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志勇
(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
前列腺癌是一种在老年男性患者中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的预后和治疗有很大程度受到早期诊断和术前分期的影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是该病的筛查手段但不是确诊的方法,临床医生在穿刺前需要靠影像学检测取得较多的临床资料[1]。MR检测前列腺疾病的具有其特有的优势,是临床医师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笔者对MR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自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MR检查的368例患者,年龄37~85岁,平均63.5岁。123例进行穿刺活检,84例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70例进行细针针吸活检或尿细胞学检查证实,65例进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26例为随访和临床综合诊断得到最终结果。255例患者进行1次MR检查,82例患者进行2次MR检查,29例患者进行3次MR检查,2例患者进行4次MR检查,共514人次。
使用Siemens Magnetom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测。盆腔使用腹部相控阵线圈进行MR检测;联合采用直肠内线圈与腹部相控阵线圈对前列腺进行三维MRS检查,线圈采用外固定的方式用来减弱呼吸运动对检测的影响[2]。要求患者在检查前1天时大量饮水,食用少渣食品和服用缓泻剂。
根据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进行临床确诊[3]。应用系统穿刺与外周带可疑病灶穿刺的办法,依据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或者经尿道前列腺部分切除手术之后的病理结果来确定前列腺癌和临床检测确定前列腺转移癌为临床癌的诊断评定标准。
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计量资料进行配对χ2检验,当P<0.05时为具有显著差异。
368例患者中共有251例经病理已经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经MR检查定性诊断为前列腺癌的共有197例,准确率为78.5%,对前列腺各种疾病定性诊断的总准确率为78.0%。在MR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情况中,当患者有前列腺炎症或者有穿刺后出血情况时就很容易出现假阳性的结果,产生这种假阴性结果的主要原因为位于前列腺尖部的癌和前列腺中央带的癌。有12例因为对前列腺尖部检查不精细从而漏诊,在知道病理结果之后复习MR片,发现有10例本应检出。有30例是前列腺中央所带的癌,都为进行前列腺增生手术之后的病理切片时所发现,大部分比较小,有5例>0.6cm。
通过MR检查251例经病理已经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分期诊断结果发现,MR检查对前列腺癌B期以下的诊断准确度比较低,但是对前列腺癌的C期与D期的分期诊断准确度比较高。MR对于能够定性诊断的前列腺癌,总体分期诊断的准确率达到了79.3% 。
前列腺癌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或者只有排尿不适[4]。一般情况下综合使用PSA、DOE与MR检查对前列腺癌进行早期诊断。MR检查在诊断前列腺癌上有着一定局限,例如活检穿刺之后出血就会很大程度影响MR检测结果[5]。所以,要对前列腺癌进行精确的分期诊断,就至少在活检后21天才可以进行MR检查。使用MR检查能够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活检,还可以提升活检的准确率,在制定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叶锦堂,郭雪梅,王霄英,等.MR波谱分析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6):616-620.
[2]Moreno Alarcon C,Lopez Gonzalez PA,Lopez Cubillana P,et al.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of transrectal prost at e biopsy[J].Actas UrolEsp,2010,34( 6):531-536.
[3]Villeirs GM,Oosterlinck W,Vanherreweghe E,et al.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combin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prost ate cancer[J].Eur J Radiol,2010,73(2):352-356.
[4]Kirkham AP,Emberton M,Allen C,et al.How good is MRI at detecting and charact erising cancer within the prostate? [J].EurUrol,2006,50(6):1163-1174.
[5]Jurgen J,Stijn W,Tom W. Prostate Cancer Localization with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 Imaging and Proton MR Spectroscopic Imaging[J].Radiology,2006,241(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