵,感受那恬静、寡淡、闲散、凄凉的心境,可以引导学生用平稳、舒缓的语调配上钢琴曲《秋日私语》反复诵读。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就会逐步获得对文章意境的体悟,进而去理解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内在意蕴。《我的空中楼阁》则是一篇生动明快,清新淡雅的散文。文章意境优美,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把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小屋四周的景物完美地融为一体,节奏明快。教读时就可要求学生带着欢快的感情,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通过诵读,学生会领会文中“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朦胧的美境;通过诵读,学生会想象这座“山也虚无,树也缥缈”的“空中楼阁”的景象,进入文章的意境;通过诵读,学生会把握小屋“含蓄而有风度”的特征。进而在诵读中逐渐领悟到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独立、自由生活的向往。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在心与眼之外,再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所以,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来诵读课文是让学生领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思想的最好途径,也是语文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方法。

三、发掘美点,培养美的情趣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去欣赏一些美丽的词句,或仅仅停留在欣赏文章所描写、表层的景物美和形象美上;而应当结合作家的个性与写作时特定的心境和社会背景,帮助学生深入发掘课文中的内在美点,揭示深层次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不仅能领略到“美”,而且能深悟到这种“美”所隐含的高尚情趣。把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思想灵魂结合起来,使审美教育确有成效,落到实处,而不至于成为所谓的“摆弄花架子”。

朱自清的散文 《绿》描写的梅雨潭闪闪的绿色之美,是那么迷人,那么奇异可爱。他所表现的情趣,如果仅仅说些“这是在歌颂祖国山川自然的美”之类的话,就会让学生觉得空泛平淡,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浮而不实、苍白无力。学生甚至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描写绿色的美就是歌颂祖国的山川之美呢?把祖国的山河描绘得五彩缤纷不是更美吗?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从审美的角度揭示绿色之美所隐含的深层情趣。绿色在美学上是安定、平静生活的象征。朱自清对“绿”的描绘,是对这种生活的一种渴望和追求。在《绿》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绿”的形象真切自然、细腻柔美、含情脉脉,字里行间无不蕴涵着作者内心的高洁的情趣。他的精神世界也正像他描写的“宛然是一块温润的碧玉”那样的洁净而看不透,像那梅雨潭“仿佛能把蔚蓝的天地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那样深厚莫测。他是那样真挚、纯洁、执著地爱着这“女儿绿”。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破坏“女儿绿”的敌人的态度由最初的缺乏斗争勇气变为一种拍案而起的精神爆发出来。朱自清从一个真正的诗人、学者发展成为一个坚守民族气节的民主主义斗士,从喜爱透明洁净的“绿”到向混浊的社会举起战旗,这不正是《绿》中描写的绿色之美所表现的深层情趣和值得认真体味发掘的美点吗?

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凡是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是一种美的情趣的流露,一种美的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会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启迪思维,激发美的想象

一切学习都不应该是为了获得,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审美教育也是如此。想象的培养,对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语文审美创造的前提。康德曾说:“想象力是创造性的。”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也不是碧空的银星,抬头可以看得见。它往往隐蔽在艺术形象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也常常蕴含在生动逼真的意境中。那么,怎样使学生深入到文章营构的意境和他所构筑的审美空间里,从而探索其蕴藏的艺术之美、获取其艺术的真谛呢?这就需要启迪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在审美对象(作品)和审美主体(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审美联系。这样不仅可使学生领悟深层的艺术美,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于平淡中发现神奇,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满足。叶圣陶先生说过:“有的时候,我们接触事物,仿佛觉得那些没有知觉的、感情的东西都是有知觉有感情的……有的时候,我们描写人物,同时又给所写的境界披上人物的感情色彩。这些都来源于想象。”

所以,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当学生对文章有所理解和体悟后,教师应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通过思考品味文章的美,展开创造性的美的想象。比如在上完展示人情美、人性美的《边城(节选)》之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要求用语言描绘一幅自己心目中人性美的画面;在欣赏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对“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独特描绘之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用创造性的想象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在读了《项链》一文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人物性格的特征,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路瓦裁夫人知道项链是假的以后的情节……接着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大家欣赏得意之作。这样,通过适时的启发和引导,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这是多么精辟的论述!我想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挖掘出语文学科丰富的审美资源,把语文的学习延伸到艺术的领域、生活的领域,从美育的角度去看语文学语文。那么,我们就可以凭借语文学科自身的美和创造语文教学的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美的享受,品德上受到美的熏陶,心灵上得到美的净化,使他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猜你喜欢
情趣意境美的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诗词要有情趣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