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中学 王志红 彭祥凤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启发艺术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中学 王志红 彭祥凤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教学原理基础之上的教学普遍法则。其思想精华便是尊重并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并以尊重学生的认识主体地位为前提,以诱发动机、激励思想、实现知识经验的成功转化为内涵,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为保证的。
启发示 英语教学 艺术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在英语教学中要正确地应用启发式教学,发挥英语启发式教学的艺术性,我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这是指激起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以及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强烈愿望。众所周知,疑是思之端,是探求真理的钥匙。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群疑并兴乃骤进。有“疑”就有“思”,有“思”就有“问”,有“问”就有“悟”。为给学生寻疑多问创造条件,教师授课不宜讲得太细,应有所存疑,还应给学生创设寻疑情景。
创设争论情景,引导学生寻求问题的多种答案,这样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的框架,突破过去只习惯于求同思维的模式,使学生思维的通道完全敞开,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维的深度逐步加深。但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保护学生中显露出来的创造意识,注意学生的新鲜感受,即灵感的爆发式的领悟和理解,积极肯定学生不拘一格的创新见解。例如在学到may be句型时,可向学生出示一张画有“●”的图片,问:What do you think it may be?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答道:
A: It may be a sun.
B:It may be a mooncake.
C:It may be a ball.
D:……答案源源不绝,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们多向性的创造思维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擒”即“取”,是指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效果之“取”,“纵”即“予”,是指学习主动权和思考机会的给予。在教学中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效果,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是否正确。采用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改变沉闷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教促学,以教导学,以教助学,使教服务于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扮演讲授者的角色。在介绍新授内容时,教师应是讲解员、示范者,教师生动的表演,可以造成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思维活跃,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进行语言操练时,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指挥者,在教师巧妙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完全置于开放的、有序的状态之中。在进行各种形式的交际练习时,教师充当监督者,检查练习情况,或发现问题,给予辅导。在复习和巩固阶段,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满怀热情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要耐心分析并加以辅导,使其逐步解决。凡是学生通过思维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要引导他们独立解决。教师的答案不应仅仅是让学生知道结论而不再提问,而应该多提出问题,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向更深的知识层次开拓。
以存疑的方式延缓对学生思路与言路的评价,便于“存疑以励志”,鼓励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例如一次在讲授课外短文时,这篇课文大意是:John住在15层楼,但他每天下班之后总是乘电梯到12层,其余的3层步行上去,问:Why doesn’t he use the lift for the Iast three floors?对于这—问题?同学们可能争论很大,答案各异。例如:
A:He wants to take exercise
B: May be he’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button for the fifteenth floor!
C: Tbe lift to the fifteenth floor is broken.
D:There is no lift to the fifteenth floor.对于这类文中没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最好引导学生讨论,因为即使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讨论,也有利于思维的深化,有利于兴趣的提高。不难想像,这种思维的火花一经点燃,那烈焰必然延伸到课堂45分钟之外,学生追求知识将达到欲罢不能的境地。
活动是知识和经验转化的实践基础,通过感性操作、理性操作,适时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而实现知识的转化。教师可利用课文挂图、简笔画或表格(例如火车时刻表、履历表、统计表等),通过演(Acting)、唱(Singing)、画(Drawing)、游戏(Playing games)等多种方式,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知识。
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引起他们的联想,引导他们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进行学习。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