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74例临床分析

2012-08-15 00:50尹桂芳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1665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2期

尹桂芳(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6500)

小儿高热惊厥(FC)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1]。为了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及愈后,笔者对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 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者79例。79例患者中初发惊厥46 例,其中男24例,女 22 例,年龄7个月~7岁,平均5.3岁;复发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7个月~8岁,平均 7.2 岁。单纯性高热惊厥71例,复杂性高热惊厥8例。6例患者有惊厥家族史。

1.2 诊断标准

①首次发病年龄为4个月~3岁,复发年龄不超过6~7岁;②患儿发热38.5℃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生在发热24h内;③惊厥呈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然后很快清醒。④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⑤可伴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急性感染。⑥有遗传倾向[2]。

1.3 临床表现

发热至惊厥发生时间<24h 64例,24~48h 15例;发作形式:全身性65例,部分性9例,不详5例;发作次数:1次62例,≥2 次17例;持续时间:<5min56例,5~15min18例,15~30min3例,>30min2例。

患者发热情况。初次发作者:<38.5℃ 0例,38.5~39.5℃35例,>39.5℃8例。复发者:<38.5℃4例,38.5~39.5℃19例,>39.5℃10例。

1.4 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者72例,咽喉及下呼吸道感染者5例,疱疹性咽炎2例。

1.5 治疗方法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②迅速控制惊厥。给予10%水合氯醛灌肠,尽量保留1h以上,以便达到药物吸收。剂量为0.5ml/kg。③吸氧。因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及时吸氧可提高患儿血氧浓度,对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况十分重要。④降温。及时松解患儿衣被,降低环境温度,但应避免直吹对流风,立即使用退热剂。同时予以物理降温,如头额部冷湿敷、头枕冰袋、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小婴儿禁用),使超高热尽快降至惊厥阈以下,保护脑细胞,使缺氧缺血得以改善。⑤做好基础护理。患儿清醒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的饮食,同时做好口腔护理2次/d,给予生理盐水擦洗,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环境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污染的衣被,婴幼儿大小便后及时清洗并更换尿布。

2 结 果

79例患儿经积极有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1年,复发4例,均为有家族惊厥史的患儿,无1例患儿演变为癫痫。

3 讨 论

小儿高热惊厥不是“发热”和“惊厥”的简单相加,1981年Nelson及Ellenberg提出的定义,高热惊厥指的是:婴幼儿时期起病,经常为3个月至5岁之间,伴有发热但非颅内感染所引起,惊厥无其他明确原因,如发作前曾有无热惊厥发作,则此次发作不考虑为热性惊厥[3]。

小儿高热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见于感冒等疾病初期,体温骤然上升时,又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不包括脑炎、脑膜炎发热时并存的抽搐。年龄、遗传因素和惊厥发作前生长发育状况是影响本病患病率的主要因素[4]。

1/3的患儿以后有复发性惊厥。惊厥时间超过20min(24%),24h内有惊厥复发(约1/4)或有限局性发作者称为复杂性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中有少部分患者转为癫痫[5]。下列高危因素与以后转为癫痫有关:6个月以内或6岁以后起病、有癫痫家族史、精神运动发育异常、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后有神经系统异常如Todd麻痹、热退1周后有癫痫样脑电图异常。

热性惊厥一般发作短暂。多不需用药。对单纯性FC,仅针对原发病处理,包括退热和其他物理降温措施即可。在热性惊厥小儿中,1/3有第2次惊厥,9%的热性惊厥小儿复发3次或更多。热性惊厥转变为癫痫的发生率,在以往的报道中相差十分悬殊,2%~57%,可能与观察时间及病例来源不同有关。无论是单纯型还是复杂型热性惊厥,在热性惊厥发生前如已有神经系统异常,发生癫痫的危险增高。

家长在家中应备好体温计、退热剂、止痉药等急救物品和药品。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肛温在38.5℃左右即应予以口服百服咛、美林等降温。如患儿出现抽搐,指导家长以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儿“合谷”穴,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反流物误吸。将裹于纱布的压舌板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平时加强锻炼,以增强患儿的体质,按季节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防受凉,上感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活动。

[1]朱晓红,德桂荣.小儿高热惊厥 66 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 ( 21):2900-2901.

[2]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4-434.

[3]王恩伟.小儿高热惊厥1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7) : 78-80.

[4]冯小毛.小儿高热惊厥 68 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 : 66-67.

[5]省卫东,宋英.小儿高热惊厥5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 24) :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