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显辉
(中共韶关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广东韶关51202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实践证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都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各项工作”。这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对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在实践中是一以贯之的。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主要思想与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持党的纯洁性,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措施,并最终为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第一,毛泽东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为保持党的纯洁性奠定思想基础。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通过了决议案,其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它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党建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探索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成功之路。要求党员不仅要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注重思想上入党,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第二,对广大党员进行共产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精神教育,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提供精神动力。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两篇文章中树立了白求恩和张思德两个榜样,号召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强调:“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第三,延安整风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提供了舆论氛围。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于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他指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2]同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了《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由此开始了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大革命失败后党内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系统总结。通过整风运动,提高了党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纯洁了党员的思想作风,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第四,出台一系列反腐倡廉措施,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提供制度保障。1926年至1927年初,随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共产党的威信不断提高,党员人数剧增。社会上的一些投机分子甚至反动政客也趁机混入革命队伍,以致出现了极少数人贪污腐败的现象,产生了恶劣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于1926年8月4日发出了《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1932年12月,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发布《关于检查苏维埃政府机关和地方武装中的阶级异己分子及贪污腐化动摇消极分子问题》的第2号训令。1933年12月15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出《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和通过了具有宪法意义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全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其中第4条明确提出:“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3]1947年10月24日,中央审查通过了《华北财政经济会议决议》,明确规定:“缩减一切可缩减人员,节省一切非必要的开支。由上级负责人以身作则,降低干部生活水平,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严禁铺张浪费、贪污腐化,犯者要加以严办。”[4]这些措施成为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制度依据。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实践探索。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执政条件下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于1950年5月1日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在全党全军开展一次整风运动,严格整顿全党作风,首先是整顿干部作风。这次整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克服居功自傲的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整风运动从1950年下半年开始,只是初步解决了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尚来不及解决党内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等问题。随着政治形势和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1951年2月,中央发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提出以3年的时间进行一次整党的任务,要求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新形势下,更要提高党员的条件,慎重进行城市及新区的建党工作,以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1951年3月28日到4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刘少奇代表党中央作《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总结,会议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定》和《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对整党建党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规定了关于共产党员标准的若干条件。这是党在领导全国政权的新历史条件下,为保持党的纯洁性,坚持更高的共产党员条件所作的新的探索。在整党过程中,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2年“三反”运动全面展开后,中央于2月和5月先后发出《关于“三反”运动和整党运动结合进行的指示》、《关于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工作的指示》。在“三反”运动中,广大群众揭露了一批党员干部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现象及少数腐化变质分子。这是对党员和党组织的一次群众性审查,有力地促进了整党运动的深入开展[5]。经过整顿和发展,党的组织成分和党员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
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思考与实践。第一,高度重视党风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在不少地区和部门中,一些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相当严重,部分同志对搞好党风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以为这个工作可有可无,甚至把抓党风与安定团结、“四化”建设对立起来,对不正之风放任不管乃至纵容包庇。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严肃地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把党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起了全党的高度重视。第二,强调要做一个合格党员。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党的组织、党员的观念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都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党内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等倾向有所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个党要恢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合不合乎党员的资格,合不合乎党员的条件,这个问题不只是提到新党员面前,也提到一部分老党员面前了。”[6]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党员支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支持党性,根绝派性;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等等。第三,整党。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要求全党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要通过整党,使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能经常开展。党内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都要能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要通过整党,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每个党员、每个党员干部、每个党组织,都要对照党章进行检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作出达到和支持党章规定的合格标准的努力计划,并保证其实现”[7]。第四,综合治理,从严治党。针对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邓小平强调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的腐败现象,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面临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他指出,要综合治理,从严治党;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一时期,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得以恢复重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加强,对惩治腐败现象、纠正不正之风、保持党的纯洁发挥了积极作用。
4.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探索和思考。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告诫全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国内严重政治风波的影响,面对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领域滋生蔓延的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成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第一,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和领导者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必须全面贯穿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8]。第二,重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认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强调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作风建设新要求。第三,进行“三讲”教育。1998年,党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在全国农村集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到2000年全国共有七十多万领导干部参加了“三讲”教育,提高了全党学习理论、加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
5.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新贡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与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一,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斗争,认为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第二,创造性地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概念,明确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进一步把握了党的建设的规律,丰富了党的建设内涵,拓展了党的建设领域。第三,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领域。第四,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求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五,先后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使广大党员受到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进而纯洁党性和党的队伍。
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形势下党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逻辑必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建党以来的实践表明:什么时候坚持了这一原则,我们党的纯洁性就能大大增强;什么时候放弃或动摇了这一原则,我们党的纯洁性就会大打折扣。坚持了这一原则,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有了理论依据、国情依据和时代依据,也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逻辑必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这一原则,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与严格队伍管理相结合、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相结合、坚决惩治腐败与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坚持把保持党的纯洁性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之中,确保党的纯洁性的多层次全覆盖。综观历史,中国共产党主要是通过自身建设尤其是思想、作风、组织、制度等方面建设来加强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成功地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作为拥有八千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当前党的队伍总体上是纯洁、团结、有战斗力的。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将面对“四大考验”(即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面临“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在党员干部中存在着信念不坚、作风不正、原则不强、为政不廉等现象,存在着党的组织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不够、对发展党员、选拔干部把关不严等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纯洁性。因此,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多层次全覆盖,全面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之中。
3.坚持把保持思想纯洁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思想纯洁,就是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来,强调从思想上建党、立党、兴党,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它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新形势新阶段,保持思想纯洁,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大民主监督,强调自律和他律的作用,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教育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恪守为政底线。在民主监督方面,必须加大对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制约监督力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发挥舆论监督和纪律监督的作用,筑牢反腐防线。
4.坚持把保持党的作风纯洁作为关键,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是一个政党的形象,它反映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体现一个人的政治素质、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作风纯洁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传家宝。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党的作风纯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艰苦奋斗作风,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培养高尚情趣,完善监督机制。
5.坚持把保持党员队伍纯洁作为基础,永葆党的生机活力。一个政党,只有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八千多万名党员,党员数量不断增长,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追求先进和纯洁,才能吸引亿万群众的追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新形势下,管党治党的任务更加艰巨,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的问题更加突出。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必须严格把好“入口关”、“教育关”、“监督关”、“用人关”、“出口关”,把纯洁党员队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使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0.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2.
[3]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年)[Z].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317.
[4]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5-1947年)[Z].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740.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年)(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71.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9.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
[8]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