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乐山工业转型发展》课题组
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关键在协调联动。目前乐山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乐山要实现工业更快更好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在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凭借成渝经济区建设和紧临天府新区的区位条件,立足乐山良好的产业优势,以区域空间互补为基础,以产业要素互补为重点,加快乐山工业转型发展。
1.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带来的机遇。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支持西部地区建设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乐山市基础设施建设及优势资源开发。
2.建设成渝经济区,打造天府新区带来的机遇。根据《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四川省将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乐山市作为长江经济带的起点城市和成绵乐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府新区的南向门户,并处于成都市一小时经济圈内,有能力、有义务、有条件与成都天府新区进行产业对接,实现互动双赢。
1.良好的资源禀赋。乐山市水能和矿产资源优势突出,分布相对集中。乐山境内主要有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条河流,属丰水地区,水力理论蕴藏量790万千瓦,经济可开发647.8万千瓦;年发电量310亿千瓦小时,约占全省的5.5%,水能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乐山的能源矿产质优、量大,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的品质优良。根据现有地质资料测算,全市煤炭资源地质储量为37207.8万吨,占全省资源总量的4.8%,目前已探明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约2.3亿吨。现已查明,乐山市境内天然气储量为50亿立方米,远景控制资源量100亿立方米。据石油天然气勘探部门预测,乐山市犍为县、沐川县及峨眉山市地域尚有找气前景,乐山市内天然气总远景资源量300~500亿立方米。目前已探明岩盐保有资源储量105亿吨,其中保有基础储量16.63亿吨。已探明的磷矿保有资源储量6.83亿吨,其中保有基础储量2.13亿吨。此外乐山水泥原料和建陶原料储量十分丰富,良好的资源禀赋为乐山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资基础。
2.地缘优势。乐山地处成都、川南、攀西三大经济区结合部,处于成渝经济区两大发展带,位于成都和川南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有成为西部交通次枢纽,南向出川、连接南贵昆经济区、走向东南亚、贯通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的优势条件。
目前乐山已初步形成以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岷江、大渡河水运为辅的交通网络。全市公路总里程8668千米,211个乡镇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境内航道里程1048千米,成昆铁路由北向南穿越。“十二五”期间,以“一港四梯级、五铁十高速”为重点,“千亿交通工程”将开辟乐山新的经济通道和岸线资源。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将有效弥补成都交通主枢纽和攀西地区水运短板,成为实际上的成都港,将为成都、攀西、康藏三大经济区物资运输提供最近的出海通道和出海港口,可分流成昆、成渝、宝成铁路货物年运输量1000万吨,为三大经济区融入长三角经济区提供更加有利的交通条件。同时,乐宜高速全线通车,成绵乐铁路客专、乐雅和乐自高速、乐山港进港大道等项目开工建设,成贵铁路客专、成昆铁路新线、乐汉高速、乐西高速等项目纳入国、省路网规划。
公路、铁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将交汇乐山,由此产生的产业集聚效应、通道经济将使门户效应逐渐显现,乐山将会成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枢纽城市,形成新的区位优势。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因水而生的乐山市就会凭借独特的交通次级枢纽地位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取得重要席位。
3.良好的产业基础。乐山是四川省6个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也是四川省“三线建设”布局的重点区域,工业发展基础较好,产业配套能力较强,产品关联度较高。“十一五”期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市GDP增速高5个多百分点。至2011年底,第二产业增加值567.3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6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4%。截止2012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2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5家。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盐磷化工五大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多行业、多门类、多品种的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
优势产业发展壮大。2011年,电子信息、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盐磷化工等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长26.3%。目前已形成了以夹江为核心区的装饰建材业,以沙湾区为核心区的钢铁业,以市中区为核心区的新兴产业,以五通桥区为核心区的盐化工业,以犍为、沐川为核心区的纸业,以井研为核心区的农机制造业,以马边为核心区的磷化工,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为核心区的文旅产业,以大渡河流域、岷江流域为核心区的以水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在建中的乐山临港新城将聚集信息和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综合物流、商业休闲等6大支柱产业,突破“工业港+贸易港”,打造“产业港+商业港”。这些优势产业将为乐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产业园区蓬勃发展。乐山目前拥有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12个。“十一五”期间,全市12个工业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3亿元,开发面积从20.1平方公里扩展到51.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园区、夹江经济开发区跻身省重点园区,市工业集中区成为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其中,高新区、五通桥盐磷化工产业园区、峨眉山市工业集中区列入省重点扶持的“1525”百亿产业园区。2012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继成都、绵阳、自贡高新区之后,四川省第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这将为乐山工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和空间。
4.相对突出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乐山拥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现有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平台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市级创新平台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四川省创新型企业29家,四川省工程技术中心6家,并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乐山企业承担了国家、省级新兴产业 (硅材料)重大科技项目21项,专利申报和实施年年名列全省前茅。乐山半导体元器件、多晶硅、高纯材料产品、钨铁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夹江有全省唯一的建筑陶瓷工程技术中心,省级陶瓷研发中心3个,各大型陶瓷产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
乐山拥有良好的人才基础。现有大专院校6所,中等专业学校15所,专业技术学校20余所,各类科技人员10多万人,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此外,据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乐山常住人口中,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达到6668人,整体人口素质大幅提高,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1.三次产业间结构不尽合理。经过“十一五”的发展,乐山的第一产业比重从2005年的18.3%下降为2011年的12.5%,第二产业从50%上升为61.8%,第三产业的比重从31.7%下降到25.7%。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难以对工业形成有效的支撑,客观上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2.工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首先是工业中重化工占比较大,发展方式粗放。2012年上半年,乐山市轻重工业之比为23.2:76.8。目前,工业仍以冶金、建材、盐磷化工等重化工业产品的初加工为主,乐山市较高的工业化率是依靠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传统工业来支撑的。其次是新兴产业比重较小。乐山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比重大致为3:1,多个区域内以钢铁、铁合金、火力发电、水泥、陶瓷等高排放、资源高消耗等传统产业为主,2012年上半年,冶金建材、盐磷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产值占乐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的54.1%,但消耗能源却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耗的70%以上。
1.企业规模小。截止到2012年6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29家,但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型企业寥寥可数。2011年,乐山主营业务收入上百亿元的企业仅有西南不锈钢一家;2家企业上50亿元,分别为德胜钢铁和其亚铝业;11家企业上2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总体规模小,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大。
2.产业链条短。乐山的工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80%以上属于初级产品,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导致工业整体水平不高。以冶金建材、盐磷化工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占到了乐山规模工业的63%,但是仅有国家驰名商标7件。产业低端化决定了对财政税收的贡献也有限。2011年前三季度,全市五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936.6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5.1亿元,利润35.08亿元,利税59.6亿元,实际上缴财政的税收仅为24.52亿元。除盐磷化工、水力发电这些资源消耗很少计入成本的行业外,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其它几大行业。
3.企业效益不够好。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减速的影响,2012年1—5月乐山的工业增速逐月回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9.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8位。工业产值占全市半壁江山的43户重点优势企业产值增长15.1%,比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低5.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32家停产,全市亏损企业达130余家,同比上升32%,亏损面为22%,多晶硅、水泥、铁合金、钢铁等行业处于全行业举步维艰状态。全市产销率为95.8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7个百分点,企业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
工业投资尤其是技改和研发投入是促进工业产业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的主要手段。投入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乐山市的投资方向主要不是工业,而是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领域。这些领域一次性投资大,投资效益当期体现明显,但是缺乏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支撑。
乐山工业企业大多科技含量低,竞争实力不强。目前精深加工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大多是立足于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绝大多数企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传统制造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的比重依然较高,而信息化产品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等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全市目前还没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
园区是工业化、城镇化的纽带和载体。目前,乐山工业园区建设尚无完善的规划布局,对促进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够明显。同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普遍缺少必要的产业联系,产业、企业布局散乱不集中。全市12个园区中,产业集中度不足50%的有7个,最低的仅19%,6个园区投资强度低于全省每亩97万元的平均水平,平均每亩产出效益仅26万元、最低仅0.18万元。同时,乐山市工业园区缺乏生活、服务、商业等配套设施,园区与城市“两分离”、生产区与生活区“两张皮”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目前,乐山在推进“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乐山必须立足现实基础,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作为全局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工业高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以城镇特色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努力把乐山建设成为新型的产业化大城市。要坚持经济社会效益并重,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传统产业产品高端化和新兴产业高端化道路。
针对乐山工业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情况,必须借助结构调整,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发展,增加新兴产业的比重,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在新能源、盐磷化工、造纸、钢铁、建材、农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过度依赖,加大对副产物和废旧物的回收利用,推动工业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的转变。
根据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分布特征,以产业链和交通通道为依托,优化现有工业布局,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分工明确的“两江一区”工业发展布局。以大渡河为依托,构建冶金建材及水电产业走廊,范围包括金口河区、峨边县、沙湾区、峨眉山市及市中区的部分区域;以岷江水运航道为纽带,构建新能源、新材料、机电制造及盐磷化工产业走廊,范围包括五通桥区、犍为县、夹江县、沐川县、马边县、井研县以及市中区的部分区域;以乐山高新区和临港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把“两江”建设成为乐山工业经济发展的走廊,把“一区”建设成为乐山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一区”要充分发挥港口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快临港工业园区的建设,实现临港工业园区和高新区在产业和空间上的整合。实施“科技兴港”、“港城联动”的战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联动发展,不断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太阳能及光伏新兴产业,打造国家级研发中心,提升产业层次,把临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两化联动”的示范区域和新兴工业经济增长极。
1.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对传统产业中的落后产能行业和企业要“堵”、“疏”并举,既要对过剩行业的发展有所限制,又要积极帮助其完成技术升级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基于长期形成的工业基础,乐山的产业优势近期还集中在重化工业方面,因此要继续重视发展传统产业,并注重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建材、盐磷化工等传统产业,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对乐山市纺织行业,要以市中区土主纺织园区、井研纺织工业园区为载体,推动棉纺、印染、化纤、针织等行业的技术改造,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中小企业,全面提升产业的聚集度,促进产业链延伸。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医药产业要加大研发力度,发展生物制药,振兴中医药产业,加快形成现代中药产业链。要树立传统不等于落后的理念,加大改造提升力度,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活力,更好地服务于乐山经济。
2.加大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一是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在不同园区采用倾斜性优惠政策,引导优势产业、企业进入特色园区,逐步改变目前新兴产业较为分散的布局。二是在优势领域重点突破。结合乐山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实际,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要以物联网产业园区为新平台,依托现有重点骨干企业如菲尼克斯、乐山无线电、长飞光纤等企业,加强与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成都)的配套衔接,做大规模,关键是要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新能源产业要以太阳能和风能开发利用为方向,依托东汽峨半、新光硅业、永祥多晶硅、乐电天威等企业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发展、成链发展,打造从硅材料、太阳能电池 (组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建设好“国家硅材料开发及副产物循环利用产业化基地”,做好硅材料副产物的循环利用。现代装备制造产业要以现有机电制造企业为基础,依托东风电机、川南减震、成发纸机、斯堪纳等企业,发展风力发电机组、水工机械设备、大型贯流发电机组、造纸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同时,加强与同类企业的整合和协作,发展一批市场份额大、代表行业水平、具有系统集成和工程承包能力的大企业集团,利用大件运输优势,积极承接成—德—绵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机电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要重点发展微电子材料、新能源光伏材料、稀土材料,在优势领域、优势区域率先发展壮大。
通过横向或纵向延伸产业链,实现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或相互协作联动,最终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降低产业链中企业的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实力,最终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为此,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产业引导政策,推动和建设相应的工业园区,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其中,选择或引进具有竞争优势的强势企业、龙头企业是重中之重。有了大企业,辅之以配套的中小企业,就会形成密切合作的产业集群。
乐山应以竞争力优势明显的企业为依托,借助于先进的高新技术,通过产业链延伸,打造产业集群和产业品牌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依托产业园区,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和盐磷化工产业集群。对乐山市的医药产业、稀土深加工和纺织产业等传统产业,应着力纵向延伸产业链,加大下游产业的技术引进和研发力度,同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形成合力,使关联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中、生产上分工协作、技术上互动创新、资源上互补共享,实现产业由点到链、由链到网的发展,从而对相关产业产生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1.加快发展重点园区。通过建设产业园区来发展工业经济,推进城镇化,非常重要。产业园区是工业化的承载体和城镇化的功能区。发展园区是实现工业集中和优化工业布局的重要途径,也是降低工业发展成本和有效治理工业污染的重要途径。乐山要结合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重点园区,把重点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口。围绕建设中国硅材料及太阳能光伏产业、西部建筑材料产业、四川盐磷化工产业、四川农产品出口加工“四大基地”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集中战略。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快培育壮大重点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力争尽快取得重大突破。
突出园区的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布局园区所要发展的产业,确定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用政策引导相应的产业向园区集聚。依据产业比重标准、产业关联度环评等指标,将产值比重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确定为园区的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园区。各县 (市、区)要按照“一县一园区,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完善产业园区 (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实施规划,各园区原则上确定1—2个主导产业,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发展。
2.增强园区的产业集群化功能。园区企业要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园区产业集群化的协同发展能力,避免由于企业缺乏关联度而引起资源的浪费。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培育引进大企业的同时引导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分工协作,鼓励中小企业主动为大企业配套,向高、精、专、新方面发展。
3.完善园区的配套服务。加强园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金融、土地等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投资者通过投资、联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园区总体开发,打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包揽的格局,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完善基础性、行政性服务的同时,完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动用工、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园区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逐步建立服务管理长效机制,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乐山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了60%,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发展现代物流业,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发展仓储、特种运输等,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以乐山港交通枢纽物流为核心、市县物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体系,为乐山产业发展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效率,创新服务品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责任保险和信用保证保险。大力培育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业,提高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让生产性服务业真正深入生产制造之中,提高资源分配效率。
1.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应对产业变化新形势,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组织开展产业链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关键产品和缺失环节等攻关课题研究,积极开展产业化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产品和品牌。
2.整合研发力量。加强相同产业技术分工与合作,避免产业内存在重复研发、设备装置重复建设等问题。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发新产品,支持企业孕育、孵化新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努力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为实现向“创新型经济”转变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紧密结合乐山产业发展的实际,积极对接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让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效益。
1.能源方面。加快推进电网、气网、油网等能源网络建设,进一步增强乐山市园区发展的能源保障能力。加快水电资源开发,加速水电资源就地转化,着重支持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和推进沙坪、安谷、枕头坝等水电电源点建设。加快构建支持产业大发展的坚强电网,继续争取直购电政策、地方水电电量留存等优惠政策;加快构建天然气管网体系,新建仁寿—乐山入境主管线,新增天然气输送能力150万方/日以上,并完善境内供气支线管网。
2.土地方面。面对土地资源的紧缺,除了向国家争取更多可用地指标以外,更多的是要加强土地综合整理,尤其是城市周边和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上的荒山、荒地和农地的整合集中;进一步强化土地集约化利用,鼓励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轻工业向都市楼宇方向发展,根据厂房设备性质,把工业用地从地面向地下和空中发展,增加标准厂房的楼层,大型、重型设备及其厂房放在地下或地面,轻型设备及厂房和办公场所安置在楼上。
3.资金保障方面。要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方式。通过优惠政策、上市融资、发行企业集合债券、票据融资及利用信托、保险和产权市场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同时,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推进“一体两翼多层”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为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
4.交通运输方面。加快“一港四梯级、五铁十高速”等交通次枢纽项目的建设,构建起功能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乐山建成全省次工业中心提供坚实的交通基础。突出港口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岷江航电综合开发。推进机场建设,实现乐山航空零的突破。加快铁路、公路建设,干线交通由普通路网向高速路网跨越,实现与公路、铁路、航空的有效衔接。
5.人才保障方面。不断加大对人才工作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良性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乐山工业转型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乐山要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充分利用政府资源,有效组织社会资源,根据企业需求,以市场化机制提供支持和服务,通过服务实现社会资源流动到工业产业发展的各环节和各阶段,提高全市工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