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利红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检验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心肌酶是人体心肌内含有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分为:天门冬 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几类[1-3]。我国通常将这几类与心肌损伤有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当人体心肌受到损伤后会释放不同程度的心肌酶,临床上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心肌酶谱检测,确定患者心肌受损的程度及其他相关疾病,为医务人员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笔者临床心肌酶谱检测的体会报道如下。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对132例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男89例,女43例;年龄48~86岁,平均年龄67岁。
1.2.1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检测分析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人体内重要的转氨酶,心脏内含有AST活性最高,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甚微[4,5]。正常情况下,血清中含有的AST的范围是8~40U/L。临床上AST用于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梗死、心肌炎、肝硬化及肝癌的检查。当患者患有心肌梗死时,其血清内AST含量在发病6~12h会明显上升,48h后AST含量最高,120h恢复正常,且AST含量上升幅度与患者心肌梗死的病情成正比;当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查时,可以将AST与谷丙转氨酶结合检测,用以反应患者的肝功能状况,谷丙转氨酶可以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指标,AST可以反映肝细胞坏死的程度,二者结合可以极大提高临床上肝硬化、肝癌的检测准确度,如,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ST比值<1.0为早期肝硬化的表现,比值>1.0表示患者已有实质性的肝损伤。
1.2.2 乳酸脱氢酶(LDH)的检测分析
乳酸脱氢酶是人体内的一种糖酵解酶,在人体各组织器官内广泛存在。用电泳法可以分离出5种同工酶区带,根据其电泳迁移率的快慢,依次命名为LDH1、LDH2、LDH3、LDH4及LDH5。正常情况下,血清中LDH含量具有LDH2>LDH1>LDH3>LDH4>LDH5的排列规律。临床上LDH用于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急性心肌梗死、肝炎及肺部疾病的检查。当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其血清中LDH1和LDH2活性及含量明显升高,且LDH1升高更早、更快,检测可发现LDH1>LDH2;当发生急性肝炎时,患者血清内LDH5明显升高,LDH4变化不显著,LDH5/LDH4的比值>1,若血清LDH5含量持续升高或先下降再升高,可判定为慢性肝炎;当患者的肺部出现疾患时,血清中LDH3会明显升高,如肺梗死时LDH3、LDH4会同时升高且二者含量基本持平,同时LDH1含量明显下降。
1.2.3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检测分析
α-羟丁酸脱氢酶不是一个独立的特异酶,是乳酸脱氢酶的一种同工酶。检测α-HBDH其实际反映的是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和LDH2的活性。正常情况下,血清中含有的a-HBDH的范围是90~220U/L。由于a-HBDH在人体心肌的含量较高,所以临床上多用于心肌梗死后期的诊断。LDH/a-HBDH的比值有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心脏疾病与肝病的鉴别,健康人LDH/a-HBDH的比值为1.2~1.6,而心肌梗死的LDH/a-HBDH比值较低为0.8~1.2,实质性肝病的LDH/a-HBDH比率较高为1.6~2.5。
1.2.4 肌酸激酶(CK)的检测分析
肌酸激酶通常存在于心脏、肌肉以及脑等组织的细胞浆和线粒体中,是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激酶。正常情况下,血清中含有CK的范围是8~60U/L。在临床上,当采用心电图对患者心肌梗死进行早期诊断不明确时,可以通过检测血清内CK活性是否升高作为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的标准。当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其体内血清中CK的含量于2~4h上升为正常值10倍左右,24h上升到最高值,48h恢复正常。CK在血清内含量的上升幅度与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积成正比,其短时间上升并回落表示患者心肌梗死并没有扩展,但持续升高则表示患者心肌梗死在恶化,若CK反复升高表示患者心肌梗死范围再度扩展或有新的梗死病灶。
1.2.5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分析
肌酸激酶由三种同工酶的不同组合构成,即CK-MM、CK-MB、CK-BB。其中CK-MB是检查心肌是否存在损伤的特异性标志,患者血清中CK-MB大幅升高表示其存在心肌梗死,比CK总活性测定更能准确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正常情况下,血清中含有CK-MB的范围是0~25U/L。当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CK-MB通常在3~8h出现升高,高峰时在发病后9~30h,于48~72h恢复至正常水平。若梗死后120h仍持续升高,表示患者心肌梗死仍在继续,如患者胸痛48h内CK-MB未升高或<总活性的2%一般可排除心肌梗死。
通过对132例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确诊患心肌类疾病78例,其中心肌梗死患者43例、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19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16例;患肝部疾病35例,其中急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5例、肝硬化13例、肝癌8例;患肺部疾病19例,其中肺梗死11例、肺炎8例。
由于临床实验室检测诊断存在特殊性,需要根据实际诊断的需要及相关检测指标的特性对灵敏度及特异性较低的指标进行组合检测及分析,以便提高临床检测的准确性。心肌酶谱检测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在对各类相关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6-8]。CK-MB可以高效地判定患者是否患心肌梗死,但由于CK-MB的活性期短,容易错过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的诊断期,在临床检测时将CK-MB与可以较长时间在血清保持活性的LDH结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效率。α-HBDH可以对患者心肌梗死后期的诊断有较大优势。心肌内AST的含量高出骨骼肌很多,而CK较骨骼肌低4倍,确定CK/AST的比值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因此,正确有效的使用心血酶谱检测可以为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带来巨大的助益。
[1]董素民.心肌酶谱检查对急诊检验项目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1):69.
[2]林东.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2009,22(2):24.
[3]张梅.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酶谱变化分析[J].内蒙古医学,2004,36(5):39.
[4]孙健.心肌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检验的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7,2(24):90.
[5]龚晓彬.48例AMI患者血清心肌酶谱与CTNI的检测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5,23(6):29.
[6]郑梅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2002,30(5):10.
[7]张磊.心肌酶谱与CTNI三联金标检测不同时段急性心肌梗死的评价[J].江西医学检验,2005,23(4):17.
[8]王喜栋.心肌酶谱的临床价值评估[J].临床荟萃,2003,18(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