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帮
长春市二道区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慢性肝病的CT和MRI诊断
马 帮
长春市二道区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肝病尤其慢性肝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尽管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治在我国取得了注视瞩目的成就,但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仍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挑战。近几年来,慢性肝病的相关基础研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明显的发展,本文结合最新权威文献,以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为切入点,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展开论述,对临床慢性肝病的诊断做出简介。
CT是电子计算机X线段层扫描 (Computed tomog raphy)的简称,是现代发展的先进检查技术,广泛用于人体内脏的成像检查。CT用于肝胆检查,其图像图像所示为脏器的横断面,因此与一般解刨有所不同,它可以清晰成像。
慢性肝病有多种,其放射诊断表现特点各异。先将慢性肝病放射诊断做分类阐述。
慢性肝病即某些非肿瘤性病变引起的肝脏慢性疾病,最终通常以肝硬化为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因而肝硬化的分类不尽统一,但大部分肝硬化的影像学表现基本相似。CT表现如下。
即肝脏的外形、大小和肝叶比例异常,主要取决于肝脂肪变、病因和病变进展的程度。早期表现不明显,中期表现较为明显,如轮廓不光整,密度不均匀,肝裂稍增宽及脾肿大等。后期表现则具特征性,如肝叶比例失调、肝脂肪变、肝叶萎缩以及门脉高压、脾大和腹水。肝炎后肝硬化多为右叶萎缩,左叶或尾叶代偿性增大。严重者肝叶彼此明显分离。肝脏结节增生显著的可见肝脏表面高低不平,呈分叶或扇贝型。
轻度到中度肝硬化密度无明显变化。中重度常伴有脂肪侵润,引起肝脏密度下降,即脂肪肝。通常以CT平扫图上的脾脏密度为标准。肝硬化时肝脏增强的效果较差,尤其门脉期明显。血吸虫性肝硬化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虫卵在肝内门静脉系统的沉积引起的纤维化和钙化可在CT图上表现为条纹状的钙化。
肝硬化后期往往伴有门静脉高压、脾肿大和腹水。CT显示肝内门静脉曾粗,周围门静脉也明显增粗扭曲成团,平扫上呈团状或结节状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
肝脂肪侵润又叫做脂肪肝或肝脂肪变性,为肝脏的代谢功能异常引起的肝内脂肪过度积聚。如潜在的代谢异常纠正后,脂肪肝也可消失。CT表现如下。
2.1脂 肪肝的CT表现在上方以作描述,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脂肪变在CT平扫图上均呈肝实质弥漫性或局限性密度降低。因脾脏的CT值相对恒定,如肝脏的CT值低于脾脏,即可诊断为脂肪肝。
2.2肝 内血管阴影的改变
正常肝实质密度明显高于血管密度,肝静脉和门静脉的主要成分支清晰可辨。严重脂肪肝病例,肝脏密度低于血液密度,肝内血管影可呈相对高密度影。
影像学表现:肝内铁浓度的显著升高导致肝实质的密度也相应增高,可呈弥漫性或局限性的密度增高。在CT诊断时会发现T1WI上肝左叶信号明显高于右叶,分界清晰或T1WI加脂肪抑制后肝左叶信号明显低于右叶或者肝左叶强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左右叶交界仍清晰,其内血管走行均正常。
CT图像上主要表现为肝脏体积明显增大,密度增高。但该病常伴有弥漫性肝脂肪侵润,因此可完全或部分抵消糖原对肝脏密度的影响,肝脏的密度高低取决于糖原和脂肪的相对量,表现为增高正常或降低。
许多学者探讨过肝铜浓度与CT衰减值之间的关系,曾有一例Wilson病患者肝CT衰减值增高的报道,Wilson病肝铜蓄积较轻微,故实际上肝衰减值并无显著增加,而肝硬化的CT表现有时反而明显。CT可显示肝硬化的改变,但和其他病因所致的肝硬化无法鉴别。
CT表现:CT平扫通常显示肝脏密度不均匀及体积增大,增强扫描显示肝脏强化延迟,分布不均匀,以尾叶为中心的区域强化较为明显,肝外周密度下降,此乃肝内血流经肝静脉回流受阻,而尾叶受累较轻造成,颇具特征性。
CT表现:肝脏体积一般有不同程度增大,当病灶极小时肝实质密度无明显变化,故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若有胸部结节病表现者,可提示支持肝结节病的存在,但亦有胸部检查阴性者。表现为肺CT扫描示肺内多发小结节灶弥漫分布,增强扫描显示肝密度不均匀。
CT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原发或转移性的肝硬化、脂肪肝、肝血管瘤、肝囊肿的诊断与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放射检查是找出病原和病因的根本,在临床的重要性不容小视。
[1]常见临床病例详解.
[2]肝病诊疗指南.
[3]肝胆医学.
R445
A
1672-5654(2012)05(b)-0152-01
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