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生
(云南省泸西县第一中学,云南泸西652499)
经笔者观察发现,在日常教学中,有很多教学行为或习惯都在沿用老办法,而且根深蒂固,不易摒弃。如语文老师备课时要查一下“赢”字的解释,下意识想到的就是查《字典》或《词典》,向同事请教,集体商讨;学校要传达文件通知,开会是首选;一搞教研活动就意味着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讨论活动。诸如此类的教学行为受制于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不但落于俗套更不能追求效率,远远落后于教育改革的步伐。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只要我们善于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很多教学行为会变得易如反掌事半功倍。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急需着手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网络是综合性的知识库,它可以比拟任何一本工具书或词典。不仅如此,它还有快速准确、形式多样的特点,内容丰富、动静交叉、在线支持、与时俱进是网络环境的最大优势。例如百度一下“畾字的解释”仅用0.01秒就找到2550个与畾字解释相关的词条,不但用时少而且相当全面。用网络搜索小学二年级课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篇课文,文本的、语音的、动画的应有尽有,形式多样任你取舍。再如把 “苦难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翻译成英语,因为它有特定的语境,找英语教师都不一定翻译得准确。有了互联网就好办多了,通过在线翻译马上看到结果“Suffering is a stepping stone in life”。
把网络说成是字典或工具书,那么它是一本全世界人参与的、编不完的、时时修改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它与时俱进、面面俱到。例如查“2012年语文高考作文热点”在一般的工具书无法找到,而且随着高考的临近,热点内容也会变化,网络会立即反映出新的内容。教育中的新事物新动态天天变化,随时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倡导教师有了问题不要只查书本问同事,多百度一下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师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是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需要,保证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任何学校都必须重视。一般分为专业能力素养和教育思想理论两大块。在新课程背景下更是面临一次全新的洗脑,不是对教学形式和方法简章的修改,而是需要人人参与,时时学习,要求系统,力求全面。这种情况不可能天天集中学习或外出培训,时间不允许条件不具备。利用网络问题迎刃而解,通过网络不但可以随时关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还可以完成网络远程教育,当然,也可以按自己培训需要查找到各种培训资料进行学习提高,包括专业技能、教育理论、教改经验、新课程学习等并且形式多样,详略兼备,各取所需。“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同步培训研修”网就是一个很好的培训网站。
多数学校已建成自己的校园网络办公系统或接入教育系统的自动化办公系统,为我们建立了共享资料文件夹和公共电子邮件,有专业的团队进行管理和维护,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信息处理、传输和利用。我们要养成习惯随时关心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并且通过网络进行网上备课、接传文件、信息来往、网络管理等,尽快走上无纸化办公和高效率办公的现代化路子。 没有自动化办公平台的学校可以考虑建立学校公共电子邮箱和QQ群,也可做到文件往来,广播通知和教学上的交流讨论。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构建新型的以“学”为中心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有独特的发展空间。主体性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目标展示、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环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效果评价。对学的行为强调:(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要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把当前所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对教的行为强调:(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引导学生获取与学习相关的信息资源以及如何利用信息资源问题。(4)为了使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多媒体网络教学完全能满足以上的设计要求,鼓励教师把课堂移至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让求知在动脑动手协作探究中完成,如果教室不能满足网络条件,教师则在情境创设和信息资源设计上多下功夫,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学生探究的空间。
现在,网络教研由“草根教育”已发展成“专家引领”模式,而且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提供各种类别和层次的网络教研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可以个人自我反思,也可以进行集体间的同伴互助,获得专业化的引领。打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下的师师互动和专家与教师互动。根据个人需要参加校内、省内、全国的讨论,也可以按学科按专题进入各教研沙龙进行交流互动。网络教研是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改变传统座谈式的方法,大胆尝试网络教研,实现全社会人力资源和网络资源共享,尽快把网络教研变成一种教学行为习惯。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有了上网的条件,在信息技术课的教育下学生有了上网的素养,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在这种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改变旧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利用学生周末或课余上网时间,开拓学生视野,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教师可以从几方面逐步开展工作:(1)用任务驱动方式,布置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上网时有事情可做。(2)学习的内容可以是知识链接阅读材料,探究性问题,课本知识补充,专题学习等等。(3)学习形式可以是协作学习、合作学习、交互学习等。(4)教师在线开展学习和技术指导。
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师生之间进行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果的首要条件。但交流必须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愉快的,由于网络沟通的特点,利用QQ、论坛、贴吧等形式进行交流,师生不是面对面,学生就没有约束感和压抑感,往往会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这样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家庭生活,而且比较真实、系统地知道班级各方面的工作情况,教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成长等。你的一句 “今天的课听懂了吗”、“今天心情怎么样”对学生可能产生一生的影响。
除了沟通,网络也是一面镜子,随时反射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我们教师不妨通过学校贴吧、学校论坛等学生经常发表言论、评论的地方看看学生对我们的评价或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课堂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有效。
总之,教学网络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重要策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我们要充分挖掘网络对教学的帮助。在网络环境下,笔者给大家几句勉励:观念一变,收获世界;行为再配,事半功倍;常用百度,资料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