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锋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高校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研究
李霄锋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当前,部分任职大学生村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工作需要,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校相关培养机制不够健全。高校完善大学生培养机制,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优化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实现高校培养与农村需求的对接;二是开设专题教育,强化服务农村的意识;三是更新就业指导理念,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四是拓展农村实习、实践基地,为有志于当村官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岗位锻炼;五是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必要的岗前、在岗培训;六是建立本院校的大学生村官档案,并跟踪调研其发展状况,实现高校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对接。
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以智力惠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既部分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打破了农村人才匮乏的局面;既搭建了农村用人平台,促进了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又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推进新农村的快速发展。河南省作为传统的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农业大省,在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较之于其他省份,“三农”问题更为突出,对人才需求更高。为此,河南省较早地将大学生村官计划纳入政府人才计划,并进行了制度化安排。
从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定位来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1]。河南省则将大学生村官计划定位为“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中原崛起、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1.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和压力,化解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逐渐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每年不断递增,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据统计,2008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已从2003年的212万猛增至559万,2009年高校计划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19万,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在未来数年内,每年高校毕业的学生都将突破500万,并且每年将有25%左右的应届毕业生不能就业[2]。与此同时,随着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实施,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但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农村的实际工作状况,导致农村在吸纳高级人才方面能力不足。在此情况下,国家通过加大农村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选派的形式引导一些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既在局部范围内满足了农村发展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河南省自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吸引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投身于新农村的建设。截至2009年底,河南省已有大学生村干部18800多名,覆盖了全部行政村的39%[3]。目前,河南省共有4.7万多个行政村,按照每村配备一个大学生村官的目标要求,在未来一段时期,河南省仍能为大学生提供数量较为可观的就业岗位。
2.有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但是,当前我国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完全靠市场驱动,农村又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同时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劳动力,又大量地向城市流动和转移,由此出现了人才洼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通过政府政策干预,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为农村带来了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他们一方面能够在技术、信息、教育、卫生等方面为农村发展提供最现实的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广大农村寻求到发挥自己才干和智慧的舞台。因此,通过实行大学生村官计划,搭建通向农村的人才桥梁,在为农村输入管理型人才的同时,既解决了农村实用人才匮乏的问题,又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新路。目前,在河南省各地活跃着近两万名大学生村官,他们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努力工作,已成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带领农民致富的生力军[4]。
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一个相当庞大而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存和工作状态,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对农村基层工作及社会政治有着重大的影响。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及其需求,我们对河南省部分大学生村官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90份,回收19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97.89%。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及实施过程存在一些不足:
1.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三农”衔接不紧密。调查显示,现有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农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并不吻合。受访的大学生村官中有较大比例并非来自农林、经济等专业,所学的专业离“三农”较远。由于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不对口,知识结构不完善,并不利于其在农村发挥作用。受访者中,认为所学的专业对工作“帮助很大”的比例仅有23.66%,而认为“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的比例则高达76.34%。
2.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偏重城市就业。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于在城市就业,近年来迫于就业形势的压力,以及政府有力的政策导向,高校才将部分专业学生的培养逐渐向农村靠拢,个别高校甚至设置了专门培养大学生村官的专业,但相比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量来说,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还有较大偏差。调查中,31.72%的大学生村官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考虑到农村发展与建设的实际需要,62.90%的受访者对于这个问题采取了较为审慎的态度,认为较之以前有所改观,仅有5.38%的大学生村官对此问题持肯定态度。从中可以看出,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其进程较为缓慢,远远没有达到农村需求预期。
3.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忽视农村市场。目前大多数非农高校在就业指导服务上依然维持了城市就业市场开拓的一元发展模式上,即使在当前政府就业主管部门日益重视农村就业市场,加大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指导力度的情况下,高校方面依然停留在程式化的工作协助与执行上,而没有将此作为化解大学生就业瓶颈的契机,对农村就业依然重视不够。课题组对“高校就业辅导服务是否重视农村市场”作了调查,结果显示,34.41%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农村就业市场在高校就业辅导培训中没有得到重视,61.29%的人表示有“一定程度上关注”,而表示“充分重视”的比例则仅有4.30%。
4.大学生村官农村知识少,融入农村环境慢,工作成效受到制约。在大学就读期间,大学生接受的三农知识较少,实习、实训与农村环境基本脱节,对于很多大学生村官来说,农村工作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他们缺乏对农村社会的了解,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加之农村人际关系复杂、经济基础差、资金项目支撑不足,导致其工作开展成效不明显。调查结果显示,53.52%的大学生村官“很少”或者“没有”主动深入农户,作专题调研或情感沟通;认为自身“很受农民欢迎”的大学生村官仅为23.47%,而“部分欢迎”、“反映一般”、“排斥”的比例则高达76.53%;有56.33%的大学生村官表示,自担任村官以来,村里较之以前“不明显”或“没有”积极的变化。
5.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功利性、短期性。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当村官,并非出于对农村的热爱,而仅仅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出的无奈选择和权宜之计,多数的大学生村官还是将未来发展的目标锁定在大城市。持这种跳板心态的大学生村官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翁,他们认为自己不会在农村长期发展,因此并没有扎根农村、立足农村、服务农村的长远打算,一旦服务期满后就离开农村另谋他就。存在这样的心态,如果政府监管环节再出现漏洞,就很难保证大学生村官会踏踏实实工作,更不要说他们会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农村、融入农村、发展农村。本次调查中,因为“热爱农村,希望参加新农村建设”而报考大学生村官的比例为18.54%,其余则是出于“考公、考研有加分”、“缓解就业压力”、“锻炼自己,积累基层工作经验”等原因。对于任职期满后的规划,43.66%的大学生村官表示要“考公或考研”,17.14%准备“自主创业”,12.21%会“离开农村,另谋职业”,而选择“继续从事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工作”的比例仅有15.73%。
农村对大学生村官不仅要“请得来”,更重要的还要“用得上”,所以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应该符合农村发展的需要,既要有科学知识,又要有农村实践工作经验,更要有将知识和经验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工作能力。作为人才培养平台的高校,应该在村官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优化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实现高校培养与农村需求的对接。对“高校是否有必要开设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课程或培训”问题的回答,85%的受访者认为“很有必要”,此结果充分反映了大学生村官的实际需求。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现行的专业或课程体系中并没有村官专业或村官课程,要想真正发挥高校在培养村官中的作用,高校尤其是涉农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村官专业列入招生计划,招生人数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需要。高校应把增设村官专业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对于不具备条件的非农高校,可以开设涉农方面的选修课,如与农村工作相关的法律课、基层工作管理课、实践课等,供有志于村官工作的大学生提前、系统地选修。
2.开设专题教育,强化服务农村的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要发挥主渠道作用,针对农村工作的实践,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及农村工作知识的传授,帮助大学生认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大意义,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激励大学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去建功立业、锻炼成长,消除他们的功利思想,解决他们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将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请进校园,以典型示范,坚定在校大学生对村官职业的信心。
3.更新就业指导理念,加强就业指导服务。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要克服服务模式单一、服务内容有限、服务覆盖面过窄等不足,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对人才极大需求的有利条件,投入必要的人力、资金等,研判农村就业市场的发展形势,加强农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拓展农村就业服务渠道,搭建大学生毕业后下乡就业的平台。
4.拓展农村实习、实践基地,为有志于当村官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岗位锻炼。基层农村需要热爱农村工作、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大学生。为此,高校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与地方积极协调,尝试共建农村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长期稳定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平台,让大学生提前介入农村社会,在实习、实践中提高大学生服务农村的热情和本领。一是继续依托“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有重点、有秩序地组织他们分赴基层农村,集中开展涉农的实践活动。二是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选择本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大学生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大学生驻村观摩和交流,增加其对农村工作的直观认识。
5.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必要的岗前、在岗培训。调查中,有不少大学生村官表示,由于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工作中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大学生村官入职之前,高校要围绕大学生村官的推荐选拔、岗前培训和支持服务环节,认真组织实施,深入开展工作。高校要开展适时适宜、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为他们提供农村工作的知识储备。大学生村官入职后,高校可受大学生村官主管部门委托,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在岗培训。高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师资、科研、设备等优势资源,结合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中容易碰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村务管理、政策法规、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实用技术、自主创业、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培训。
6.建立本院校的大学生村官档案,并跟踪调研其发展状况,实现高校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对接。高校要主动做好大学生村官就业后续服务工作,要对已经工作的村官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跟踪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技术、人力、物力上的支持。高校可将教师科研项目、科研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和本校大学生村官所在农村结合起来,促进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同时,高校要主动帮助大学生村官挖掘利用本村现有的资源,出谋划策,寻找适合该村发展的道路。
[1]李源潮.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培养接班人的战略举措[N].人民日报,2009-01-26.
[2]孔沛球.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8,(3).
[3][4]韩冰.河南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探讨与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9,(7).
[责任编辑 张敬燕]
D035.5
A
1671-6701(2012)03-0110-03
2012-05-08
李霄锋(1985-),男,河南濮阳人,本科,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