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南东求
以语法为切入点 提高析词解句能力
——医古文教学心得点滴
湖北 南东求
祖国医药学,是一座伟大的宝库。它凝聚了先人们数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宝贵经验。它是中华文化遗产中最有活力、最为辉煌的一部分。它有如源远流长的长江黄河,迄今为止,仍在生机勃勃地滋润着中华民族崭新的生活。
然而,这份珍贵遗产,其保存形式,主要是古文。据不完全资料统计,这份宝贵遗产,大约有四千余种十万余册。因此,要想走进这座宝库,寻其途径,探其奥秘,索其规律,第一道难关就是越过文字阅读的障碍。如何越过这道难关?笔者认为,除了文字教学是重点外,在析词解句过程中,语法教学是其重要的切入点。那么如何从语法教学入手呢?
无论是短篇小文,还是长篇巨著,都由一词一句渐积而成。所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所谓循序渐进,即:先析词性,再析词义;继之,先析句法,再析句义。
词性,即词的语法特点。它是作为词的分类根据。而词义的确定,是受词性的变化而制约的。同一个词,其词性不同,其表达的词义也不同。如:
①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②明堂阙庭,尽不见察。(张仲景《伤寒论》)
例①中“见”字,因作动词用,故其义是“召见”,而例②中“见”字,不作动词用,作被动介词用,故其义是“被”。这两个“见”字,如不作词性分析,仅从习惯的字面上去理解,显然会理解错的。
理解古文文句,之所以要从词性入手,最基本的理由是,因为汉字有个最显著的特点:一字多义。上述两个例句,即是一个例证。再举四例,加以说明,如:
①秦伯使医缓为之。(左丘明《左传》)
②乃遣非使秦。(《史记·韩非传》)
③使圣人预知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④瞻怒,斩艾使。(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上述四例句中的“使”字,例①用作动词,其词义是“派遣”;例②也是用作动词,但据前后文语义的分析,其义是“出使”;例③用作假设连词,故其词义是“假使”;例④则用作名词,故其义是“使者”。从这四个例字分析中可以看出,如对这四个例字的词性,不作分析,要想准确地理解这四个例字的意义,显然比较困难。换言之,尽管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普遍,但只要抓住了词性这根线索,去细心分析,认真理解,汉字的意义便不难把握了。
理解一个古文文句,要从词性入手,还有一个重要理由是:因为汉语词汇中,有词类的活用现象。这也是汉语语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如:
①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②大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窦汉聊《标幽赋》)
例①中“针”字,显然作名词用,因它是指医疗工具,与名词“石”并列。例②中“针”字,因活用为动词,故其义是“扎针”。
由此可见,从词性入手,是准确理解古文句的一条有利途径。
句子,是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句子的内部,都是按一定语法结构来组成的。因此,分析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是理解一个句子意义的基本要求。
汉语语法结构,有个显著的特点:是讲究词序。因为词序的安排,与语义的表达,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样几个词,由于词序不同,所表达的内容,也完全不同。因此,抓住词序这个特点,对文句进行分析,是理解文句意义的有效方法。
古今汉语的词序,虽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一定的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基本上还是相同的,不同的毕竟是次要的。我们把词序基本相同的文句,作为常规文句进行分析。而次要部分,我们则把它作为文句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以便学生区别和掌握。
所谓常规文句,即指按常规词序组合的文句。古今汉语句子成分的常规次序,依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这是构成句子的三个主要成分。还有三个辅助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定语是限定主语和宾语的,常置主宾之前;状语是修饰谓语的,常置谓语前;补语是补充谓语的,常置谓语后。在分析文句时,先分“纲”,再析“目”。“纲”出来了,“目”也就自然显示出来了。
所谓先分“纲”,即先把文句的主要成分“主谓宾”分出来。如: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宾语是动词谓语涉及的对象。按照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分出:“长桑君”是主语,动词“知”是谓语,而“扁鹊非常人”是动词谓语“知”的宾语。这个句子的主语谓语,是很清楚的,而宾语虽较复杂,但可继续按照前述规律,把它再当成一个句子,进行解剖分析,而后得知:“扁鹊”是主语,“常人”是谓语。由此可知,这个句子的宾语是由一个“主谓结构”的成分来充当宾语的。
这个句子有两个修饰成分:一个是“亦”,它是谓语“知”的修饰成分,是“知”的状语;“非”是修饰“常人”的,是“常人”的状语,但这个状语是“扁鹊非常人”这个“主谓结构”成分里的状语,而不是这个句子的状语。这需要分别清楚。
所谓特殊文句,是不按常规词序组合的文句。这类文句在语义的表达上,有其特殊的作用。例如,按句法常规,宾语应置于主语之后,但有的古文句,则偏偏置于谓语之前。这种语言现象,在一般语法著作里,称为宾语前置。如:
血脉治也,而何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句中的“而”通“尔”,指你们,是主语;“怪”是谓语;而“何”,不是谓语的修饰成分,不作状语,它是思维动词谓语“怪”的宾语。在古代汉语里,为了要突出某个句子成分,常将这个句子成分提前。这里就是为了要突出这个宾语,所以置于谓语之前。如有时,为了要突出谓语,把谓语提前。如:
①善哉医乎!(刘禹锡《鉴药》)
②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王世贞《本草纲目·原序》)
例①主语是“医”,谓语是“善”。为了要突出谓语“善”表达的语义,故置于主语“医”之前。例②是三个并列的单句,在这三个单句里,主语依次是“貌”、“身”、“谭议”,而谓语依次是“睟然”、“癯然”、“津津然”,都提到三个主语之前,其作用是为了要突出三个谓语所表达的语义。当学生明白了这个作用后,对这三个文句的理解,就不会太难了。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而词的变化、文句的结构及其变化,是语法的主要内容。因此,要了解一种语言,进而熟悉并掌握这种语言,从分析词性、句法结构的变化入手,以达到准确理解词义和句义的目的,显然是个较好的切入点。而如何把握好这个切入点,一要循序渐进,使之逐步提高;二要注意抓住典型例句的教学,通过对典型例句的分析,让同学们逐步理解,逐步掌握;三要注意语言环境的教学,即注意字词句的整体语言环境。具体言之,分析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文句,要注意字与词的关系、词与句的关系、句与文的关系。简而言之,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具体分析,综合理解,从而达到全面掌握的目的。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吕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