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兰,陈利民
(兰州市城关区妇幼保健所口腔保健科;2.甘肃中医学院,兰州 730000)
乳牙反牙合(安氏Ⅲ类错牙合)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它对口腔功能、颜面美观以及儿童的心理健康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乳牙反牙合等错牙合畸形的早期预防与矫治日益重视。乳牙反牙合与遗传、龋齿及呼吸道疾病、口腔不良习惯、不正确的人工喂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不当的人工喂养方式和口腔不良习惯,往往会使儿童形成龋病、错牙合畸形等口腔疾病[1],影响其健康成长。为了解兰州市3~6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预防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我们于2012年3月至8月对兰州市3~6岁儿童的乳牙反牙合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1 调查对象 兰州市妇幼保健机构定期体检的儿童,年龄3~6岁,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 280份,收回有效问卷1 214份,其中男孩664人,女孩550人;城区707人,郊区507人;独生子女902人,非独生子女312人;3岁组337人,4岁组357人,5岁组329人,6岁组191人。
1.2 调查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主要包括:①基本情况;②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及幼时不正确人工喂养情况:主要包括吮指(吮唆拇指或食指)、伸舌、下颌前伸、咬唇(主要指咬上唇习惯)、咬物(包括咬玩具、衣物或啃指甲等)及使用安慰奶嘴(幼儿哭闹时,经常使用奶嘴)、不当喂姿(经常采用挂喂、睡喂等)等情况;③儿童口腔检查及相关健康状况询问:参照曾祥龙主编的《现代口腔正畸学诊断手册》将儿童乳牙反牙合按照前牙反牙合、后牙反牙合、个别牙反牙合(1~3颗牙反牙合)、多数牙反牙合(前牙及部分磨牙反牙合)及全牙列反牙合进行统计[2]。以上第①、②两部分内容由幼儿家长在口腔科医师指导下填写;第③部分由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通过临床口腔检查并对被调查儿童的相关健康状况进行询问后填写。评分标准: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及不正确人工喂养情况,按照严重(20次以上/d)、偏重(20~15次/d)、中度(15~10次/d)、轻度(10~5次/d)及无(5~0次/d)5个等级进行选择,评分时“严重”记4分、“较重”记3分、“中度”记2分、“轻度”记1分、“无”记0分,单项得分≥2为阳性[3];乳牙反牙合的诊断参照《现代口腔正畸学诊断手册》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调查的一般情况 在本次被调查的1 214名儿童中检出乳牙反牙合 277人,占22.82%,其中前牙反牙合 101人,占 8.32%;后牙反牙合 14人,占1.15%;个别牙反牙合 140 人,占 11.53%;多数牙反牙合19 人,占 1.57%;全牙列反牙合 3 人,占 0.25%。从本次调查来看,兰州市3~6岁儿童乳牙反牙合的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个别牙反牙合及前牙反牙合。在口腔不良习惯及不正确人工喂养方面,具有吮指、伸舌、下颌前伸、咬上唇、咬物等口腔不良习惯的儿童322人,占26.52%;具有经常使用安慰奶嘴、不当喂姿等不正确人工喂养的儿童250人,占20.59%。
2.2 遗传因素比较 本次调查中父母中有一人有错牙合畸形的195人,占16.06%;父母双方都有错牙合畸形的31人,占2.55%。调查显示,在父母双方均无错牙合畸形的家庭中,儿童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215人,为该组的21.10%;父母有一人有错牙合畸形的家庭中,儿童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44人,为该组的22.56%;父母双方均有错牙合畸形的家庭中,儿童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18人,为该组的58.06%,说明父母有错牙合畸形的家庭中儿童乳牙反牙合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家庭(χ2=22.502,P<0.001)。
2.3 先天疾病比较 本次调查共检出先天性唇腭裂6人,占0.49%。在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的儿童中,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5人,为该组的83.33%;未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1人,为该组的16.67%。统计结果显示,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的儿童乳牙反牙合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先天性唇腭裂的儿童(χ2=12.539,P<0.001)。
2.4 后天相关疾病比较 本次调查共检出乳尖牙磨耗不足402人,占33.11%,在患有乳尖牙磨耗不足的儿童中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187人,为该组的46.52%;未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215人,为该组的53.48%。统计结果显示,患有乳尖牙磨耗不足的儿童乳牙反牙合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χ2=191.696,P<0.001)。本次调查共检出多颗(3 颗或3颗以上)磨牙早失56人,占4.61%,在患有多颗磨牙早失的儿童中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24人,为该组的42.85%;未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32人,为该组的57.14%。统计结果显示,患有多颗磨牙早失的儿童乳牙反牙合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或只有1~2颗磨牙早失的儿童(χ2=13.388,P<0.001)。本次调查共检出上乳切牙滞留5人,占0.41%。在患有上乳切牙滞留的儿童中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4人,为该组的80.00%;未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1人,为该组的20.00%。统计结果显示,患有上乳切牙滞留的儿童乳牙反牙合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χ2=9.322,P<0.005)。本次调查共检出慢性扁桃体炎等呼吸道疾病34人,占2.80%,在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儿童中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12人,为该组的35.29%;未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22人,为该组的64.71%;检出佝偻病等全身性疾病45人,占3.71%,在患有慢性全身性疾病的儿童中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15人,为该组的33.33%;未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30人,为该组的66.67%。统计结果显示,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全身性疾病的儿童乳牙反牙合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儿童,但是两者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2,P >0.05)。
2.5 口腔不良习惯及不正确人工喂姿比较 在具有口腔不良习惯的322名儿童中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78人,为该组的24.22%;未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244人,为该组的75.78%。统计结果显示,具有口腔不良习惯的儿童乳牙反牙合的发病率略高于正常儿童的22.3%,但是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2,P >0.05)。在幼时具有不当喂养姿势的250名儿童中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70人,为该组的28.00%;未检出乳牙反牙合病例180人,为该组的72.00%。统计结果显示,具有不当喂养姿势的儿童乳牙反牙合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儿童,两者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2,P<0.05)。
儿童的乳牙反牙合(安氏Ⅲ类错牙合)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遗传因素[3]。据有关资料报道[2]将近一半的患者一至三代的血缘亲属中有类似错牙合存在,本次调查显示儿童父母均患有反牙合时,则被调查儿童患乳牙反牙合比例大幅增高,也说明了儿童乳牙反牙合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
先天性唇腭裂常常导致上颌骨发育不足,造成前牙反牙合或全牙弓反牙合,所以唇腭裂是儿童反牙合的重要病因之一。这种反牙合的发生率、出现部位以及严重程度一般都与唇腭裂的类型有关,骨缺损越多,反牙合的发生率越高,畸形也越严重。另外,唇腭裂手术治疗后形成的瘢痕,也对乳牙反牙合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乳牙与替牙期局部障碍是学龄前儿童形成乳牙反牙合的重要后天原因。由于乳牙期牙合关系不稳定,颞下颌关系形态未发育完成、可动范围大,神经肌肉反射也易于改变,任何原因造成的早接触和牙合干扰都易诱发下颌关闭路径向前、向前侧方改变,形成乳牙反牙合或前牙与一侧后牙反牙合。所以,乳尖牙磨耗不足、上颌乳切牙滞留、上颌乳切牙早失等口腔疾病,也都会影响和改变儿童下颌及乳牙的正常发育,形成乳牙反牙合。学龄前儿童由于口腔不良习惯、不正确的人工喂养姿势及不注意口腔卫生等原因,容易导致龋病发生,而龋病又会导致乳磨牙早失,而当多数乳磨牙早失的时候,就会迫使儿童在咀嚼的时候使用前牙,造成下颌逐渐向前位移,下颌前突、前牙反牙合。慢性扁桃腺炎、腺样体增生、肿大,常影响呼吸道畅通,造成舌体前伸并带动下颌前伸,形成乳牙反牙合;佝偻病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因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生长受到影响,造成颌骨发育畸形,出现前牙反牙合、开牙合。
另外,吮指、伸舌、下颌前伸、咬唇等口腔不良习惯及不正确的人工喂养姿势,也会直接影响乳牙的发育与生长,形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4]。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宣传和普及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人工喂养与口腔保健知识,大力推行科学、正确的喂养方式和健康的口腔习惯,以促进儿童心身的健康发展。
[1]洪 伟,孙淑敏,张颖丽.儿童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2:3498.
[2]曾祥龙,主编.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441-442.
[3]刘 敏.346名儿童口腔疾病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730.
[4]姜 平.儿童不良喂养方式导致错颌畸形预防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0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