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

2012-08-15 00:49谨唐棣宣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建设

邹 谨唐棣宣

(1.吉林医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2.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

邹 谨1唐棣宣2

(1.吉林医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2.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十七大以来,党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转变发展方式、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外交工作、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这些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开拓了科学发展观发展的新境界。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科学发展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十一个方面。

一、科学发展观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明确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1](P808-809)这四个基本问题对应着四个基本规律探索,即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中心问题,是“纲”,是对其他三个问题的集中概括和升华。其他三个问题是具体性问题,是“目”,是中心问题的具体化和展开。在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我们对其他三个问题的认识更加科学,从而更好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第二,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命题。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2](P10)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着力回答时代课题,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理论。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主要包括四个要素:一是对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判断;二是找准需要着重解决的时代课题;三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前提下,舍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被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或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个别论断;四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提出,为不断开拓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二、科学发展观关于转变发展方式思想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并进行了初步阐述,主要体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对转变发展方式问题的进一步论述上。第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新定位,将之作为科学发展的主线。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3]这就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条具体措施上升为关系到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思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三、科学发展观关于改革开放思想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对“十个结合”进行了全面阐述、集中概括和哲学阐释。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对“十个结合”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P809)胡锦涛还从哲学的高度对“十个结合”进行了阐发,指出:“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1](P808)

第二,对经济特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10年9月6日,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济特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要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探索新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要继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

四、科学发展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主张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在全会上指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抓住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1](P692)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科学发展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主张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深刻论述。胡锦涛对民族精神进行了新概括,提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4]的劳模精神,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2008年12月,胡锦涛提出,要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2](P13),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评判标准。胡锦涛还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在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5]。

第二,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六、科学发展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主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促进教育公平进行了深入论述。2010年7月,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性任务。”[6]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着力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第二,提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七、科学发展观关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思想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 《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对台工作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思想。第一,总结了30年来对台工作的重要经验。第二,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一是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二是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四是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五是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六是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7]。

八、科学发展观关于外交思想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主张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外交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就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提出重要观点。2008年7月8日,胡锦涛在金砖五国领导人集体会晤时的讲话中提出:要团结协作,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协调,推动南南合作;着眼长远,推进南北对话;共同努力,承担应尽责任。2008年7月9日,他在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体系,建设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建设公平有效的全球发展体系。

第二,对建设和谐世界进行了深入论述。2009年9月23日,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就进一步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二是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三是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四是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

九、科学发展观关于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主张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2009年9月20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要“继承和发扬人民政协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继续扎实有效地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发挥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8]。人民政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继续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继续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力量,继续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

十、科学发展观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发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2](P10)。所谓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指在深刻认识和遵循党的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个有着极大容量的概念,它包括党建理论、党建制度和党建方法的科学化,也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还包括党建思维的科学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历史经验并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主题,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论述,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十一、科学发展观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他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9]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就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三位一体”,拓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以及制度的“四位一体”。

[1]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01).

[4] 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4-28(02).

[5]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01).

[6]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9-09(02).

[7] 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人民日报,2009-01-01(01).

[8]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09-21(02).

[9]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02).

New development of Outlook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ince 17thParty Congress

ZOU Jin1TANG Di-xuan2
(1.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Jilin medical college,Jilin,132013;2.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Beibei,Chongqing,400715)

Since 17th Party Congress,the Party has come out with new ideas on how to deal with Marxism,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development,reform and opening up,building a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and an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as well as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realizing the complete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diplomacy,the United Front,the party building and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hich have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Outlook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opened up a new frontier for it.

since 17th Party Congress;Outlook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new development

D641

A

1672-4445(2012)04-0031-04

2012-03-05

本文为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DJ001)的阶段性成果。

邹谨 (1980-),四川宣汉人,硕士,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建研究;唐棣宣(1978-),四川泸州人,博士,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建研究。

[责任编辑:钟晟]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科学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