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2012-08-15 00:50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2期

李 慧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焦作 45410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反流性食管炎是GERD最常见的食管并发症。现将我院消化内科自2006~2009年其间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98例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消化内科自2006年9月至2009年3月其间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98例,其中男性216例,女性82例,男女比例为2.63∶1。年龄为28~79岁,平均年龄51.2岁。患者均因不同程度的胃灼热,反流,上腹痛,胸痛等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按年龄将患者分为28~40岁(56例),41~60岁(144例),61~79岁(98例)三组。

内镜诊断标准按洛杉矶世界胃肠病大会制定的四级标准进行分级。A级:黏膜破损局限于黏膜皱壁上,且长度<5mm;B级:黏膜破损局限于黏膜皱壁上,其中至少一个长度>5mm;C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但少于食管周径的75%;D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至少侵犯食管周径的75%以上。

症状评分:分别记录患者的胃灼热,反流,上腹痛程度,咽部不适以及胸闷等症状,并根据症状程度评分。0:无症状;1:轻度,患者需经提醒方能感觉有症状;2:中度,有症状主诉但不影响生活;3:重度,有明显症状主诉且影响日常生活。

2 结 果

2.1 在298例反流性食管炎中,A级142例,占47.7%;B级105例,占35.2%;C级20例,占6.7%;D级31例,占10.4%。其中C级以上共51例,占17.1%,且男性39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3.25:1,年龄范围在28-40岁组中有5例,占8.9%,41~60岁组21例,占14.6%,61~79岁组25例,占25.5%。提示食管黏膜损害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2 食管炎症状的发生率

有胃灼热感者158例,(53.0%);反流者192例,(64.4%);上腹痛者96例,(32.2%);胸闷者87例,(29.2%);咽部不适者45例,(15.1%)。症状评分在2分以下者262例占87.9%,3分以上者36例占12.1%。3分以上者在三个年龄组中所占比例为28~40岁组6例(10.7%),41~60岁组19例(13.2%),61~79岁组11例(11.2%),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故其症状严重程度并不随年龄增加而加重。

3 讨 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病。根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5.77%,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率为1.92%[2],且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组298例患者,其糜烂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呈增加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但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不随年龄增长而加重,这与国内的报道是一致的。有研究报道,老年人严重食管炎的增加与老年人因年龄增长唾液中重碳酸盐分泌减少和食管中酸灌注程度增加有关[3]。但老年人对食管扩张后产生的疼痛敏感度下降,且对食管酸灌注的敏感性也下降,故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并没有随年龄而增加。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大部分均有胃灼热,反流及上腹痛等常见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是以咽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来就诊。因此,对于这些非典型症状,在临床工作中也应考虑到是否存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可能。

[1] 袁耀宗,邹多武,汤玉茗,等.胃食管反流病的蒙特利尔定义和分类;基于询证医学的全球共识[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10):686-689.

[2] 潘国宗,徐国铭,郭慧平,等.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2):223-226.

[3] 王虹,刘宾,姜佳丽.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