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展营销课程企业实习的问题与改进

2012-08-15 00:44广东陈谊
职业技术 2012年4期
关键词:会展技巧高职

广东 陈谊

高职会展营销课程企业实习的问题与改进

广东 陈谊

随着会展行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展营销课程,以培养会展营销、招商招展实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虽然大部分院校的会展课程依靠当地展会的优势,安排学生到展会进行企业实习,作为课程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许多实习的岗位由于只涉及会务实务,未能充分帮助学生检验所学的营销知识以及掌握更多会展营销技巧。因此,本文将分析当前高职会展营销课程企业实习的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前企业实习的改进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会展营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会展营销;企业实习;实践教学

前言

随着会展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及在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会展的背景下,许多院校开设了会展专业,并以会展营销为核心课程,培养会展招商招展、营销实务等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许多院校努力联系会展企业,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在企业实习中检验和更新所学知识及技能。企业实习作为课程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让学生对会展行业有更多认识,掌握一些工作中可迁移的技巧,如团队合作等,但是由于实习内容多是展会中的服务型岗位,如门禁、咨询等,只涉及会展现场服务方面,对于会展营销前期招商招展与后期跟进等技巧并未涉及。因此,经过对学生的访谈、对实习指导工作的总结,以及对其他院校的调研,我们发现会展营销的企业实践虽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展工作要点,但还是存在了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会展营销课程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目前企业实习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企业实习这个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主动建构新知识,获得更多会展营销的经验,掌握更多将来工作中可迁移的工作技能。

一、会展营销课程企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目前,由于大部分会展企业培训资源有限,会展营销课程的企业实习提供的多是人数需求量大的短期会务服务型工作岗位,涉及营销方面的内容很少,难以让学生通过培训和实习建构新知识、掌握更多会展营销实践技能。同时,由于会展企业提供的工学交替实习岗位多数属于解决短期劳动力的应付式行为,未深刻意识到对学生的培训可以获得长期的人力资源储备,也未把培训上升到一种社会责任来承担,因此在实践中并不积极培训学生的各种职业技能,如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等,即使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也主要是针对现场服务工作的讲解。一些企业教师有时甚至还是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本身经验也不足,甚少引导学生在工作中进行思考和总结,导致大多数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缺乏自主的思考与求索,难以从企业实践中主动建构会展营销实践知识和各方面的职业技能。那些希望在校期间的企业实践经历可以让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更有竞争力、更快适应的学生,一旦发现无法从实践教学中检验原有知识和获得新的技巧,甚至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时,对企业实践的动力逐渐减弱,对将来毕业后的工作也感到忧虑,担心无法胜任。

综上所述,虽然安排学生到展会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工学交替的实习未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获得更多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新的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会展营销课程企业实习进行改进,进一步完善企业实习的功能,发挥展会实习的优势,把企业实践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加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思考与探索营销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提升会展营销技巧。

二、会展营销课程企业实习的改进

(一)理论依据、方法与目标

根据德国主流职业教学思想中的建构主义学习论,学生只有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通过对认知对象的自主决策,建构并把它组合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才能理解和使用新的知识,并对新知识进行检验和批判;只有在仿真或真实环境中与他人交流,才能看到不同的观点,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从另外的角度对获得的认知结构进行重构和新的建构。

结合上述教学理论的思想,本次改进在总结过去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改变单纯企业实践的形式,改为由教师依托展会实习的真实环境,设计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展会作为真实案例,除了要接受企业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完成展会实习外,还要通过现场观察、展后资料收集、小组调研来讨论和分析真实案例中的思考题,并最终展示分析成果、相互评价,在教师的评讲后进一步完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希望在教师的指引下,更好地发挥企业实践这个平台,让学生依托企业实践及展会真实案例,在真实环境中与他人交流和合作,边做边学,增加思考,进行自主探究和决策,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行动导向的过程,把新知识组合在已有知识中,形成新的经验,掌握更多会展营销岗位所需的技巧,培养创造式的智力技能。

(二)实施过程和效果

本次会展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了商务英语专业涉外会展管理与策划方向的学生参加2011年11月9日-11日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一届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的现场服务工作,主要包括门禁、填表咨询等。

为了让学生提高积极性,教师先向学生说明了这次学习任务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预期学习效果,让学生了解到这次任务可以帮助他们思考更多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巧。在说明了展会的背景和学习目标后,教师提出了三个问题。问题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调研,分析本次会展给参展商和客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这些产品和服务在招商招展中的效果。问题二:要求学生对展会的市场定位、分销和促销作出分析,评价主办方在这几方面的做法、效果以及提出需要改善的地方。该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造能力,不但要求他们了解“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懂得“如何做得更好”。问题三:要求学生分析与评价会展服务营销,包括人员、服务流程及服务环境等。由于学生直接参与现场服务,该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工作中思考,反思会展服务过程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掌握这方面的隐性知识。

随后,学生认真地完成岗位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对这次展会的营销工作进行观察。展后,通过小组调研、讨论和分析等工作过程,学生认真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且每组派出一名代表用PPT和白板展示方式详尽地解答了问题。在回答中,各小组从产品和服务、市场定位、分销和促销等招商招展方面充分地分析了这次展会的营销策略。对于展会招商和现场服务等欠缺的地方,各小组都提出了改善的建议,个别小组还能提出较为详尽的观点。在各小组展示完后,教师组织各组成员分别对其他组作评价,并在评价后给予讲评。对于小组分析欠缺的地方,如行业背景等作了较为全面的解说。学生经过教师讲解后,对这次展会的会展营销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完善了答案,巩固了原有的知识,获得了更多会展营销的技巧。

总的来说,由于这次依托企业实习的学习任务与课程内容密切,并且给学生更多检验所学知识和建构新知识、获取会展营销间接经验的机会,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从学生对几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次的任务非常重视,为回答问题做了充分的调研,希望通过企业实习和完成学习任务来巩固会展营销知识,提高会展营销技巧和职业能力。

(三)学生反馈

完成评讲后,为了了解本次对课程企业实习改进的效果,教师主要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会展营销技巧的掌握、改进后的教学方法的综合评价等方面对所有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当问到这次依托企业实习的学习任务对职业能力的提升效果时,所有参加实践的学生中,80%的学生认为他们同时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在问到这次学习任务对将来工作的帮助时,超过60%的学生同时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这些都反映出学生在实习之余,通过小组交流、分析和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中重要的可迁移职业能力。当回答“经过小组合作和教师评讲后,你比以前更多地获得以下什么会展营销技巧”这道多选题时,超过70%的学生选项中包括“增加了会展服务人员管理技巧”、“增加了会展环境布置技巧”、“提高了会展现场流程安排技巧”以及“提高了会展市场细分及定位技巧”。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通过讨论和思考问题、完善答案,建构了新的会展服务营销知识,形成了新的经验。在问及“这次在实习基础上增加学习任务的教学,与过去单纯的企业实践相比,有什么优势?”时,近70%的学生都认为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会展营销知识和技巧的进一步掌握,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交流能力。这反映出学生对这次课程企业实习改进方式的肯定与支持。在最后一题,要求学生对本次的实习改进提出建议时,80%以上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希望以后继续采用这种依托企业实践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来进一步检验所学知识、积累新经验。同时,也希望企业实践教学能更贴近所学内容,而不仅仅是服务性的岗位实践,可以让他们在实习和思考中掌握更多会展营销的过程知识。这与上述讨论中的学生对当前企业实习所表达的不满是一致的,也反映出他们希望通过专业对口的岗位实习,获得更多的会展营销技巧,在将来就业中做到“零距离”上岗。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依托企业实践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比单纯的企业实践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决策,在工作中检验原有知识,并依据原有经验建构新的会展营销知识,获得更多将来工作中可迁移的职业技能。因此,在当前会展营销课程企业实习受到一些因素制约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更多思考与分析获得更多会展营销的间接经验,是对企业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改善方式。这种教学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与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展望未来,高校和企业还需增进相互了解,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冲破各种制约,积极探索多种校企双赢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使企业能从培训学生中获得更多长远利益,从而提高企业参与高职教学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企业实习内容更加贴近教学内容,从实践中建构更多会展营销隐性知识,获得更多直接经验。

[1]陈锡宝,朱剑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误区及化解途径[J].探索与争鸣,2010(4).

[2]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从教学走向课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马强,付艳茹.国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典型分析与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0(6).

[5]苏英.珠三角高职会展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

[6]文萍.高等教育心理学实用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吴亚军.中外政府在高职校企合作教育中的作用和角色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7).

[8]杨文明,等.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易兰华,林国安.论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的缺失[J].教育与职业,2011(5).

【注】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2012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涉外经管类课程校企合作的中国模式探讨”(批准号:11GJB125113)阶段成果。

(编辑 刘丽娜)

陈谊,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企业管理讲师,毕业于英国拉夫堡大学,获得跨国管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国际商务和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会展技巧高职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