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软实力将南昌打造成文化强市

2012-08-15 00:49李睿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南昌文化产业广场

李睿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建设文化强市,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化是软实力,文化是大产业,文化是竞争力,是南昌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精神脊梁。改革开放以来南昌经济社会所以能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作为江西省省会城市,南昌要建设文化强市,未来要增强竞争力,仍然必须在制度建设、文化内涵、公共服务、甚至每个人的行为方式、精神面貌等方面加大提升的力度。

一、南昌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意义

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成要素。加强文化建设,对实现南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南昌崛起负有文化使命

一是从 “四位一体”(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任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四位一体”)角度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它们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地区的崛起都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崛起,南昌崛起是经济崛起与文化崛起的统一。

二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文化是民族的根本,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则不打自垮。中国长期以来有经济战略,有军事战略,但是很遗憾没有文化战略。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充当世界警察,导致各种战争不断,世界国家不断碎化,由二战以后的五十多个国家变为二百多个国家。在17-19世纪,世界文化中心在欧洲,20世纪在美洲,21世纪要转向亚洲。我们认为,在大国战略层出不穷的新世纪,中国文化必须体现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南昌在崛起的过程中,应通过自身的文化建设,为国家文化战略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2.进位赶超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文化强市建设对南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既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又能提升南昌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软实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已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南昌市旅游业来看,南昌旅游总收入每年以几十亿元的速度递增:2009年是70亿元,2010年达到100亿元,2011年增加到120亿元,旅游业为南昌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1]

文化既是人类不断前行的灯塔,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竭的原动力,胡锦涛指出:“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就是说文化能推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能提升发展软实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强市建设对于提升南昌发展软实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对于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业理念、打造南昌的旅游品牌、塑造南昌人的新形象是极为有利的。

3.文化发展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念的打造

一个地区凝聚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人们对该地区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程度。南昌要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关键在于塑造当代南昌的主流价值观念,而要塑造当代南昌的主流价值观念,文化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南昌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并注入现代先进的文化要素,整合凝练出能够继往开来的特色文化,以之教育、激励、服务后人,将极大地促进南昌文化事业的兴盛,进而影响南昌居民的价值观念。

二、南昌文化强市建设需着重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当看到,有文化引领的力量才是有凝聚的力量,有文化内涵的民生才是有品质的民生,有文化支撑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才是有魅力的城市。南昌在建设文化强市时需着重解决以下的问题。

1.要培育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主要指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文化自信是指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文化发展需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培育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主、客观两方面下工夫。从主观上说,要有足够的文化底气,不自卑和自弃于本土文化。从客观上说,要改进和丰富培育民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手段和载体,才能有所成效。举例来说,自2004年开始在国外广泛传播汉语和国学的孔子学院,既是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又是文化自信的一种展示,也无形中孕育了国内民众重新审视汉语和国学的生命力,提升了自信心,有利于帮助人们克服文化上的迷惘和迷失心理。

文化自信带来传统文化蓬勃发展。连西方媒体都注意到了中国这股传统文化热。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现在的中国人虽然仍热衷于学英语、看好莱坞电影、吃麦当劳,但近几年,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也开始关注自己的传统文化。

2.要不断赋予文化资源以新的内涵

结合时代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资源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开发点和经济增长点。要做到与时代同步,需要及时加进现代都市人渴望返璞归真、向往田园风光、乐品农居生活、崇尚生态环保等内容。同样,傩文化以前只是靠民间艺术的单纯传演来代代保留,现在增加了劝善功能,资源的后续价值也就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因此,赋予文化资源以新的内涵就不仅是与时俱进的方向要求,还是延长资源使用周期的技术手段。

3.要巧借民间力量引入市场运作机制

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只有政府一方的积极性还远远不够,必须充分调动民间力量。民间力量能否进入文化发展领域,说到底还是体制机制问题。实践证明,体制、机制活,民力、民智就会有如泉涌。以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为例,南昌应在以下方面调动民间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以此培育起活跃、健康的文化市场。一是组建并做强具有市场化运营性质的专业演出公司。二是引导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向更高目标拓展业务。近年来,南昌的文化中介机构在激发文化市场活力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涉足的基本都是仅影响一地一域的舞台演出,对于拍电影、电视剧等影响力较大的中介业务则少有介入,同时大手笔的文化经纪人也不多,制约了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4.要坚决拒绝文化形象工程

目前在我国有很多假借文化的名义,建设了很多造假文化,比如:光祭拜黄帝文化形式的就有好几出,还有地方政府建设了金瓶梅公园,许多地方塑造了很多的佛像、观音像,非常的雄伟。传统文化发掘应注重文化品位,开发中华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件大事,必须本着对民族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进行,做到求真务实,只有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才是有魅力的城市。南昌在老城区改造、新城区拓展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一拆了之,而应注重开发与保护并进,建设与改造并举。对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应修旧如旧,对可能影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工程明确规定必须避让文物,对仍具有实用价值的古旧设施充分开发,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源要创新改造。

5.要构筑复合型衍生产业链

孤零零的单个文化品牌,注定要成为市场竞争的“弃儿”。衍生产业链的开发程度有多深,文化品牌的市场价值就有多大。所谓文化产业衍生产业链,指围绕某个文化品牌开发出新的系列相关产品或服务,从而使原品牌与其延伸产品或服务形成产业链。比如,一部成功的电影后面就可以有海报、广告、图书、音像、玩具、游戏、文具、邮票、服装、装饰、旅游休闲、主题公园等一系列衍生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美国的影视产业之所以居于高利润产业的前列,是因为它不仅看重票房收入,更看重放映之外的相关产品。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我国一些地方对于文化产业的理解还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文化开发上,以为搞几台演出、办几次文化展、出几个精品、获几项大奖、定几个旅游点就是在搞文化产业了。我们必须在努力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强化开发衍生产品的意识,打造一条“上游开发、中游拓展、下游延伸”的文化产业价值链。

6.要努力打造旗舰型企业集团

近年来,世界文化产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几个全球性的产业集团。如时代华纳、迪斯尼、维康、通信公司等九大传媒巨头基本上瓜分了世界全球性商业传媒市场这块“蛋糕”。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一方面,文化行业垄断和行业壁垒在不断被打破;另一方面,文化企业集团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步伐越来越快,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活动日趋频繁和活跃。在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一些地方先后组建了影视、报业、出版、发行、印刷等文化产业集团。目前,南昌文化产业仍然处在成长阶段,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适应集团化发展要求,根据产业特点、文化资源的集中程度以及产业链的关联效应,整合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着力培育几个实力雄厚、潜力巨大、辐射力强、竞争力突出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

三、南昌建设文化强市的对策性探讨

根据南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为此,可采取以下对策:

1.着力发展演出节庆文化

无论是演出文化,还是节庆文化,都是当前极具发展前景的优势文化产业,也是挖掘优秀文化资源的有效形式。南昌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绳金塔庙会、天香园旅游文化节、梅岭旅游登山节、千年古村文化旅游艺术节、澄碧湖欢歌活动等,都较好地发挥了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今后可进一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风光优势,围绕鄱阳湖生态文化节、中国·南昌国际军乐节、红歌会、八大山人文化产业论坛、中国(南昌)国际楹联文化艺术节、中国(南昌)国际华人作家滕王阁笔会、南昌·中国雕塑艺术节等主办一些有特色的演出节庆活动。

2.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建设文化强市,品牌不可或缺。集中力量,积极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品牌,使之成为知名品牌。如八一精神大型展览、大型魔幻歌舞《神奇赣鄱》、中国红歌会、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等。其中大型魔幻歌舞《神奇赣鄱》自演出以来,久盛不衰,实践证明,倾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

首先应打好红色资源牌。如“八一”牌、“英雄城”牌。南昌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利用红色文化的无形价值,可以通过开发以“八一”为主题的一系列产品,使其产生品牌效应。

其次要重视历史名人牌。即开发南昌名人资源项目。不少地方的发展实践表明,地方名人文化资源作为地方特有的稀缺资源,在项目化的开发中,能直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此,近年来各地对历史名人的争夺呈愈演愈烈之势。开发名人资源项目,可通过出版名人传记、名人精粹、名人墨宝、名人动漫、名人足迹等系列,发挥名人效应。以建立南昌名人纪念馆的形式,把无形的历史名人资源物化为有形、可视的文化经济资源,为南昌市增添新的特色旅游景点,同时还可作为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双重的政治意义和经济价值。

再次要打饮食文化牌。餐饮业是极富成长性的朝阳产业。赣菜作为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数千年饮食文化积淀。但是,由于理念认识问题,曾经小有名气的赣菜,与正在全国兴起粤菜、川菜、湘菜、徽菜相比呈萎缩状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通过研究其他菜系,打造出新赣菜菜系。要引入科技创新机制,加强餐饮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深入进行诸如菜品创新、健康食谱、食品科学、饮食文化、原材料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涵盖了影视、出版、音乐、建筑、广告、数码娱乐、软件开发、动画制作、时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产业在中国正处于快速成长期。但是,原创不足一直是我国动漫产业的“软肋”,国内动漫市场份额八成被日本占领。化腐朽为神奇,这似乎就是创意产业最大的魅力所在。

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地普遍兴起,南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有东湖、西湖、红谷滩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湾里、八大山人、巴士在线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进贤书法文化及烟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其中“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泰豪动漫产业园”等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还停留在“浅”“泛”“抄”“滥”阶段,因此,必须采取改变文化与科技两张皮现象,把握文化创意主题,切实推进文化创新等举措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4.积极推动网络文化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聊天、上论坛、写博客、发微博等网络形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

一是网络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有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展览馆、网上剧场等,形成丰富多彩的网络精神家园。据统计,全国已经建成一万多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和服务点。

二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产业迅速崛起,大大增强了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过去5年,我国网络广告市场始终保持约30%的年均增长速度,2009年市场规模达到二百多亿元人民币,2010年达到321亿元。2009年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258亿元人民币,2010年已达到349亿元。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广播、网络影视等均呈快速发展态势。

三是网络问政。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成为党和政府执政为民、改进工作的新渠道,互联网上的公众言论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党政官员与网民频频“零距离”对话,回答网民提问,开展互动交流,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网络问政的热潮。互联网成为通达政情民意新渠道。

四是网络行政。利用网络平台,提升执政能力,日益成为政府部门的创新之举。通过开设网络民意直通车,受理网民诉求,传播政府声音,有效提升了社会管理的成效。

5.利用城市的更新改造发展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一方面是广场建筑本身蕴含了文化,另一方面则是在广场上开展的文艺、讲演、科普、医疗、体育、庆典等活动体现了文化,广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广场的内涵,广场给文化提供了舞台和空间,文化给广场提升了人气和品位。

广场文化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思想教育的功能,广场文化成为寓教于乐的大众课堂。每当重大的节庆之日,或是重要的纪念日,广场不仅是一个大型聚会活动之地,更是一个良好的大规模的宣传教育课堂。如庆“国庆”、庆“七一”、庆“八一”、“环保日”、“电信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月”等,广大群众自觉自愿地走进社会教育的大课堂,在喜闻乐见中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在启迪感悟中净化灵魂。二是休闲娱乐功能,广场文化是荟萃群众文化的开放式大舞台,是市民休闲娱乐交际的开放式大客厅。吹、拉、弹、唱、歌、舞、戏、曲不分艺术门类,无论专业业余都能登上开放的大舞台。这些群众演、群众看的自娱自乐活动,让群众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自我表现的一种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三是繁荣文化功能,广场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欢迎来自各行各业的文艺创作者及爱好者,无论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演员,都得以在这个开放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进行相互交流、切磋,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在这里得到丰富,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推广,群众也在参与中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四是传播信息功能,广场文化成为联接人与人之间、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纽带,很多全市性的重大节庆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都被安排在广场进行。同时,广场文化也是各种信息发布、传递和辐射的好频道,成为商家发布信息的好地方。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商家为扩大知名度也积极参与到广场文化中来,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广场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广场文化联系着千家万户,无论是鹤发童颜的老人,或是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孩,都是广场文化的“生力军”。 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认真研究广场文化,正确引导广场文化,做好广场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

[1]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南昌日报,2011—4—29.

猜你喜欢
南昌文化产业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在广场上玩
广场
南昌护桥记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