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ST段下移(附病例659例)

2012-08-15 00:50王玉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2期

王玉芬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医院心电图室,河北 唐山 063600)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针对我院近年来门诊收治的一组ST段下移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及跟踪观察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该组病例均为来我院首次就诊的门诊患者,均无他处就诊史,共659例,其中男168例,女491例,男女之比约1∶3,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53岁。均有胸前区不适及(或)疼痛等疑似冠心病病史,均无发热、感染、严重贫血、急性疼痛等病史,无近期(6个月内)外伤史及脑血管病史。行心电图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ST段下移。

1.2 方法

采用国产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及打印系统进行资料采集及积累并进行认真跟踪随访。对该组病例按照在心电图上ST段下移程度进行分析。将ST段下移分为:①微小ST段下移指以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典型缺血性ST段下移(ST段呈水平型、下斜型、下垂型下移)程度<0.05mV。②ST段异常指以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典型缺血性ST段下移程度在0.05~0.10mV(包括0.05mV)之间。③显著ST段异常指以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典型缺血性ST段下移程度≥0.10mV。

2 结 果

2.1 微小ST段下移患者222例,约占34%,合并T波异常者55例,约占25%。

2.2 ST段异常患者396例,约占60%,合并T波异常者247例,约占62%。

2.3 显著ST段异常患者41例,约占6%,合并T波异常者29例,约占70%。

3 分 析

3.1 ST段下移多提示心肌缺血,若合并T波异常则心肌缺血的可能性会更大,甚至会更严重。心肌缺血常提示冠状动脉系血管因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等所致管腔狭窄。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个人体质和健康状态均有明显增强,因过度劳累或受不良刺激等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冠状动脉紧张度增高或痉挛情况减少,传统观念不被重视的微小ST段下移很可能是冠状动脉系血管萌生病变的早期表现,即冠心病的初发阶段。而冠状动脉系血管病变的产生与进展多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有关,以上危险因素早期多无明显不适感觉,常常被患者忽视或不被重视,久之定会引起或加重血管损害。

3.2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将近2/3的患者就诊时,ST段下移程度已达0.05mV以上,达到了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多提示冠状动脉系血管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ST段下移程度在0.10mV以上者,尤其心脏负荷增加后出现者,多提示冠状动脉系至少有一支主干血管严重狭窄,需要介入等治疗才能达到有效治疗目的。

3.3 如此多的患者没能在疾病早期得到诊治,可能的原因:①不适感呈一过性或短暂发作性,易被患者忽视。②心肌缺血发生后,冠状动脉系血管可逐渐建立侧支循环,使缺血有所改善,不适症状会有所减轻,而不被患者重视。③男性患者就诊比例相对较少,并不表明男性患病率低,相反男性患病率可能更高,甚至更严重,只是男性多以事业为重,再者自以为身强力壮不会有病,因此易被轻视;另外,男性多善于交际,经常饮酒,饮酒可疏通血管掩盖病情,同时脂肪及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血管损害。④患者疼痛阈值较高,可能确实无明显不适症状;另外,心脏储备能力非常强大,当患者出现表现时病情已相当严重。

4 讨 论

4.1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跟踪观察和认真随访发现:①微小ST段下移不足于诊断冠心病,容易被医师轻视,但若在微小ST段下移时期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则下移的ST段能够逐渐恢复,否则ST段下移程度有逐渐加深的趋势,久之,ST段下移程度定会达到异常或显著异常的地步。在心肌缺血发生后,身体本身会代偿性的建立侧支循环,而侧支循环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心肌缺血,患者的不适症状也随之有所缓解,这样就会使部分患者将自己的病情忽视。然而,冠状动脉系的大中血管的病变并没有减轻,反而很可能会有逐渐加重的趋势。②发生心性猝死的患者(均为男性)中,回顾他们生前的心电图及/或动态心电图表现,发现他们的ST段下移呈典型缺血性下移,但下移程度均在0.05mV左右,同时均伴有T波浅倒置(T波倒置0.05~0.15mV之间),分析这类患者发生猝死的原因可能是因个体差异冠状动脉主干血管在病变的基础上容易发生痉挛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急性持续血流中断或是冠状动脉主干血管在病变的基础上形成了血栓,发病早期有症状但未被患者重视。

4.2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微小ST段下移很可能是冠心病的早期表现,这一时期的治疗是早期诊治冠心病的关键;ST段下移合并T波异常,若患者经常发作心绞痛则要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防止心性猝死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的发生。因此,建议相关医师对ST段下移患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早进行合理有效治疗,同时强调,必须查明各种致病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吸烟等,并对其进行全方位干预和治疗及定期跟踪随访,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进展和恶化,避免病情发展到需要介入治疗的程度,减少患者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更要避免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恶性事件发生。另外基于心血管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为了及早发现和防治冠心病,建议30岁以上的人群都应进行体格检查,以尽早发现有致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使其早期得到干预和治疗,并对其进行饮食习惯和加强锻炼等方面的健康指导,达到防病以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