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涵与现实启示

2012-08-15 00:49朱天义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生产力资本主义

朱天义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涵与现实启示

朱天义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在国际上,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导致周边地区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反观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也到了关键时期,部分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产生质疑,人们禁锢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述,不敢跨“雷池”一步。邓小平“南方谈话”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现了思想领域的大解放;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的确定,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转折。

邓小平;“南方谈话”;“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本质;资源配置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面临国际国内巨大困局的条件下的,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开启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折点。“南方谈话”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解释途径。

一 、检验改革效能的新标准:“三个有利于”

当时,姓“资”姓“社”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也成为挡在国家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到底以什么为标准来判断我们的改革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呢?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和判断中国改革的有效性和效能呢?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一般原则对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适用,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因此,中国的改革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判断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就不能从抽象的原则或经典作家的语录出发,必须从改革的目标上来认识、思考和判断,真正落实到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中去。邓小平果断地从生产力目标和生产目的两个方面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P372)

那么为什么改革前期我们没有突破束缚呢?笔者认为是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有着一定关系的。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沿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即用社会主义的特征做标准来衡量和判断我们的改革,特别强调现实的社会主义与现实的资本主义的不同。认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体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现实中不同的改革,才是坚持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一些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并定型的东西必须坚持,既不能碰也不能改。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可以存在一定数量的其它经济成分,但不能存在其它所有制经济,而这些经济成分只是一小部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和有益的补充。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就是要有数量上的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必须占到51%以上。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又一个原则。尽管党的十三大已明确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并例举了凭债取息、按股分红和风险补偿等分配方式,但这些分配方式只是按劳分配的补充。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尽管存在市场,但绝不是市场经济。改革不论怎样深化,但计划经济不能放弃,市场经济这个“雷池”绝不能逾越。以这种思想观念为核心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判断标准,就成为我们深化改革的掣肘。事实证明,只有大胆地实行改革、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一般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老百姓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文化的大发展,完成中国改革的两大使命,即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发展经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个有利于”具有理论上的极大优越性。一方面,实现了从社会主义的特征到社会生产目的的转移。社会主义是本质内涵与外在特征的统一体,而且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具有变动性。如果我们以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作为衡量社会主义效能的标准,就不能完全认识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标准则把检验姓“社”和姓“资”的标准放在生产目的上。强调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

另一方面,“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实践的结果为检验改革效能的标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在判断改革的效能时总是以改革的前提为准,用既有的模式和现成的原则构建了不可突破的篱笆,构建了一个先验的改革框架,把改革禁锢在藩篱之内,不能也不允许有任何的逾越。“三个有利于”标准则把判断姓“社”和姓“资”的标准放在实践的结果上。看改革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综上所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而不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2]

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市场经济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专属品”,而与社会主义完全结合在一起;市场不再是计划的补充,而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之一;非公有制经济不再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1](P116)其它分配方式不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而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社会主义认识的新突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P137)我们认为必须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把其建立在一个历史的过程中去审视。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讲清楚我们的改革是不是社会主义。”[1](P203)并在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肯定和充实社会主义原则,剔除非社会主义原则或附加给社会主义的东西,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引入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他强调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1](P225)“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1](P172)“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P138)

为什么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其原因有很多,我们必须把它还原到具体的历史环境和历史境遇中去考虑。一是受当时苏东剧变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国内改革出现困境的影响,人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既没有区别这些论述哪些是社会主义本质,哪些是社会主义特征,哪些是一般性的论述,也没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社会主义的成熟度和需要的生产力条件,盲目照抄照搬,没有做到实事求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二是思想观念僵化,刻意追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现实中的区别对立,没有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不同社会,就不应该有共同的东西。不论是社会的特征,还是发展经济的方式和解决政治、社会问题的手段,都不可能有相同的地方。只要资本主义用的或用过的,资本主义搞的或搞过的,就戴上了资本主义的帽子,社会主义就不能用,也不能搞,否则,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结果许多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东西,都被当做资本主义而抛弃。为了体现出与资本主义的不同,我们便关起门来搞建设,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发展经济、解决民生社会问题手段不一,但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二者毕竟有很大的不同。两者共同性表现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的过程,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继承,同时,他们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解决民生的共同任务,都注重发展生产力,表现为两种社会制度的可能性的合作关系。那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又如何?

笔者认为二者的不同不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同,而是他们的价值目标不同。要真正实现这些不同,就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和不劳而获的否定。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3]列宁指出:按劳分配,即“不劳动者不得食”是社会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根本原则。[4]邓小平也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P37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和价值两个层面。[5]在生产力方面的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目标反映了经济建设的共性,不论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面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P78)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益的东西为社会主义服务,“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6]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现。“改革就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首先解决所有人的温饱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由先富起来的带动或帮助后富的,逐步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P372)二者在社会主义现实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又是如何演进的呢?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主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笔者主张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前提和手段。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也不是为了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邓小平指出:“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P6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P236)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不仅要认识其外在特征更要认识其本质内涵。过度强调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而忽视社会主义的本质容易进入认识上的误区,无法真正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深刻内涵。我们要敢于突破常规,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上,冲破旧的思想的束缚,用新的知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后来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曾尖锐地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一个党,一个国家,迷信盛行,那么它就不可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7]。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同时,突破了既有观念的束缚,不再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从而走出了一条崭新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为此就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证明,“有形的手”——政府(计划)和“无形的手”——市场,二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邓小平“南方谈话”将计划与市场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手段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资源配置手段的革新: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改革之初我们始终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不论怎样改革,都不能否定计划经济而搞市场经济,否则就会导致私有制,产生两极分化,走资本主义道路。尽管在改革的实践中,邓小平对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赋予不同社会的观点提出过质疑。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1](P148)“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P149)“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1](P203)“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P364)“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8]。

从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计划与市场作为经济手段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二大首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结束了把计划与市场截然对立的“左”倾观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决定》认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但这些都没有摆脱对于“计划”与“市场”的认识局限。强调以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为基础,市场调节以国家计划的控制范围为限度。同时,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而是计划调节的重要补充。也就是说,市场并没有完全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没有突破旧有的底线。

邓小平“南方谈话”实现了认识上的重大突破,解决了挡在人们面前的现实困境。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再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始了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此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是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新探索,全面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在理论上澄清了许多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条条框框,也摆脱了“姓资姓社”的思想纷扰,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4]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5.

[5]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层面[J].探索,2001,(6).

[6] 景典文.三个有利于的架子初探[J].

[7] 顾龙生.毛泽东经济思想引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

[8] 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A849.1

A

1672-4445(2012)04-0010-04

2012-02-27

朱天义(1988-),甘肃张掖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硕士,主要从事执政党建设、政治社会学研究。

[责任编辑:钟晟]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生产力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试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