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丽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关于士族、世族、势族词语的辨析
高亚丽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士族现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士族本身更强调的是文化素养,世族则注重的是世代传承以及乡里势力,二者有时可以通用。而势族则不同,它强调的是对政治力的控制,无论是士族高门、还是寒门庶族都可以成为势族。
士族;世族;势族
一
“士族”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存在有着深厚的历史环境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前辈学者多有论述,而作为一个固定的名词则是在魏晋时出现的。《晋书·许迈传》称“家世士族,而迈少怡静,不慕仕进。”《辞源》则解释为:“东汉以后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形成的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特权。”对于士族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陈寅恪先生强调家学文化是士族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高门士族“必具备儒生与大族之二条件”。在这里,陈先生指出士族的两个基本条件:及累世冠冕和经学世家,其中的经学世家即士族的家学礼法是士族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最重要的标签。对此钱穆先生也曾指出:“门第即来自士族,血缘本于儒家,苟儒家精神一旦消失,则门第亦将不复存在。”他们强调文化在士族性格中的地位。由此可见,“士族”一词更多的是体现其文化面貌。
田余庆先生认为:“魏晋士族,其特点是世居显位,士者仕也。只要他们权势在手,濡染玄风,而又慎择交游,取得名士地位,就算是士族。反过来说,士族身份又可以巩固权位。”田先生在以上两位先生强调文化面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指出魏晋时期的士族与东汉世家大族的区别在于世家大族重儒学,士族尚玄风。因而魏晋以后,士族的特征之一是有一定文化传统并世代为官之家,常与门阀连用,称门阀士族。
二
“世族”一词在春秋时代已经出现,学者们对此有共识。“吾国春秋时代,各国大夫皆世袭守土,谓之世族、为当时各国实力之所寄,时代之重心也。”春秋时代的世族即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割据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辞源》对“世族”的解释:“泛指世代显贵的家族,同‘世家’(古称世代显贵的家族谓世家)。”按《左传》隐公八年:“官有世功,则有官族。”世族之名取义于此。秦以前,大夫以上都是世族,如鲁有三桓,郑有七穆,齐有国高崔庆,晋有乐郤胥原范荀,楚有屈昭景,宋有武穆庄桓等都是。由此可见,世族强调的是有功且世代承袭的家族。
对于这种解释,王仲荦先生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在《魏晋南北朝史》序言中对其文中所采用的世族一词有如下解释:“世家这个名称,可能会和春秋时代的‘世卿’、‘世禄’混淆,其实是能够区别开来的,春秋时代的‘世家’,如淳解释为‘世世有禄秩家’(《史记·平准书》集解引),我认为这样解释是比较确当的。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就是士族。《新唐书·杜善传》:‘开成初,文宗欲以真源、临真二公主降士族,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可见世家和士族本是同义语。‘士’与‘仕’本来是一个人,仕族用古义称士族,而士族二字骤看起来好像带有书香子弟的味道。东晋、南朝的琅琊王羲之、王融,陈郡谢灵运、谢眺,南阳庾信,琅琊颜之推,他们才华不世出,称之为士族倒可以;至如北朝的赵郡李元忠,渤海高昂,这些带有土豪气息,没有一点书香余韵,称之为士族,真是不相称,所以仍用世家来称呼他们。”在这里,王仲荦先生强调了南朝士族与春秋时期世族世代承袭的特性,同时也指出了魏晋以来南北士族的差别,南朝士族更多地带有书香气息,北朝士族的豪族气味更浓烈一些。由此则再一次说明士族强调的是文化,也印证了我们前面所论。
“世族”一词其概念本身强调了时代承袭,但每个时代又各自有所不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族一般都世代承袭冠冕,他们由通经入仕,为儒学世家。同时他们又是由东汉豪强发展而来,宗族势力比较强盛,特点是“世”和“大”,即世代承籍和聚族而居。他们在地方上有实力,不论是居官或不居官,社会影响都比较大。
三
关于“势族”一词早在汉代就出现了,后汉赵壹在《刺世疾邪赋》提到“法禁屈挠于势族,恩泽步逮于单门。”梁沈约在《宋书·恩倖传》载“郡县掾吏,并出豪族,负戈宿卫,皆由势族,非若晚代,分为二涂者也。”梁沈约所论由势族担任宿卫等,也是汉代之事。在这里势族指的是当朝权贵,即在政治上享有特权的人,这也是势族最基本的含义。
而为治史者所熟知的“势族”一语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于刘毅批评九品中正制的上疏中:“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在这里势族与寒门相对,表现出它的基本含义,同时,这时正处在士族鼎盛的时期,势族和士族有时是合二为一的,有时甚至可以通用,然而它们还是有所区别的,也因此有了讨论的必要性。
关于“势族”所指的具体含义,刘毅上疏中“势族”与“寒门”对称,意思是势族垄断上品,寒门屈居下品。与刘毅同时代的段灼上表论九品中正制:“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途之昆弟也。”段灼、刘毅在批评九品中正制时,他们都称一部分人垄断上品,在这里“势族”与“公侯之子孙、当途昆弟”的概念基本上是对等的。胡宝国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认为:“世族不等于势族。势族垄断上品不意味着世族垄断上品。所谓势族,乃是指现实有势力的家族,即魏晋政权中的公侯与当途者。这些人中固然也有两汉以来的著姓、大姓,如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河内司马氏、河东裴氏等等,但也有像石苞、邓艾、石鉴这样一些出自寒微者。”
由上可知,魏晋时期的势族是士族中在当朝执权柄的显宦部分,素族、庶族中的一部分是势族的骨干力量,但也不排除亦有少量寒门人士进入势族行列。
上述三个概念所具有的涵义各有不同,因而他们各有所侧重。就魏晋士族而言,南北分裂之后,发展各不相同。由于晋室南迁,南下士族延续了魏晋以来的传统,他们以名士向尚,标榜玄风,以九品中正制为其主要出仕方式。由于东晋建国之初,士族与皇权的微妙关系,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皇权的变态形式——门阀士族所主导的门阀政治。在北方则不同,由于战乱、异民族南下,一些士族屯聚乡里,结坞自保,作风严谨保守,更接近于汉末以来的世族。这些世族谨循两汉遗风,以儒学为业,以察举征辟入仕,重视乡里宗族。他们在混乱的局势中累代承袭,聚族而居,发展了宗族势力。也正是缘于此,那些传统的高门,既有强大的宗族势力,成为维持地方秩序的主要力量,又是汉魏以来的文化高门,是政权礼仪制度建设的主干力量,因而成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之后,争相结交的对象。这样的历史环境使这些家族一直绵延到隋唐,其影响力长达五六个世纪。伴随着官僚体制的逐渐成熟,他们才退出历史的舞台。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1.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126.
[3]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J].新亚学报,1963,5(2).
[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75.
[5]孙曜.春秋时代的世族[M].北京:中华书局,1931:1.
[6]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2-3.
[7]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年平装点校本.
[8]房云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平装点校本.
[9]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平装点校本.
K207
A
1008-8431(2012)02-0056-02
2012-01-15
高亚丽(1983-),女,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级研究生。
(责编: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