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周炎改向开髓引流与传统开髓引流效果对比研究

2012-08-15 00:47:13赵旭东莫振飞王新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期
关键词:牙合根尖周炎患牙

赵旭东 莫振飞 王新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 广东佛山 528000)

中重度磨耗常发展出充填式牙尖窝,当发生急性无瘘型根尖周炎时候,因其病情发展快,需要进行开髓开放,通过开髓孔引流治疗,阻止炎症向根尖周组织进一步扩散[1]。本文进行了改向开放引流与传统开放引流效果的临床对比,通过临床研究实现了对牙根尖周炎的疾病控制,以便减缓病情的发展,达到迅速消炎止痛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根尖周炎患者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在31~56岁之间,平均年龄(40.77±0.13)岁。共有患牙75颗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患者情况包括:全部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进行了改向开放引流治疗,患者共有35例,患牙37颗。B组进行了传统开放引流治疗,患者共有35例,患牙38颗。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采用了传统开放引流治疗。打开髓腔、拔除根髓,清理髓腔及根上1/3,传统(牙合)面开髓置小棉球开放开随孔仍正对对牙合工作尖。B组患者:改向开放引流治疗。在传统基础牙合面置一薄层国产玻璃离子粉,将开口位置改为邻面或避开对(牙合)功能尖。2组患者在引流治疗后用氯亚明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开放2日复诊。

1.3 治疗效果评价

本次研究的治疗效果评价包括:(1)治愈。扣痛消失,治疗后无症状和体征。牙龈无红肿,窦道闭合,髓腔干燥无异味,患牙无松动。(2)好转。叩痛好转,疼痛减轻、肿胀或娄管消失。轻度咬合痛,髓腔干燥无异味,患牙无松动。(3)未愈:叩痛加重,患牙松动,脓肿形成,瘘道形成。患者的临床情况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其中总有效率包括治愈和好转的病例。本次研究中的痛评价指标中选择了世界卫生组织(WT0)将疼痛程度划分的基本方式(PRI)[2]:0度:不痛;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II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III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了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对比资料用具体数值和百分比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2组患者的引流3天后的疼痛感进行了对比分析。A组在0度(32/86.49)、Ⅰ度(4/10.81)、II度(1/2.70)、III度(0/0)的百分比均优于B组0度(27/71.05)、Ⅰ度(6/15.79)、II度(3/7.89)、III度(2/5.2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根尖周炎是口腔多发病,开放引流是应急处置中最常应用的缓解疼痛的方法,有以下方式,1髓室开放引流:只清理髓室,不清理根管,敞开2~3d后再复诊开始根管治疗术[3]2预防式根管引流:清理根管并打通根尖孔,髓腔置捻消毒剂棉球,不封闭窝洞,3~5d后再行根管治疗术3封闭式根管引流:清理根管并打通根尖孔,髓室置吸干的含消毒剂棉球,丁香油水门汀暂封,约5d后再根管治疗术。

本次研究过程中采用了2种不同的引流方式,其中根据患者的脓肿情况进行改向开放引流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全面的牙髓引流。本次研究中有治疗效果不良和疼痛感较强的病例,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1)建立通畅引流是解除局部急性炎症至关重要的措施。其原理为排出感染坏死物及其毒素,解除局部组织压力,恢复局部微循环,以利于机体抗感染及自我修复。(2)引流通畅与否受引流部位及方向的影响。根尖周炎首选引流为经牙开随开放引流,传统引流方向通常为颌面引流,容易受垂直向咀嚼力的冲击,合力通过根管抵达根尖周组织,不能有效解除局部压力,不能达到预期的引流效果,甚至使炎症加重[4]。(3)咀嚼力使传统引流不利的现象在重度磨耗,颌面排溢沟窝丧失,充填式牙尖窝者尤为明显。

[1] 郝晓宁,杨京蓉,王学金,等.一次性根管治疗173颗患牙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5):289~290.

[2]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1~185.

[3] 李敏,姜春子.氢氧化钙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封药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35):68~69.

[4] 赵月香,吴为良.氢氧化钙糊剂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1(1):89~91.

猜你喜欢
牙合根尖周炎患牙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关于牙合与咬合名词定义的商榷
暂时性(牙合)垫在重度磨耗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4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效果探讨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