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喜 张美平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 034000)
在我们临床上,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变,做心电图随时都可以诊断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电图在诊断心律失常方面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其中心理因素尤为重要,如焦虑、抑郁、某些人性特点、社会孤立及慢性的生活应激等社会因素通过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吸烟、酗酒、持续的紧张的高负荷工作和生活节奏等等。鉴于心律失常,常是心跳停止和突然死亡的先兆,在临床上,早期给予干预可以减少甚至阻止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结合心律失常的心理因素,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例如,持续的紧张工作可促使早搏的发生,通过24h心电动态监测可发现持续的紧张使早搏的发生率增加2倍以上;参加各种考试的考生,经常会出现心慌、心悸、出汗、胸憋、胸闷、手抖、口干、 呼吸困难,查心电图多有窦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呼吸性、非呼吸性)窦房结内游走以及各种期前收缩(早搏)等。不少资料表明,情绪因素能够影响心慌、手麻、胸憋、气短、甚至于出汗、浑身发抖,严重者,可发生心跳骤停,发生心律失常或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通过临床实践,给予语言交流,精神安慰,放松情绪,劳逸结合,疏导患者使其冷静,多关心体贴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或给于必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才可以减少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虽然缺少数据,Engel氏推测猝死中的大部分是由于心室停搏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所致。
当患者情感活动显著增加,总是表现得欢欣喜悦、兴高采烈、洋洋自得、哈哈大笑。临床上还有些患者,尤其是平素有冠心病的患者,突中大奖或有重大惊喜等则出现各种形式的心动过速,甚至于心脏的骤停、猝死。愤怒、悲伤能激发阵发性房性、交界性、室上性甚至室性心动过速等各种心律失常,且愤怒引起的心律失常更可能为多形态的,因此会引发死亡,原有心律失常的则会更加严重。通常通过稳定情绪,平静休息,给予一些镇静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和减少心律失常。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患有癌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尿毒症、面瘫及脑梗死、脑出血等患者,因突然面瘫、肢瘫、昏迷等而产生的焦躁、思虑心理反应,几乎所有的患者担心此类病情会影响今后的生活,甚至担心会发展到生活不能自理,会拖累他人,如配偶、子女等。患病后给生活特别是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有的担心治不好,有的怕容貌变丑难以面对他人,诸多忧虑都会刺激迷走神经或交感神经,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
心理因素、个性特点、适应能力、心理挫折等情绪危机的发生也可导致心律失常。例如,老年人,特别是丧偶、独居、生活来源困难、职业的变动和生活的变动、多病缺乏照顾的人、严重身体疾病、特别是癌症、慢性疼痛和其他不治之症的患者,均可出现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室性期前收缩及各种传导阻滞等受情绪激动的影响很常见,此类患者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心理。因此,应当与亲友、家属、同事协同采取防范措施,解决患者面临的难题,给予心理安慰等治疗,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此类属于诱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凡能引起持久的紧张心情和长久内心冲突的因素,如工作、学习、过度紧张,负面情绪等,都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易醒、做噩梦(噩梦经常出现在惊恐或激怒以后),可有多汗、心悸、心慌、面部潮红、四肢发热、胸憋、胸闷、气急、呼吸不畅等症状,查心电图可见窦性心动过速及房性、室性、交界性期前收缩,甚至可见心房纤颤、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心律失常大部分是情绪变化造成的:喜、怒、哀、乐、惊、恐、悲这七情的调节失控均可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使心脏神经功能及内分泌释放失衡,导致心律失常也可诱发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的兴奋导致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偶发或频发的期前收缩(早搏)以及阵发性房性、交界性、室上性、室性等的心动过速。
综上所述,心律失常与心理学方面的情绪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精神紧张、恐惧、激动、亢奋、思虑焦躁、忧伤、悲观绝望、神经衰弱等均可导致心律失常。睡眠障碍、过度疲劳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大量临床观察证明,心理因素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在没有心脏疾患时,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过缓,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以及房性期前收缩(早搏)和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因此,在治疗心律失常给予药物的同时,重视心理疗法,通过临床观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