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雁娇
(大同市灵丘县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440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并发症,是由于感染、胰岛素治疗不当、饮食不节,糖和脂肪代谢以及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出现高血糖、高血酮症,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1]。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3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3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6~75岁,平均42.3岁。病程7~14d。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糖尿病史,1型糖尿病3例,II型糖尿病29例。多数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等;患者入院时血糖20. 6 ~60. 2mmo1/L,血钾1.4 ~6.5mmo1/L,血钠115 ~132mmo1/L,血渗透压276 ~356mmo1/L,尿酮(+)~(+++)。血气pH值6.6~7.2,CO2结合力≤9.0 mmol/L。患者发病后均出现疲乏无力,口渴,恶心,呕吐,厌食,尿多,呼吸深大,昏迷或嗜睡,呼吸有烂苹果味及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
3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住院后,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①血糖监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血糖的监测极为重要,开始要每隔1h监测1次,血糖稳定后要每隔2~4h监测1次。②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神志、意识变化,呼吸的形态、气味等,尿量及出入量情况,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气味等,出现心率加快和呼吸加深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未改善的症状,需及时调整治疗。
建立2条静脉通道,一条应用静脉输液泵控制胰岛素用量降低血糖,胰岛素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通过静脉以每小时0.1U/kg匀速缓慢泵入体内,另一条快速输注生理盐水,保证液体能迅速输入,老年患者一般心肺功能较差,静脉输液时要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和输液量,避免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当患者的血糖降至13.6mmol/L时改为输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酸中毒症状缓解后,应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缓慢滴注,防止血糖下降过快出现低血糖反应。
口腔容易滋生细菌,应每日口腔护理,鼓励清醒者多饮水、漱口,昏迷患者用挤干后的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保持皮肤及会阴部的清洁干爽等。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患者住院后要合理调配饮食,均衡营养结构,让患者懂得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及监测血糖指导饮食的意义[2]。鼓励患者多食粗谷物、绿叶蔬菜、豆类、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粗纤维饮食,对昏迷患者经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对意识清楚的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量,合理配餐,适当添加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个体化饮食的处方,搭配早、中、晚餐比例,合理安排进食、调配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饮食,保证足量的纤维饮食,延缓食物的消化吸收,稳定餐后血糖,预防便秘。
加强心理护理,稳定情绪,消除顾虑,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糖尿病患者病程长,患者易往往有焦虑、恐惧、悲观的心理,护理人员要给予心理安慰和健康指导,耐心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保持乐观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到经常与患者交流沟通,正确指导生活起居,同时和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从心理上的去关心、体贴患者,让其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向患者讲解病情及发病机理,让患者认识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通过积极治疗、饮食控制、按时服药是完全可以避免并发症发生的,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同时护理人员要耐心给患者传授糖尿病知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稳定情绪,指导患者从个人卫生做起,合理按排,培养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掌握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相关知识,做到有病治疗无病预防。
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一般都较低下。肺部、泌尿系统、皮肤及口腔都很容易被感染。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翻身、叩背,保持皮肤清洁,按时清洁口腔.对留置尿管的患者每天使用0.05%的碘伏消毒尿道口,更换尿袋,定期病室消毒,防止呼吸道及泌尿感染;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皮肤化脓性感染及褥疮。
做好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疗法、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熟悉了解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保持生活规律,戒烟戒酒,预防各种感染。指导患者定期复诊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学会自我监测血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入院后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能够有效地配合治疗。最终病情得到及时有效地缓解,生存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资料
[1] 王菊仙,程玉仙,温彦芳,等.糖尿病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Suppl1):155.
[2] 于靖梅,张兔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治疗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7,21(2C):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