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芳美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板泉中心卫生院,山东 临沂 27662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中的一种,其病因不明确,主要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病变为浅表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乙状结肠受累最明显[1]。临床症状以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重症病例,全身症状明显,多伴有肝损害、关节炎、皮肤损害、心肌病变、虹膜睫状体炎及内分泌疾病等[2]。对UC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磺胺类和免疫抑制等,但效果均欠佳。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对UC的深入研究,对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治疗方法上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就UC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的进展进行了探讨。
UC有家族性遗传的特点,患者的第一代近亲多数患有溃结,少数患者有克隆病,UC可能存在多基因、多环节的遗传背景,UC除结肠上皮HLA-DR有异常表达外,细胞因子,诸如αL-1,βL-1及TNF都可能与遗传有关联[3]。
UC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近几年来发现UC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常与甲状腺、糖尿病等疾病共存,体液免疫在UC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细胞免疫为次。
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可在UC患者的结肠黏膜中检测到,T细胞和巨噬细胞受激活后导致很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引起和加重炎症和组织损伤,其中肿瘤坏死因子与UC发病密切相关。经研究发现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是一种特异性抗体,主要针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60%以上UC患者血清中的可检测到。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细菌、病毒感染的直接关系,但大多数学者仍认为感染在UC中起到某种作用,细菌感染:主要集中在对大肠杆菌的研究,研究发现UC发作时的大便与健康人的相比,其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呈有意义性增加,并且UC患者肠道中的大肠杆菌产生的溶血素和坏死毒素比健康人的要多;病毒感染:部分UC患者的血中检出了巨细胞病毒、轮状病毒、衣原体抗体,这都提示UC的发病与细菌、病毒的感染有关。
某些环境因素,如无或缺乏母乳喂养、非吸烟戒烟、服用避孕药、饮食不当、劳累、精神紧张、妊娠等,使遗传易感者对肠道细菌免疫反应能力下降,降低了肠道对正常菌群的耐受性,诱发了溃疡性结肠炎[4]。
如精神与神经因素、血管损伤及血小板的聚集、一氧化氮、抗内皮细胞抗体等这些因素都与UC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针对以上可能导致UC的因素,广大的临床医务人员对UC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7年我国发表了对炎症性肠癌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近年来由于炎性肠道疾病动物模型的制作获得重大突破,对UC的治疗也有了新的方法,综合起来,UC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般治疗休息、进柔软、易消化富营养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贫血严重者可输血,腹泻严重者应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药物治疗:主要有氨基水杨酸类、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中医药制剂。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和(或)合并其他并发症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8]。
柳氮磺胺吡啶是治疗UC最常用的药物,特别在治疗轻、中度UC中不但效果明显而且价格便宜,适宜大部分的患者维持治疗使用,并被认为维持缓解治疗UC优越性更大[5],新的5-ASA制剂包括偶氮键前药和控释型制剂相继问世,其治疗作用优于SASP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SASP。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UC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特别是在治疗重度UC和暴发型UC中,糖皮质激素是首选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达60%~83.9%[6]。新型激素制剂如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具有高度局部活性但全身效应低,适宜长期应用。
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水杨酸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及糖皮质激素毒性反应或长期持续依赖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目前临床常用的主要有硫唑嘌呤及其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巯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等。
生物制剂治疗是近几年新生的药物治疗方法。其中以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为代表。因TNF-α是UC发生、发展、转归的重要因子,在组织破坏及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而TNF-α单克隆IgG抗体能有效而快速中和TNF-α,同时减少致炎细胞因子及抗细胞间黏附分子的释放,能显著改善UC的症状,降低反应疾病活动性的各项指标。另外还有干扰素及核因子κB对UC也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认为UC属于“久泻”、“肠癖”等范畴,其病位主要在在肠道,病变涉及多个内府脏器[7]。中医认为西药治疗UC存在用药时间长,不良反应多,并且容易复发,不利与患者长坚持治疗。针对这种情况中医提出了根据UC患者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剂,并配合灌肠、针灸等方法治疗,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了一大批行之有效中药方剂。
除去上述的治疗药物外还有一些药物也常用于UC的辅助治疗如:抗生素、钙离子拮抗剂、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局部麻醉剂、超氧化物歧化酶系自由基消除剂、免疫球蛋白、高压氧治疗等。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现在不明确,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为减轻UC患者的痛苦,在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作为医务工作者有义务也有能力研究清楚UC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现阶段的治疗仍会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传统的化学制剂依然是主力药物,但随着医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生物制剂将会在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药物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带来福音。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癌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2] 蔡建庭,吴林峰,杜勤,等.奥沙拉嗪钠胶囊和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10):593-595.
[3] 巫协宁.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J].新消化病杂志,1995,3(3):129-131.
[4] 朱元民,王勤河.溃疡性结肠炎环境因素致病作用的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02,5(3):350-352.
[5] 郑家驹.炎症性肠病的维持缓解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2):852-854.
[6] 杨雪梅,姚炜,刘斌,等.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5):291-294.
[7] 纪逢春,于海鹰.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628-629.
[8] 田超,李立.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1(14):110-113.
[9] 邓春英,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3):246.
[10] 宋卫生,陈新杰,于长辉,等.广东地区溃疡性结肠炎20年比较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4):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