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健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互联网新时代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新趋势
朱 健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正渗透进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步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须臾不能离开的条件。依托互联网及其新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网络问政、网络民意表达和网络舆情监督,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趋势。
互联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趋势
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把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或者说网络社会。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到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维度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的行动、交往与沟通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给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与完善,借助互联网及其应用,实现政务信息化、参与网络化和监督电子化,是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最新路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趋势。
电子政务,即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的政府运作过程与基本工作形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从1993年正式启动“三金工程”开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得以迅速发展,而且受到广大网友的热情追捧,彰显出其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务公开以及改进公共服务中的独特魅力,并进一步显现它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刻影响。
1、加快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的步伐。纵观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历史与趋势,不难看出,在影响政府信息公开的诸因素中,尽管技术因素并不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在动因和决定性因素,但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必定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产生一种推力。“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为政府信息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实现政府改革的目标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①电子政务作为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形式,正凭借其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征,引发一场互联网上信息发布与传播的革命,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创造技术条件。目前,100%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省级政府、95%以上的地市级政府、85%以上的区县级政府建立了政府网站,政府网站这一电子政务的第一窗口,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尽显力量。从汶川特大地震到玉树强地震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有效信息公开,从新闻发布会、听证会频繁举办到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出的台,从中央财政预算公开到中央部委公开预算,从地方政府“晒账本”到地方官员的财产公示②,这一切都折射出:如果没有电子政务,没有互联网信息传播,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的程度和速度都会大打折扣。
2、降低了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的成本。针对传统信息公开方式所存在的弊端,我国政府正全力建设电子政务,打造电子政府,而节约成本就是运用电子政务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一大优势。对于政府来说,尽管从短期来看,电子政务建设初期会增加一部分成本,比如购买网络设备、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等,但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的成本在不断降低,且其性能和应用在不断地完善成熟。著名的摩尔定律描述的正是这个现象。每当一项新技术出现并成熟,投入到社会生产中之后,社会的总成本(包括管理成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等)都会大大降低,这也是技术发展的原始动力③。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日益成熟,电子政务的成本必定会呈下降趋势,并可以达到足够低,以低于它带来的收益。同样,对于公民而言,公民知情在电子政务时代变得更加容易与便利。公民只需一台联网的电脑,便可以到政府网站上自由地浏览所需信息,避免过去因信息申请而负担的费用,节约了大量的物质成本与时间成本。同时,广大公众将不再遭遇“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尴尬局面,可以较低的成本、轻松愉快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在我国公民上网费用逐渐降低的前提下,通过电子政务行使知情权利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并成为公民知情的主要渠道。
3、提高了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的效率。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促使信息公开与透明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以政府信息公开为核心内容的政务信息化。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对信息的垄断优势被打破,政府信息管理发生变化,并具有了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更现代的信息传递手段,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技术基础。具体地说,电子政务一方面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提供了有效的运行载体。凭借互联网传播快捷、辐射广泛、存取方便、容易复制、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政府可以第一时间传播信息,讲出实情,既减少了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缩短信息采集、加工、传递与获取的时间,又避免了因信息多级传播而造成的扭曲,保证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冲破传统政府部门间条块分割、等级森严的结构限制。它的超时空性与交互性特征,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既能加速信息的流动,又能促进政府与公众间的直接交流,从而有利于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的效率。
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政务公开,激发参政热情,促进民众监督,已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施政亮点。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4.85亿,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从而为网络问政这一民主政治进程中的新模式创造了条件。
1、网络问政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热情与参政意识。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深度的民主是建立在广泛政治参与基础上的。然而,我国长期形成的民主政治现状,却根本满足不了人们对政治参与的渴望。于是,作为一种新媒介,网络整合了传统媒介的许多优点,改善了信息受控制的局面,营造出良好的政治氛围,较好地培养了公民的民主素养和参政意识。一是互联网具有自由性与开放性。如前所述,只要你拥有一定的上网设备和技能,便可以不经过批准、审核,即可在网络上阅读或回复电子邮件,参与网上论坛等,并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交流、发表言论,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实中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感,使人民群众更敢于发言,更积极地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二是互联网具有便捷性和低成本性。目前,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活动是十分便捷的,无论你身在何处,只需点几下鼠标,就能马上获得你所关心的信息,并发表言论。同时,除了每月固定缴纳的网费,你也无需再花费额外的费用,这种方便、快捷、低消耗,无疑对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三是互联网具有交互性和高效性。网络自身的交互性,使信息实现了从单向到多向流动的转变,使公众实现了从受众到参与者的转变。网络中一对一、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互动关系,使得事情一经发生,便可能爆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而一旦公民的意见被采纳或自身发布的信息受关注,那么,他们就会在无数次的网络民主实践中意识到参政议政是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权利,内心强烈的参政热情也会被瞬间激发出来。
2、网络问政改善了公民的参政途径和手段。传统的政治参与活动主要是通过信访、投票等形式展开,并在很大程度上受时间、空间、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诸多参与行为被迫夭折。而在网络时代,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了诸如电子会议、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新的参政途径,使公民直接参与与表达成为可能,即使在两会期间,公民也能通过一台电脑,与各部门领导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远程代表”。朱永新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中的政协委员,2003年自费创立了教育在线网站,并在网站征集两会建议。他说:“我的很多提案都是通过网络征集的,有一些提案直接来自于网友的建议。所以,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网络是参政议政的推进器,是中国政治文明的推进器”④;2010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真诚希望广大网民继续对广东发展话题“打好铁”,对广东民生热点问题“织围脖”,对广东工作中的不足“拍大砖”,随后,广东省又开展“我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言献策”的网民代表座谈会,以带动领导干部更加重视网络问政。事实证明,互联网的兴起与应用,一方面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通过网络问政于民,另一方面,这也是公民主动问政的集中体现,在网上“围观”、“灌水”已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3、网络问政拓宽了公民的参政范围和空间。科恩曾说:“如果一个社会不仅准许普遍参与而且鼓励持续、有力、有效并了解情况的参与,而事实上实现了这种参与并把决定权留给参与者,这种社会的民主就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民主。”⑤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恰恰为广大公民提供了广泛、深入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机会,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社区小事,网民们均可对其谈想法、提建议。亳州网友“在亳一方”因《街巷为链,景点为珠,打造中原第一老街景区——亳州北关老街开发保护构想》的帖子,促成了亳州北关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魏绍军以实名发帖,通过认真研究亳州交通状况,在市民论坛上率先提出了修建亳蚌铁路的可行性⑥;沈阳某网友指出:“大东区政府工作报告文字精练,没有长篇大论,但还是有套话,建设业主委员会的工作,一句也没提到,与老百姓的迫切需要相距甚远。”⑦在两会期间,政府更是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网上议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施“网上听证会”;2007年的“两会博客”、“两会论坛”等,开启了我国“网评”国事的黄金时代;2009年,人民网的“网友议政”、“博在两会”、“网眼看会”、“强国E两会”等栏目,成为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有效平台。无论你身在何处,也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你想参与,互联网就会为你提供广阔的空间。
2009年以来,贵州、江苏、广东三省相继设立“网络发言人”,主动回应网友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同时,在2010年的两会中,安徽、湖南首次将“网络民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网络民意”成为推进政府民主决策的重要影响力量。
1、网络民意打开了公民民意表达的“绿色通道”。“民意”指的就是“人民共同的意见和愿望”。从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国驻南使馆,网友们的迅速反应,到在北京奥运会圣火海外传递受到干扰时,网友们的联手回击,再到汶川地震、南方洪涝灾害中,网友们的积极奔走,可以说,网络民意无处不在,并逐渐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根据2008年6月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7.1%的公众认为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官方了解民生,体察民意的重要途径。”⑧于是,互联网被民众和学界称为“民意直通车”或是“民意表达的绿色通道”。之所以被称为“公民民意表达的绿色通道”,本文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绿色通道即是安全、自由的通道,利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仅自由、开放、不受限制,而且快捷、高效,使现实中的民意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二是网络民意表达是草根阶层意见的体现,“对广大用户来说,互联网正成为他们实现草根民主,将个人议题演绎为公众议题,将局部关注放大为四海焦点的传播场所”⑨,使现实中的民意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三是网络民意犹如绿色食品,是未经过加工和施肥的,公民在网络上的表达,无需文字的润色,也不求辞藻的华丽,只是将现实中的民意比较原生态地反映出来。
2、网络民意打造了公民利益诉求的“无形广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不仅让人们获得一种全新的民主体验,而且也为不同利益阶层表达自身利益诉求提供场所。事实证明,经网民转帖、“顶”、“灌水”等形成舆论,并逐步扩大,进而受到政府关注,最终促成问题解决的现象已十分普遍。例如,2008年5月,江苏省常州市长王伟民在“化龙巷论坛”注册“市长与网民”的网名,在政府与市民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受到网友好评;安徽芜湖利用当地论坛“市民心声”,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利益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江西72名“县官”实名开博,解决群众困难450多件,网友的留言和评论达1万余条,累计访问量达76万人次。不难看出,互联网在接受群众诉求,防止社会矛盾激化,解决民生问题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姓媒体”,也为政府开辟了一条关爱民心,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新通道。
3、网络民意是推进政府民主决策的“最短路径”。广泛了解民情,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是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前提,只有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开通民情上下传递的有效路径,领导干部才能知晓原汁原味的民众思想,为政府决策提供可供参考与借鉴的信息。在互联网新时代,传统意义上的话语环境被改变,社会的话语空间得到释放,人们自由表达的意识得以增强。公民不仅可以自由、真实地表达某种愿望或诉求,而且有利于实现公民与官员的“零距离”的“亲密接触”。2006年8月以来,湖南发动了一场面向全球的“寻计问策”活动,全面演练征集、吸纳、反馈民意的“民主流程”。对于征集到的意见与建议,湖南有关部门进行梳理,并将其视为高层决策的重要依据。典型的一例是,有一期专报刊登了一条要求善待农民工的建议,省委书记张春贤阅读后当即作出重要批示,很快,湖南省推出了农民工可以免费享受医疗保险的新政策。可以预见,蓬勃发展的网络将大大提升我国政府的民主决策意识与水平。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权力的最终所有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民都要亲自去管理国家事务,而是选举代表人民利益的群体来行使权力,于是,如何对这些代表进行有效的监督,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当前,网络的匿名性、公开性、便捷性,恰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快速通道。在网络上,“曝光”造假行为,“暴晒”官员劣迹,“暴打”不法分子,已成为民主和正义的双重体现。
1、网络监督越来越热。以网络为载体,了解国家事务,发表意见和建议,提供信息线索,实行有效监督,既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背景的必然选择。从“孙志刚案”到“华南虎照事件”,从“毒奶粉案件”到“周久耕事件”,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见证了网络舆论监督力量的壮大。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广阔空间;网络的便捷性,为公民行使监督权创造了有利条件;网络的匿名性,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消除诸多顾忌。事实证明,网络的这些优越性,正在与民主监督的结合中彰显其力量。2009年1月初,人民日报社与人民网联合进行了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网民有87.9%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由此可见,网络监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畅通民意,维护权益,预防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2、网络监督越来越广。2008年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2007,倾听中国网民》,文中指出:“网民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生力量。”在网民的带动下,民主监督也正逐步走入e时代。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兴的监督力量,一是监督主体越来越广。在网络中,社会各阶层、团体、组织和个人均可表达意见,发布信息,参与网络舆论传播,拥有平等的发言机会,尤其是公民的监督权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二是它的监督对象与范围越来越广。传统的监督基本上是一种间接监督,使得原本就很有限的监督效力变得微乎其微。而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打破了这种局限,为公民与政府间架起互动的桥梁,监督主体不仅可以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法律等活动进行评价,还可以对党的机构、政府机构、国有企业、特殊利益团体,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三是它的监督形式越来越广。除了报道、通讯等形式,网络监督可以堪称是媒体多元化、多样化的监督,网络论坛、公共空间、各大网站的留言板、邮件、博客、微博等均成为网络监督的表现形式,为新时代民主监督提供了重要资源。
3、网络监督越来越实。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背后有无数锐利的目光,它们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善于联系问题,使任何人、任何事都逃不出它们的“网眼”。2009年3月,辽宁省政府纠风办、省政务公开办,将省内县区级政府工作报告在民心网等网站公布,接受网民监督点评;2009年下半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市长赵小明邀请网民对张家界政府工作进行“有奖挑刺”。不到半年时间,“有奖挑刺”活动获得35万人点击,收到有效调查问卷1500多份;2010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环保局局长亲自给曾要求他辞职的网友“认真”,颁发了2000元的“网络监督奖”。可见,网络监督在推进政府工作方面已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强有力的舆论监督面前,“周老虎”及其造假人员终究变成“纸老虎”;进京拘传记者的“最牛县委书记”张志国在网络声讨中引咎辞职;广州海事法院院长公费出国旅游,受曝光后被免职,以及钉子户事件、厦门PX事件、“一夫二妻”事件等等,都显现出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力量。重视网络监督,并积极予以回应,是政府部门践行民主政治的一种新趋势,它在反腐倡廉,揭露社会阴暗面,伸张正义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监督的威力势必会逐渐增大。
注释:
①颜海著:《政府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②王锡锌、吕艳滨:《信息公开,积跬步以至千里》,《人民日报》,2010年5月13日。
③王芳著:《阳光下的政府:政府信息行为的路径与激励》,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④朱永新著:《我在政协这五年:一个民主党派成员见证的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⑤[美]科恩著,聂崇信、朱秀贤译:《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2页。
⑥裴智勇:《地方两会:直面网络民意》,《人民日报》,2010年2月3日。
⑦《辽宁14个市和99%的县(市)区政府工作报告请网友“评头品足”》,《人民日报》,2010 年 7 月 5 日。
⑧童斌:《71.9%公众认为网络表达成中国式民主新通道》,《中国青年报》,2008年6月30日。
D616
A
1671-2994(2012)01-0170-04
2011-11-28
朱 健(1984- ),女,辽宁抚顺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文系教育部项目《互联网条件下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1YJA7100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