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

2012-08-15 00:49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 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00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

王 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00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连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实践空间”的一种积极尝试,其有效推进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实践巨大指导作用的基础。而实践性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代表人民利益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无产阶级代言人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推力,指导中国发展的实践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在引力。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生成维度探索其顺利推进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逻辑基础;理论品质;价值取向;路径选择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具有无法遏止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源自其自身高度科学性与坚定革命性的理论品质和理论威力,也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路径,为实现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然而,理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不能对现实世界产生直接影响,必须被人掌握后才可能发挥巨大的潜力。所以,只有当人民群众真正掌握、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运用其指导自己的行为时,马克思主义才可能转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想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为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动力支持,尤其是在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逐渐增强的现代中国社会,是难以想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也必然受到影响。”[1]这里所说的“动力支持”,其实就是指那些促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路的形成并最终可以不断推动其得以实现的各种因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打通连接马克思主义 “话语体系”和“实践空间”通道的一种积极尝试,其有效推进的前提之一就是要理清大众化的元问题,即,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的学理追问;换言之,是哪些方面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理清这一问题,也为在新时期大众化理论的实现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一、实践性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看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唯物史观的必然结果。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各种原理由抽象化转变为具体化,由理论化转变为生活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之一。从动态意义上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投影的是社会实践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与掌握的过程;从静态意义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实践主体潜移默化的影响程度以及实践主体因此而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模式。一言蔽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而能够在理论与现实世界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的便是实践。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出炉绝非偶然,而是马克思在大量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中积极思考的必然,前提之一就是马克思自身的变化:在大量的实践斗争中借助实践的“重力”挣脱意识形态的“引力”而重返现实,由最初受黑格尔影响的历史唯心主义者转变为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因此指出:“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P35)所以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并在实践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自身必然具备显著的实践性理论品质。这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能够在理论、人与现实之间起到沟通连接作用,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大众化的最基本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体系,而实践性原则既是一种理论具有现实性的体现,也是一种理论能够得以发挥作用的中介和桥梁。把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实践化的必然结果”。[3]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又将人民群众看成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而实践本身又是个人与自然,个人活动与社会活动的历史统一,这也成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基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但是要充分发挥改变世界的作用,就必须通过自己将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和实践客体的社会连接起来。而实践主体要想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首先必须信任马克思主义、进而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最终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自身所蕴藏的对客观世界巨大的指导能力;相反,脱离人这个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就无法对实践活动施加影响从而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陷入空洞的语言游戏而变得毫无意义。另一方面,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比较的过程。最初,马克思主义在人们心中还只是朦胧的向往,当时还存在着例如民主社会主义、罗素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基尔特社会主义、泛劳动主义等内容繁杂的诸多观点。而最后人们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正是因为在探索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真理性,并且这种真理性在实践的空间中还被不断的证实;另外,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由于在人们的实践中自身话语体系的不断丰富更新,其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指导能力也一直在增强。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唯物史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自身必然要产生“掌握”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

二、代表人民利益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的过程。而理解掌握理论的前提是对这种理论的信任与认同。众所周知,意识形态具有维护利益的重要功能,统治阶级始终借助意识形态的话语将自己的利益普遍化,人民群众只有相信了这种“共同利益”,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可以满足他们自身的利益诉求,才会选择相信与认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始终以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它的这种理论品质成为其能够被认同的基础,更是一种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驱力。

首先,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基石。无疑,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特点以及建设规律等因素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实践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并非主观臆想,凭空捏造,而是建立在对一切旧意识形态理论实践批判的基础之上。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得出这样一种启示:“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整个大厦的栋梁”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轻蔑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4]而“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指的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定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本质特征是阶级利益的存在”。[5]可见,正是利益这条红线,指引马克思逐渐找出认识世界的正确方法,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揭示了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而马克思的另一个重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无疑也与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难发现,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利益是一个基本范畴,作为中心线索贯穿其形成发展的始终。

其次,无产阶级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马克思曾被评为“千年风云人物”、“最伟大的德国人”、“最伟大的哲学家”。尽管一百多年来马克思被不断地诋毁诅咒,英国杂志《经济学家》甚至公开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资本主义才是有效的……但这些都没有能够阻碍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也从来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拥有无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支持与认可,成为推动历史前进,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巨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最终目标并不是将新科学以书本的形式遗留给后世,而是要深入到实践当中。恩格斯在谈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就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的是:争取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争取德国无产阶级拥护我们的信念”。[6]从某种程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其落脚点都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利益。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将创造物质财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起点,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科学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利益得以不断满足的历史;政治经济学建立在历史逻辑的必然性与理论逻辑的科学性基础之上,揭示了剩余价值背后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的最终命运,是无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求得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归宿,科学社会主义阐述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发展规律,号召广大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从而成为无产阶级保护自身利益的根本指南。

三、工人阶级代言人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推力

正如前文所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备大众化的素质,除了自身所具有的真理性外,本质原因还在于它需要通过“人”来发挥作用,更为关键的是它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从而获得认同的合法性,而这些又都源于其无产阶级代言人的价值取向。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起源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它源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剥削与被剥削的一对孪生子,两者之间始终充满了阶级利益的争夺与斗争。回顾历史,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相对应,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一直贯穿于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中,爆发的几次著名的工人运动清楚地表明,作为一支独立的有组织的政治力量,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这些工人运动几乎都是自发组织,在实践上还不可避免地呈现自发性的清晰表征,特别是在理论上,还远远没有实现与自身伟大历史使命相一致的水平,因此它们同巴黎公社一样,都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由于没有一种科学的革命理论作为指导,并且受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这些工人运动都无法逃避失败的命运。毛泽东曾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7]由此不难理解,科学的理论指导才是无产阶级实现历史重任的必备武器,是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和工人阶级完成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对时代呼唤的有力响应,是在无产阶级探索全人类完全解放的道路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普遍真理。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自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摇旗呐喊,是无产阶级实现自由解放的思想武器,更把承认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当作其独有的理论特色。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出色地把以下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既以完全科学的冷静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又非常坚决地承认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革命首创精神的意义。”[8]可见,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阈中始终扮演历史推动者的重要角色,充当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实践主体。“掌握”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便获得了不竭的生命动力;同时,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身的全面解放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只有满怀热情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离不开正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而能够承担这一历史重任的科学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理论比其他一切理论都更深刻更准确地指明了工人阶级受苦的原因,因此工人也就很容易领悟到这个理论”,[9]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实践指导,才能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实现全面发展的实践目的。总之,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相互“掌握”,实质就是两者的互相结合,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指导中国发展的实践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在引力

综上所言,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真理性,其本性完全适用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而马克思主义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则取决于它与国家实践需求的契合度。从这个角度来说,正是由于对中国实践的有效指导,成为其能够被大众化的牵引力。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P9)这里所言的“彻底”、“抓住事物的根本”在中国现实语境中便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能力,一定程度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必然。因为“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习俗,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运用,转化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从而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0]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就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稳妥解决中国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前文所述,理论本身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必须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指导实践,所以这就要求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而人民群众之所以愿意相信马克思主义,选择马克思主义,绝不是为了纯粹的学术研究,而是因为相信马克思主义着着实实的可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满足人们的利益诉求。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爆发与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逐渐形成,这也直接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拉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视野,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理论追求。一种理论如果无法被传播或赢得人们的信任,其具备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也只能是有限的。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当初来到中国,也只是在少数知识分子之间传播,并没有成为普遍的信仰。而随着无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开始和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自身对实践巨大的指导能力也开始显现,于是逐渐在工人阶级中广泛传播,成为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重要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为了争取更多的人民群众支持参与革命,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启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在抗日战争时期,空前的民族危机又让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清楚地明白,一定的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发挥作用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要不遗余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党中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相互结合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现实的需求。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过程,找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是中国语境下的重要课题之一。

首先,既然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是大众化何以成可能,何以是必然的基础,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便在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保持理论品质。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科学理论的灵魂;既是科学理论的使命,又紧系科学理论的命运。著名学者诺斯曾指出,凡是能够获得拥护的成功的意识形态都必须是灵活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秀品质,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首先要解决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一前提性问题。众所周知,实现创新的基础在于对原先的内容先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更有效果。因此,对于原著的研读就十分重要,然而,马克思主义又绝不是拘于书斋的陈词滥调,只有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产生巨大作用。由此我们便得到几点启示:第一,要时刻铭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即前文所言其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就目前而言,我们始终与一些别具用心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着支配与反支配的“无硝烟”战争,赢得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至关重要。所以我们需要牢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将维护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的合法利益、满足人民利益诉求当作理论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致力于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还要具有国际的宏观视野,“维护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公平正义,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在此基础上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既是中国现代化实践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11]例如,在次贷危机的阴霾中,人们纷纷将求助的目光重新转向《资本论》便是对此观点的一种确证。

其次,中国共产党人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形象代表,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是否联系密切,对其是否具备信任感,是马克思主义能否大众化的关键。而如今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腐败问题。胡锦涛曾深刻指出 “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腐败问题直接影响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所以新时期我们必须加大政治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和党风建设,重树党在群众中的优良形象。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时刻坚持群众路线,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是否做到实处的唯一标准。就像温家宝在就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基层群众代表意见的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最能反映政府工作情况的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使我们知道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知道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所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

最后,由于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本质决定了其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地位,也体现了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这一命题的科学性。因此,我们在新时期需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此引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其实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呈现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内容多元化的复杂局面,由此引致的各种社会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正确的解答,例如,如何在阶层分化背景下满足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等,否则,如果马克思主义只停留在理论存在而无法回答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势必会让群众怀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想更是无从谈起。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所包含的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包容互助、团结和谐、民主法治等理念正是妥善解决中国在发展中所遇到各种问题的核心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不遗余力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重中之重。

[1] 赵铁锁,朱孝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机制探析[J].理论学刊,2012,(3):18-2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丁青.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及其历史延续[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21.

[5] 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3,(4):59-74.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7.

[7]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8]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7.

[9]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8.

[10] 崔庆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立论基础[J].前沿,2012,(2):41-43.

[11] 王雨辰.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1,(8):25-26.

Theoretical Basis and Path Choice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WANG Yi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Jiangsu 210016)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with practic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the theoretical quality representing people’s interests as the internal motivation,the value orientation on behalf of the proletariat as the booster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directing China’s development as the external force,is a positive practice of connecting the discourse system and practical space of Marxism,the effective advance of which forms the basis where Marxist theory plays the great role in directing social practice.Thu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ake an experimental path choice to ensure its smooth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theoretical formation.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logical basis,theoretical quality,value orientation,path choice

A811

A

1672-4445(2012)10-0003-05

2012—08—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阶层变迁视角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CXLX11_0164)。

王翼(1983—),安徽蚌埠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研究。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