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县一中 卢莹莹
新课改下皖南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安徽省芜湖县一中 卢莹莹
自2006年安徽被作为自主命题省份以来,为了突出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我省全面进行了教学的改革,从教材版本的形式到教学课标的指导思想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那么,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究竟如何用新的理念去处理新教材,解决与传统应试教育的矛盾,以及如何做好教学评价,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新课改 矛盾 牛津译林教材 评价
随着安徽地区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深入人心。不管是政府,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就安徽地区的地方实际来讲,贫富差距比较大,很多的学生希望通过高考的方式走出大山,走出农门;可与此同时,随着打工潮的掀起,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与外界新鲜事物和信息的接触,大学生就业的困难,意识到不是通过单纯死读书,读死书就可以解决孩子的未来出路。因此,能力的提高成了赶上时代步伐的关键。考虑到区域的分化,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安徽省试用了三套教材,分为南部的牛津译林版本,中部的北师大版本,北部的人教版本。下面就自身在试用牛津版本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想法做了些思考。
内容更加生活化,时代化,同时扩大了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增加了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渗透了人格教育。新教材中每个单元由Welcome to the unit eadingword power ask和project和selfassessment六个部分来组成的。以话题为中心,话题的选择从生活中选取,组成一个模块,扩散开来讲这个问题,例如:模块一来讲主要是以Teenages experiences为主要话题中心,整体形成一种发散式样的教学。在整个单元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话题中心,谈谈自己的认识,然后到阅读文章,谈到具体事例,讨论这个话题,然后到词汇,教材的特色在于,强调探究性的活动,强调了学生实际生活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紧密与生活相联系起来。新教材从能力和技巧方面教会学生,使得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从生活中学习的能力,从生活中领悟真谛。
目前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去督促学生学习,认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完成任务,分数代表一切,而且学校与学校之间不断的进行成绩的评比造成了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这就无形当中给学生灌输了一种思想观念,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而不是应用。所以,很多同学往往在整个高中的学习阶段都陷入了题海,盲目的强化训练,从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思考的过程,其中很多学生的高考失利,部分原因也是如此,随着现在的高考的改进,很多时候,不是死做题就能够解决问题,必须要有能力运用的体现。
笔者个人认为新课程无非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在一线的教师面对新形势与旧思想的冲突,必须从自身做起,改变教师角色。即,把课堂还给学生,将课堂变成检测他们自主学习成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的疑惑与成果,与每个同学及老师之间的交流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即,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过程。
每一个课时里都涉及了听说读写,但是各个课时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同时要求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生活化、个性化、有地方特色等,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应是开放的,让学生跳起来就可以摘的到桃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你可以去阐述你自己的观点;教学目标是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广泛的,增强学科间的交融性;教学结尾是意味深长的,联系实际,引人思考,去解决实际问题。
毕竟学习英语,应符合外国人的风俗与语言表达习惯,即,语言要地道化,这样才便于交流,这就涉及到跨文化交际,各国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语言风格的不同;同时,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去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每一节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内容不外乎分三个部分:复习;教授新的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训练,运用所学知识。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引入,操练,练习,巩固等。
首先,师生的情感和谐是学生学习的有效保证,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然后,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教学:
3.1 培养能力,首先是听说方面:
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好奇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每天给他们带来趣味,讨论日常生活的事情,例如:每天上课前,走进课堂,可以和他们讨论下最近的天气,和最近的学校有些什么活动,增进生活情感语言的交流。简单的方面去锻炼听说能力。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拿第一单元SCHOOL LIFE第一课时为例,这上面有几幅图画,关于英国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所以,学生可以将之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相对比,可以设置问题引导他们主动说出来。有条件的话还可组织一些辩论。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背景知识的扩充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利用课外时间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开展英语角的活动或编排英语短剧。让学生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体验能听懂,会说英语的乐趣,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欲望。
3.2 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
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泛读技巧,主要是略读(skimming)、扫读(scanning)等。这就是能力的培养,在向同学们输入了足够的英国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可以让学生输出信息,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景。而真正的交际活动应当由学生完成,师生进行探究性活动,可以组织一个辩论赛,创造环境让学生自己开口去说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说的一种荣誉感和自信心。教师应尽可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和讲清楚活动的规则。例如在学到戏剧或者是在选修课程module 7-8中的文章欣赏等,都可以尝试情境表演。学生问,学生答,这种方式能够比较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共同提高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的角色不要总是当“裁判”或是简单的旁观者,而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调控者。
3.3 词汇量的积累方面
在教学中,对于词汇的学习,我们经常进行GUESS的游戏。学生问,老师回答。这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句型,让学生来问老师。这样做,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由容易到难,使学生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3.4 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阅读时,让阅读为写作服务,可要求学生多做一些group work,这样学生就可以有素材可以写,并在构思、遣词等写前准备中相互帮助;将不同等次的学生分在不同的组里。在师生的讨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清楚一篇优秀的文章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阐述,让学生自己去实践,然后以学生的作品做为样品进行欣赏与评价。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关注人文知识或是社会知识,让学生有所了解,并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做好准备。例如:在模块二,Unit 1里Task从深层次讲,主要是教会学生一个社会经验,如何去进行产品的市场开发调研。
教学评价是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很长时间以来在应试教育中都不存考虑的问题。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成就,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在牛津译林版本教材中,每单元的学习结束之后都有一个环节,self-assessment,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的知识之后,可以根据自评,去分析评价自己学习情况,也可以是老师在批改作业时批注给学生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笔者感觉到新课程标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牛津译林版本的教材也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表面上来看,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好象是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多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动手实践能力,减少了老师讲解的时间,可是实质上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个更高的挑战,教师将面临着如何去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如何去培养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去学习英语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等问题;同时这也是对学校硬件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去解放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总之,新课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尤其是对于我们青年教师而言,这既是一个很好的挑战,也是一次学习的机遇。
[1]Kristen J.Nelson Kim Bailey.教师职业的9个角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课程研修70问[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