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不见的手”到政府宏观调控

2012-08-15 00:49勒系琳衷唯平涂国华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凯恩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

勒系琳 衷唯平 涂国华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8)

一、古典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干预

16、17世纪,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商主义学说在西欧主要国家广为盛行,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货币不断增加,以保证国家任何时候在对外贸易方面都要收入大于支出,并要求国家加强对外贸易的管制。晚期重商主义则主张应先将货币输出国外,扩大购买,鼓励输出,实现出超,将国家实行关税保护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原则,以保护本国工业,扶植国内制造出口商品的工业和手工业。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 《国富论》摧毁了重商主义的干预理论和政策,代之以自由放任理论和政府不干预经济事务的政策,并将“自由放任”看作他所主张的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亚当·斯密认为,人类天性的交换倾向必将引起分工,而交换分工又必然引起国民财富的增长。他认为,排除政府的干预,听凭企业自由经营,不仅不会产生经济上的无政府状态,反而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自然秩序”规律发挥作用。在《国富论》中,他形象地把“自然秩序”规律比喻为“看不见的手”。[1](P27)他认为,不断增加国民财富的最好办法就是给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无须政府进行干预。他没有完全否定政府对经济的作用,他提出的政府三项职能说明政府是有为经济运转提供环境保证的作用:第一项职能是保证国家安全,第二项职能是维护社会安定,这两项都是一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第三项职能是政府必要而又有限的经济职能,即政府必须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产品[1](P252)。斯密认为建立在居民和企业理性行为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均衡的,政府没有必要深入经济生活内部直接干预,政府只是充当经济运行、经济增长的“守夜人”,管理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在他之后,古典经济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政府经济学完成者,他认为,自由竞争既保证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合,也为生产无止境的发展开创了可能性。因此,他也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认为这是违反“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的。他相信市场机制是具有自动均衡、自动调节功能的,所以人们在制定国外经济政策时,必须适应它的生产与交换的规律,才能促进它的顺利发展。他说:“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2]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既不要鼓励生产的一个资源,也不要抑制生产的另一个资源”。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继承了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思想,结合法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保护关税等重商主义政策,提出了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在萨伊看来,一种商品总量是用另一种商品来购买的,因此,“一种商品一经给出,从那时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3]萨伊定律旨在论证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程序性和自我均衡的调节性,所以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不必要的,国家应多鼓励自由地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这样萨伊定律成了经济自由主义者反对国家干预,否认经济危机的有力武器和理论支柱。

19世纪后期,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古典经济学派的供给分析和边际效用学派的需求分析加以综合,创立了新古典学派,形成了一个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边际成本分析相结合的新经济学体系。马歇尔认为,供求、价格、生产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供求引起价格变动,价格变动引起生产变动,生产变动引起价格变动。[4]由于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一种趋势,使价格停止波动,供求趋于平衡,生产达到稳定状态,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短缺和过剩的失衡现象是暂时的,市场总会恢复平衡的状态,实现均衡价格。

综上可以看出,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派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评价,即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由竞争、自动调节、不需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体系,但同时它对市场的分析从生产转向消费,从供给转向需求。

二、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由于垄断打破了原来自由竞争的局面,原来维护市场均衡的价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社会生活中的不协调性日益突出,以至经常爆发经济危机。1929~1933年爆发的一场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生产大幅度下降,贸易空前萎缩和失业人口猛增。

这场危机不仅席卷工农业和商业,而且扩及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整个流通领域。很明显,“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无法解释这场灾难性的资本主义危机,无法解释为何大量的资源闲置不用,也提不出有效的对策来让这些资源重新投入生产。弗兰克林·罗斯福抛弃传统的国家不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提出了国家调节经济的新政纲领,结果当选美国总统,宣布执行新政。“新政”的主旨在于政府对财政、货币、金融、产业部门等进行干预和调节,来克服危机,缓和矛盾。然而,“新政”毕竟没有一套成体系的理论作思想基础,应对措施也没有系统化地提到政策的高度。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对凯恩斯就业一般理论的创建起了先导、促进、借鉴和印证作用。[5](P342)可以认为,新政的推行和凯恩斯经济学的创立,是西方经济思潮从经济自由主义转向政府干预主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和自由放任学说陷入困境的时代背景下,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了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以政府干预为基础的一般就业理论及政策措施。这本书轰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在英美等国,有人认为是“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的理论相对于经济自由主义来说,具有多方面明显而重大的变革。摒弃自由经营论,倡导国家干预论;摒弃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完美无缺的社会的传统理论,承认资本主义还有失业和分配不均等“缺陷”,摒弃萨伊“供给会创造它自身的需求”的理论,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5](P39)在政策上,凯恩斯极力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生活,在分析方法上,凯恩斯以宏观总量分析代替微观个量分析,开创了现代宏观分析之先河。“凯恩斯革命”在理论上是为了以非充分就业均衡论否定新古典经济学所谓的市场自动达到并经常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的理论;在政策主张上是为了以国家干预主义代替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产生,标志着西方经济思潮从经济自由主义向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的重大转变。

新古典综合经济学是凯恩斯主义的补充和发展,它的理论和政策体现了对宏观与微观分析方法的综合的特点。第一,“混合经济”是新古典综合理论分析的制度前提。“混合经济”不是纯粹的私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公有经济,是指现有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又有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经济。第二,IS-LM模型是新古典综合学派政府经济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IS和LM曲线的交点表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以及在此均衡状态下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的均衡值。但是,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并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均衡,此时国民经济的均衡可能是和一种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就必须借助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政府应同时采取刺激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与增加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以便既能增加国民收入,又不能使利息率上升过大,从而实现国民收入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第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汉森、萨谬尔森等人提出了实行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张。[6]补偿性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要增加预算开支,降低税率,提高社会总需求,造成赤字预算;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要压缩预算开支,提高税率,缩小社会总需求,造成盈余预算。补偿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要放宽信用,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社会总需求;在繁荣时期则要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社会总需求。

三、适度的国家宏观调控论

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相结合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综观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虽然千差万别,各有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市场经济越来越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所有国家的市场都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所有国家的市场竞争者是政府管理下的市场竞争,所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都是政府调节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不同的只有政府调控的范围、重点、形式、手段、方法等有区别而已。

现代西方国家既反对“纯粹的”自由经营论,又反对“纯粹的”国家干预论,而主张国家应对经济运行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适度国家宏观调控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市场机制仍然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机制核心的价格机制总是在起着配给有限的资源的作用。商品价格的上升,可以抑制社会对该商品的过多消费和扩大该商品的生产;商品价格的下降,可以刺激社会对该商品的消费,减少该商品的生产和消除过多的存货。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价格的上升和下降本身又是由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正是这种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价格波动,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调整其生产和消费行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经济和商品的私营生产提供了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体系——价格体系。该体系可以刺激、引导厂商生产产品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的不同需要。二是市场的不完全性和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造成市场失灵,因而要求政府的干预。垄断价格和垄断引起效率损失、市场不能提供或只提供极少的公共产品、市场不能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不完善的市场限制、信息不足的限制、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失衡、收入分配不公、个人选择不是理性考虑的结果等等市场失灵表现,都可以被看作政府干预市场活动的理由。三是现代市场经济虽然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政府能够起到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但是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政府信息不充分带来无效干预、政府官员很容易产生的“官僚化”倾向、政府的特权地位带来了寻租活动等都会导致 “政府失灵”现象。[7]因此,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应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政府干预以不损害市场机制作用为原则,以创造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条件和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为目的。凡是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政府就不要干预;只有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调节的,政府才应干预,而且这种干预也应尽量地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

从适度国家宏观调控论中可以看到,西方市场经济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市场机制作为基本的运行机制的运行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的不完全性和市场机制的非完美性必然要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但是,市场机制仍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国家干预也不是万能的,宏观调控只能以不破坏市场机制的运行为前提;以创造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有利条件和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为出发点;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为目的,把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限制在不损害市场机制功能的范围之内,实行有限的调控、适度的干预。这无疑对于协调现代西方市场经济社会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发挥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关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理论和政策措施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宏观调控理论和调控体系都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他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大卫·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 第一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75.

[3]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44.

[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6.

[5]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4.

[7]谢自强.政府敢于理论与政府经济职能[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351.

猜你喜欢
凯恩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颗蛋的钱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