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喆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超声科,北京 100040)
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137例住院患者。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66岁,男97例,女40例。其临床表现有糖尿病98例;冠心病21例;脑梗死18例。
使用GEVIVID7和ESAOTE MYLAB6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7.5~10MHz。
受检者取仰卧位,头颈尽量仰伸,使颈部充分暴露,并偏向一侧。探头从颈根部开始探测,逐次向上移动,显示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至颈部最高点。检查时,先用二维超声检查,注意观察内膜是否光滑,有否斑块及钙化、溃疡、血栓形成情况,并在血管后壁测量血管内膜~中膜的厚度(IMT)。以IMT>1.5mm,为斑块形成;IMT>1.0mm(分又处>1.2mm)为内膜增厚;再加彩色充盈观察有无狭窄、狭窄处及狭窄后的血流信号颜色;最后用脉冲多普勒频谱测最大血流速度、平均速度、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血流量。
137例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128例,占93.4%,其中多发斑块者77例,占56%,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最高部位依次为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主动脉弓的分支部位。临床诊断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最高,18例中17例发生斑块,占94%;其次糖尿病患者,98例中75例发生斑块,占76%;最后为冠心病患者,21例中14发生斑块,占67%。
2.2.1 颈动脉硬化二维超声分别表现为粥样斑块形成及内膜-中层局部增厚,最厚处达1.5mm。将粥样斑块分为4型:I扁平斑型:内膜不光滑,呈较均匀的低回声,局部隆起或弥漫性增厚;Ⅱ软斑型:斑块突出管腔内,局部显示不同程度的混合性回声或均匀回声;Ⅲ硬斑型:斑块内局部回声增强或全部增强,后方伴声影或较明显的声衰减;Ⅳ溃疡斑型:表现为斑块表面不规则,有时呈“穴状”或“壁龛”样影像[1]。
2.2.2 颈动脉硬化彩色血流表现
收缩期显示管腔中央为色彩明亮的高速血流,靠近两侧管壁为色彩暗淡的低速血流。舒张期中央高速血流色彩变浅淡,两侧壁呈更浅低速血流。当狭窄程度>50%,彩色血流则呈五彩镶嵌血流,对于二维超声难以显示的低回声斑块,可以通过彩色血流来判断斑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范围。
2.2.3 颈动脉硬化频谱多普勒表现
管腔狭窄50%以上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诊断标准为:狭窄>50%:SPV>125cm/s,EPV>40cm/s,VICA/VCCA>1.5~1。狭窄>70%:SPV>250cm/s,VICA/VCCA>3.7。一般认为,VICA/'VCCA比值是揭示颅内动脉系统远段阻塞性病变有价值的诊断标准之一[2]。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改变是血管内膜脂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血液成分的灶状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增厚,逐渐形成局限性斑块 ,斑块形成是动脉硬化的显著特征。除脂质代谢紊乱和动脉壁功能障碍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原因外,由于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形成涡流区域、血流速度减低也是形成斑块的重要因素之一。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各段管腔内中膜情况及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内膜硬化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病变,在此次随机检测的137例患者中内膜硬化斑块发生率最高部位依次为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主动脉弓的分支部位,文献报道较为一致[3]。当斑块形成导致管腔轻度狭窄<50%时,狭窄处血管动力学无明显改变,当血管狭窄>50%时,狭窄段以远形成涡流和流速增加,严重血管狭窄导致血管闭塞发生,引起脑栓塞。本文1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17例检出粥样硬化斑块,98例糖尿病患者中有例检出粥样硬化斑块,1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17例检出粥样硬化斑块,21例冠心病患者有14例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血管疾病,当患者通过颈动脉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时,应密切关注患者心脑血管情况,对预防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的发生有重要综合意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具有无创、廉价、重复性好等优点,能早期、准确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是观察全身动脉硬化的良好窗口,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其检查越来越广泛[4]。
[1] 姚英.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高频诊断[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6):705-706.
[2] 邹艳秋,戈晓华.颈动脉超声多普勒实用手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20.
[3] 唐杰,董宝玮.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勒勒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7.
[4] 杨炳昂.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的研究现状[J].海南医学,2010,21(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