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莲
(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肿瘤科,广东 中山 528415)
诺维本简称为N.V.B是半合成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物,常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但毒副作用较明显,能使静脉及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并可使组织细胞受到损害,甚至溃疡、坏死[1]。笔者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对2例因注射诺维本后发生静脉炎(针头在静脉内、无刺穿)的患者联合呋喃西林湿敷及红外线照射,炎症消退,疗效较佳,报道如下。
2例患者来自本院肿瘤科,其中男51岁,女65岁,临床确诊为肺癌,均使用诺维本静脉注射,初选用尺静脉及手背静脉穿刺,40mL,时间>10min,用药后患者感注射部位疼痛,并出现潮红,但无肿胀,回抽顺畅,有回血。
2.1.1 患者评估:化疗前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了解其有无静脉化疗史、曾经有过静脉穿刺的部位,并对患者的肢体活动度以及有无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进行准确的评估,以利于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争取的治疗措施。
2.1.2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诺维本的药物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积极调节好情绪。
2.1.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是其熟悉诺维本的药理和及毒性特点,了解其用药方案以及禁忌症等。并对出现的静脉炎能够采取积极准确的治疗方法。
2.2.1 科学选择血管:注射用宜选择粗、直的静脉进行穿刺,如宜前臂血管而不宜选择手背血管,这样可避免药物外渗,另外应避免在患侧肢体部位进行静脉穿刺。
2.2.2 规范化操作:待穿刺成功后,首先应该检查针头,确保其在血管内后再推注化疗药物。改变体位、再次注射时均应该进行检查,防止针头以为而发生药液渗漏。
2.2.3 密切观察:对穿刺部位的局部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推药期间应应向患者不停的询问是否有疼痛或烧灼感,如果怀疑有外漏,应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2.3.1 立即停止在这个部位进行注射;尽早停止注射,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2.3.2 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以减少诺维本外渗到其他部位,刺激局部组织。
2.3.3 给予呋喃西林湿敷炎症组织7d;可有效消除组织炎症,减轻静脉炎的反应。
2.3.4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并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组织变化。和患者做好沟通,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并能够对静脉炎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出现静脉炎后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如一旦发现有异样,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症治疗,采用以上措施后,局部潮红有减轻,疼痛仍有,尚可忍受,一周后,沿静脉走向皮肤出现多个直径为0.5cm×0.5cm小水泡,疼痛剧烈,针对情况,采用新的护理措施:
2.3.5 抬高患肢,增快局部静脉血液回流,降低局部压力,减轻疼痛。
2.3.6 洗必泰溶液清洗后,使用红外线照射,20min,每天2次,以促进局部循环,让组织吸收水泡液体;
2.3.7 防止感染,照射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患部;避免由于感染而加重静脉炎程度,造成治疗的困难。
2.3.8 继续密切观察患部皮肤变化。如仍然有静脉炎的症状,需要积极的对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进一步的对症处理。
经过1周护理,水泡消失,结痂脱落,皮肤有色素沉着,无瘢痕形成,疼痛症状有效缓解,患者情绪稳定,坚持化疗。
诺维本属于长春碱类抑制细胞分裂的抗肿瘤药物,直接作用于微管蛋白/微管的动态平衡,通过阻断G2与M期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进入间期或分裂后期的细胞死亡。临床以诺维本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但诺维本局部刺激性大,且对组织有毒性。应用这类药物前,把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告知患者,有不适立刻报告,以便即时处理。上述2例患者的静脉炎均发生于外周静脉,提示我们注射这类药物最好采用PICC,如未能采用PICC,则注意选择上肢较大的静脉,并注意药物注射的速度及时间。呋喃西林能干扰细菌的糖代谢过程和氧化酶系统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临床用作消毒防腐药,用于皮肤及粘膜的感染,对组织几无刺激。红外线能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远红外线还是一种电磁波,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长。笔者联合呋喃西林湿敷及红外线照射处理因注射诺维本而致的静脉炎,14d后炎症消退,疗效较佳,患者情绪稳定,能够继续坚持化疗疗程。
通过对2例患者的护理,深刻的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必须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更要进行反思,寻求更好的方法来预防问题的发生。
[1] 张超男,方爱军.减轻去甲长春新碱所致局部反应的给药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27.
[2] 郑守华,李秋洁.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0-101.
[3] 邢晓菡.2例PICC置管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8):202.
[4] 王翠兰.预防诺维本非外渗性静脉炎的系统化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