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晓琴 折艳涛 高永丽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陕西 延安 716000)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利于患者血管的保护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2]。置管后穿刺点周围皮肤感染就是其中之一,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扰,也给患者带来不少顾虑。我院2011年PICC置管24例,发生局部皮肤感染2例,占8.33%。现对2例PICC置管后穿刺点周围皮肤感染的护理介绍如下。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0岁,其中1例肺癌未手术行化疗患者,1例长期静脉高营养治疗患者。2例患者均使用三项瓣膜式4Fr PICC(美国,Bard公司),带管时间平均150d。
1例患者在置管120d左右后出现每次维护时用消毒液消毒皮肤,皮肤就出现红、痛、痒,起初没引起注意,后来发展为局部皮肤起疹、渗出多,以致不能继续使用贴膜。1例高龄(82岁)腰椎结核患者,长期抗结核治疗,导致肝功能受损,血中白蛋白降低,血浆外渗,周围组织水肿,患者食欲和体质差,营养不良,血管弹性差,同时皮下脂肪少,组织松弛,置管后组织包裹不严,加之穿刺点周围皮肤反复消毒和贴膜保护,皮肤屏保作用下降,置管后30d皮肤出现红、肿、痛、痒和渗出。两例患者均无全身感染症状,考虑为穿刺点局部感染或皮肤过敏。
有报道指出,医院感染中,30%~50%与护理操作和管理有关[3]。为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采用如下护理步骤:先清洁穿刺点周围皮肤,即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棉球,擦拭穿刺点以外1cm范围的皮肤,直至完全清除渗出及分泌物;再在穿刺点上涂上少量百多邦软膏予以覆盖,周围涂抹扶严宁软膏,最后覆盖6~8层8×10cm无菌纱块包裹。起初,根据渗出情况每天换药涂药3~4次换,3d后改为2次/d,一周后改为1次/d。经过两周的护理,局部皮肤痊愈,继续按常规维护,直至治疗结束。
PICC导管为肺癌患者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国外资料报道PICC导管可留置2年,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用药过程中患者的恐惧,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成功地穿刺留置导管后,离不开细致的导管护理,PICC导管毕竟是一种异物,长期留在体内,在留置期间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无菌技术,做好相应的护理,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1] 王秀华,王丽娟.三项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245-247.
[2] 郑春辉,王凤,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2.
[3] 董丽娟.控制医院感染,强化护理管理[J].医药与卫生,2008,8(2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