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手术室的安全管理

2012-08-15 00:50张玉林原欢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2期

张玉林 原欢萍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山西 运城 044000)

手术室是集检查、诊疗、手术、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能部门,也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影响临床科室的医疗工作质量,现就手术室安全管理浅议几点,体会如下。

1 手术室环境安全

有条件的医院,手术室应设层流装置,定期清洗、检查、更换过滤装置,定期检测,确保环境符合洁净手术室标准;严把“三关”:即鞋关,衣关和门关;严格执行手术室参观制度,一般手术限制参观人员,每台不允许超过2人,限制随意走动,使参观者与手术台保持20~30cm的距离[1],特殊感染手术杜绝参观;做好术前术后平面清洁工作;对于连台手术,在做好清洁工作的同时,一定保证手术间的自净时间,确保手术室环境安全。

2 器械敷料灭菌效果可靠

手术室的器械敷料灭菌效果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因此,要掌握一个原则,凡是能高压灭菌的器械和物品,均采用高压灭菌,并按要求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及时送无菌间存放,定期检查有无过期物品,如有过期,要重新灭菌。无菌包使用前先检查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及六项标示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不予使用。对于植入人体内的植入物,除检查以上条件外,还要做生物监测,监测不合格,决不能使用,必须重新监测,直至合格。急诊手术使用植入物的,先灭菌监测,建立植入物临时放行登记本,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医师、锅次、锅号、提前放行原因等,方可使用。术后器械严格按照器械清洗流程清洗,绝不可偷工减料。对于不能高压的物品,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监测,确保灭菌效果可靠。对于临时灭菌使用的小型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快速灭菌器,每个灭菌锅使用一个登记本,注明灭菌日期、患者姓名、压力、时间、灭菌物品,灭菌后将指示卡取出,粘贴在登记本上,操作者签名,定期监测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做好登记,使灭菌效果的监测资料完整,客观。急诊手术、特殊感染患者的手术,采用一次性手术包,手术结束后套双层黄袋密闭运送焚烧,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手术结束后,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植入物等的灭菌指示卡、合格证全部粘贴于护理记录单的背面,确保灭菌效果可靠。

3 接送手术患者安全无差错

到病房接患者时,要与病房护士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性别、手术名称、术前药敏实验结果、术前用药等并签名,协助患者安全上手术推车。途中密切观察,确保患者安全,以防发生意外。对神智不清、躁动不安、婴幼儿等把床档扶起,以免坠床。患者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须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X线片及所带药物名称和剂量等。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将患者护送到ICU 或病房,途中密切观察患者各方面情况,将患者从病房带来的所有物品如病历、X线光片等带回,并与ICU护士或病房护士当面做好交接。

4 病历书写完整规范

护理记录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内容、步骤、质量和效果,并为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将实施的手术护理项目进行记录,一方面为治疗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当患者出现误会或医疗纠纷时,列入病案归档文书的护理记录单可提供原始资料,成为医疗纠纷发生时不可缺少的举证依据。因此,护理记录单书写要字迹清楚,术语规范,内容应全面、具体、真实,与麻醉记录互为补充,尤其应反映高危因素的护理操作,如电刀、气压止血带的使用、组织标本的留取、器械物品的清点、灭菌监测的结果、植入物的合格证等,术毕有结果登记。对于麻醉记录单已有的内容,护理记录单尽量避免重复,以免出现纰漏,必须记录时也应简化,保持护理记录单客观、真实、完整、全面。

5 确保患者术中安全

5.1 防止坠床:患者上手术台后,对神智不清、烦躁患者及婴幼儿,必须专人看护,对于一般患者,可向患者解释后用约束带固定,麻醉师进行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时,巡回护士要协助麻醉师摆好麻醉体位,防止坠床事件的发生。

5.2 手术体位安全舒适:患者麻醉后,巡回护士正确摆放手术体位,一方面使手术野充分暴露,另一方面不影响患者呼吸,同时保证患者安全舒适,肢体不可过度外展,防止神经受压损伤和静脉回流受阻。术中注意观察患者末梢循环情况,定时巡视、按摩受压肢体或受压部位,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5.3 手术所用仪器、设备处于功能位:术前打开电刀、吸引器的电源开关,检查电源是否通畅,吸引器压力是否正常,连接电刀负极板,依据患者的年龄、手术部位将电刀调至适当功率,手术体位安置好后将负极板置于肌肉丰富的、无毛发的、无皮肤破损的、无骨骼隆突处、距离手术野相对较近的位置;手术结束后,关闭所有电源,所有仪器、设备处于功能位,如有损坏,及时报告,及时维修,保证以不影响手术为原则。

5.4 手术物品清点准确无误:术中实行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大夫、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共同参与[2]。术前认真清点,术中添加随时补记,在关闭体腔或切口前,手术医师认真探查体腔或切口,确保体内无异物存留,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保证物品数目齐全,器械完整无缺如,严防物品或异物遗留在患者体腔或深部组织内。

5.5 输液、输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术前使用抗菌药物,认真询问患者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核对药物皮试结果、批号,无误后方可使用。输血前巡回护士须与麻醉师一起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袋号、血液质量及采血日期,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先缓慢输入,观察10min左右无反应,再调至合适速度。

5.6 组织标本妥善保管:严格执行标本管理制度及交接班制度,实行手术医师签名、洗手护士签名、送检前由核对者与送检者签名、病理科接收者签名[3],专人负责,专人送检,确保标本万无一失,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多年来,我们在一手抓经济效益的同时,另一方面狠抓安全质量管理,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护理规范,规范了各项护理操作,并把制度和规范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因此,不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从未发生医疗事故和较大的护理差错,既保证了患者手术安全,又为医院和科室创造了经济效益,博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可谓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1] 王玉红.手术室安全管理在防范护理缺陷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7(1):95.

[2] 李小敏.手术室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对策的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0):1885.

[3] 张雪芹.浅谈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