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献振
(山东省成武县南鲁镇初级中学)
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目标第一的位置,而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教学目标,位置的改变与调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转变,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一些新举措来适应这一新变化。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和学生更多地注重效果。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多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情感教育,其结果是学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言行分离,德行分离。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知识讲授,轻教学情感投入。教师以说教者的形象在讲台上生硬地将知识塞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反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失去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甚至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场面。这无疑是对思想品德课的一种极大的讽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情感的教育,就很难做到用自己的高尚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疏通思想渠道,更无从达到陶冶学生情感的目的。要想改变思想品德课枯燥、教学低迷的状态,就要加强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还要解决“信”与“不信”、“行”与“不行 ”的矛盾。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由于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因此能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运用已学的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新的知识,学习上的事半功倍,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努力地进行学习。
2.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开发。由于课堂教学的手段采用多种方法,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在教学活动中开发了自己潜在的才能,如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能更认真地学习知识。
3.促进了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养成。课堂教学中民主的氛围,教会了学生尊重他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又让学生学会团结他人,学会合作与竞争,产生时间效率观念,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4.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情感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尽情表达、自觉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情感教育上,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丰富的情感世界无疑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资源。除此之外,我们还应遵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原则:先做好一个普通的人,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先培养他拥有普通人应具有的基本情感,如善良、公正,有爱心,会体谅别人,懂得尊重别人,肯为别人付出,他才有可能拥有高尚的思想和情操,担当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尽量做到以情动人
在教学中组织开放性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就能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
课堂上我以身边的案例为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载体,围绕案例所运用的法理和法律证据组织学习讨论。我的这类课堂教学多数是由学生来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课上材料由他们自己收集,上课的形式也由他们自己决定,我只是帮助引导他们,把握重点,解决难点。有的同学自编自导节目,“演员们”表演得声情并茂,非常投入。课堂积极性的调动,同学们参与的人数远远超越了我预想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2.教学方法要丰富多彩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不断探索并采用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互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到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我除了组织学生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组织社会调查、义务劳动、野炊活动,同时,还组织了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歌曲欣赏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
3.增强体验,明确责任
在新时期成长的孩子,责任意识越来越淡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例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单凭教材中几幅图片教育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我选择大量的有关环境与资源的图片:干涸的土地,滚滚的浓烟,肆虐的沙尘暴……,还引入了大量的数据:比如,关于水资源的,世界上有11亿人未能用上安全的饮用水,4亿人缺乏充足的用水卫生设施,2025年,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等等。这些惊心触目的图片和数字,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迫切性、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切实的去履行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责任。
4.巧用作品,以美育情
别林斯基有一句名言:“美和道德是亲姊妹。”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的教育实践。美感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优美的自然景色能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经常引导学生评价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热点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评价能力,有利于塑造美好的心灵;艺术美感中的优秀文艺作品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感人的精神力量,能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假、恶、丑的痛恨。因此,选择文艺作品时,必须考虑其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因为远离学生实际的内容很难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和学生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