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探讨

2012-08-15 00:50胡雨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2期

胡雨云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医院急诊部,福建 厦门 361000)

近年来,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发达,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多发伤发生率也呈高发的趋势,在现代创伤中较为常见,多发伤是指在同一机械外力的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至少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脏器或解剖部位的创伤,其中至少一处创伤危及患者生命[1]。患者多合并脑部、胸部、腹部损伤,出血快、病情较重、失血量大,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甚至会引发死亡。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多发伤80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男62例,女18例,年龄3~67岁,平均(32.5±1.7)岁,受伤至急救时间为15min~20h。均符合全国首届多发伤会议于1994年制定的诊断标准,按AIS(90)-ISS法对严重程度进行评定,全组均>16分。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38例,挤压伤22例,坠落伤12例,其他8例。32例损伤为2个部位,34例损伤为3个部位,14例损伤为4个及以上。其中以腹部伤为主24例,以胸部伤为主16例,以颅脑伤为主29例,四肢伤、骨盆、脊柱损伤11例。合并昏迷34例,休克40例。

1.2 方法

1.2.1 术前急救

①现场急救:优先处理致命伤,依据抢救先于诊治的原则,诊治同步进行,控制活动性出血,最短时间内对病情做出准确评估,迅速处理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牢牢把握生命体征变化。②静脉通道建立:迅速行至少2条或以上静脉通道建立或深静脉穿刺置管,做生化及交叉配血检验。积极抗休克,迅速有效补充血容量,降低颅内压,预防窒息呕吐。③呼吸道处理(应该放置首先描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低氧血症进行纠正,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血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2]。④外伤处理:迅速密封包扎创口,对张力性气胸穿刺抽气减压,患者呼吸道梗阻时行气管插管,用无菌敷料对腹腔内容物脱出的患者行腹外保护,并进行初步包扎。原位固定骨折患者后再搬运。⑤术前准备:行胃管、尿管快速留置,并做备皮、配血等术前准备,避免意外发生。

1.2.2 术后救治

①基础处理:术后约束四肢,防止坠床意外发生,预防压疮形成。妥善固定引流管,严格无菌操作,积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②生命体征监测:行密切心电监护,避免发生呼吸衰竭。③气道通畅处理:建立人工气道,行气道湿化,预防痰痂造成气道堵塞,加强无菌操作观察。④肺不张干预:对体位进行及时更换,行胸腔闭式引注管放置,对引流管排气排液情况进行观察,定时挤压,将积气积液排出,必要时可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气道内异物在直视下清除。⑤营养支持:行安全有效的胃肠内营养,以提高营养物质摄入,使胃肠道功能恢复加快。

2 结 果

本组80例患者中,平均住院(15±1.6)d,治愈72例,占90%;感染6例,占7.5%;因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占2.5%。

3 讨 论

临床多发伤为高危创伤,发展迅速,病情重且复杂,具有较高病死率,在创伤后早期即行及时救治可有效挽救生命,改善预后。多发伤的临床特点为:①病情危重:患者多有较重的应激反应,使机体内环境发生紊乱,各部位均有不同的创伤,且相互作用,增大了处理的棘手性。②具有较高休克发生率:多发伤有较大失血量,损伤范围较广泛,患者易出现低血容量休克。③严重低氧血症:多发伤中比较常见严重胸外伤,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比率可达90%。④具有较高感染发生率:机体在创伤后使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肠道细菌发生移位,伤口有较重污染,及应用侵入性导管,使感染有较高发生率,混合性感染比较多见,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易引发真菌感染和耐药菌[3]。⑤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在突发严重创伤后在感染、休克、应激的情况下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使病死率增高。

对多发伤患者行及时有效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的关键,尽量少且快、准的搬动患者送达急诊科后,对体位、意识、伤肢姿态、脉搏、面色、出血、血压等状况进行密切观察,特别注意有无大出血、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发生,迅速对患者行全身检查,注意有无休克和出血倾向,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并行实验室检查,包括交叉配血、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尿常规检查,生命体征稳定时医护人员护送行B超、X线和CT检查,避免漏诊情况发生。对多发伤患者的抢救需准确、迅速、有效,依据保持呼吸道通畅、输血输液、行心功能监测、对出血进行控制的次序进行[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将口腔异物清除,充分供氧,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本次研究中,依据抢救程序,行全面体格检查,有效避免了漏诊的发生,治愈率为90%,临床效果满意。急救人员需了解多发伤的临床特点,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提高对伤情的预见性和敏锐性,把握抢救黄金时间,使抢救工作成功完成。

总之,依据多发伤患者的特点,制定整体化、规范化的急救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 黄春英.重度创伤50例急救抢救体会[J].海南医学,2009,20(5):156-159.

[2] 张文英,王建清,魏雁涛.严重胸腹部复合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2B):3217-3218.

[3] Donnino MW,Miller R,Goyal N,et al.Effective lactate clearance is associated with in proved outcome in post-cardiac arrest pstients [J].Resuscitation,2007,75(2):229-224.

[4] 韩润生,宋炜.多发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5):66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