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冰
(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 陕西 西安 710100)
电子阅览室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电子阅览室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获取手段和途径,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阅览室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图书馆用来服务读者的不可或缺的文献信息服务场所。电子阅览室的出现,使图书馆在读者服务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也更加多样化。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可以为读者提供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自建特色资源等数据库以及各类考试模拟测试、VOD视频点播等,信息内容丰富、增长迅速、检索途径多、检索速度快、检索命中率高,是读者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丰富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第二课堂和最佳场所,在教师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在学院学生日常学习、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读者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还可以上网浏览新闻、听音乐看电影、聊天交流购物等,既丰富了读者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达到劳逸结合、休闲娱乐的目的。
电子阅览室在初建时,经常是座位坐满后还有部分同学在等待上机,三、四年后,上机的读者数量在不断减少。电子阅览室是以网络和计算机作为平台为读者提供服务的,由于电子阅览室的硬件建设滞后,导致系统陈旧、计算机零件老化(比如显示器、硬盘、鼠标、键盘等)、网络速度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读者对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的利用。
计算机有些人为的不良操作,如修改IP地址或给计算机加密,或者随意在系统盘上存放文件、安装软件,下载来历不明的文件、浏览不安全的网站等,有的会占用了系统大量的资源,致使系统运行慢、甚至造成死机;有的极易导致计算机感染病毒,不仅容易丢失计算机上的资料,如密码、帐号等,还会因为有些病毒占用大量网络资源,从而造成网络阻塞,上网速度变慢,甚至使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直接影响了读者的上机需求。
Web2.0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信息活动。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信息获取的门槛降低,获取信息更为方便快捷,对图书馆这样传统信息机构的依赖越来越低,造成图书馆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大大降低。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及计算机的持续降价使得图书馆原有读者不再将电子阅览室作为自己上网的重要途径,和在电子阅览室上机相比较,读者在使用自己的计算机时,上机时间自由方便,没有时间限制,还可以按照个人的需求配置硬件和安装软件。近几年,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读者在校园网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获得所需信息,不在校内的读者也可以通过VPN技术或者可以通过账号、密码等方式在任何地方查询所需信息,而并非必须利用电子阅览室才能获得信息资源。
高校图书馆有相当大一部分读者特别是新生,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悉,缺乏相应的网络基础知识,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素养较低,自身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贫乏,面对巨大的文献信息资源,不知如何下手;图书馆对馆藏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和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和服务项目的宣传力度也很不够,使得很多读者不了解,不知道怎样利用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和定位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来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而图书馆馆员目前的网络知识与技能、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服务的理念态度都差强人意,加之对学院学科专业设置以及教学科研需要不甚了解,无法做好相关文献、电子数据库等的推介宣传、咨询培训等工作,直接影响了电子阅览室管理和服务的质量。
劳拉·科恩(Laura Cohen)在17条宣言中提到:“认识到全球的信息环境在快速的变化,图书馆要对这些变化作出积极的响应,提供用户需要和希望的资源和服务;图书馆员要训练自己适应用户的信息环境,寻找方式,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到图书馆服务中来;图书馆员不应当排斥Google或相关的服务,而利用这些服务来帮助用户,同时给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在任何进化的信息环境中,通过行动验证图书馆员重要的和相关的职业角色”。
技术发展带来服务手段变化的同时,也必然会引起服务理念的变化,吴晓明,李永先认为图书馆2.0所蕴含的理念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图书馆2.0体现为一种服务模式的转变,二是图书馆2.0倡导图书馆打破原有被动的服务方式,参与到读者的生活中,也就是读者在哪里,图书馆就在哪里。Web2.0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图书馆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在Web2.0的大环境背景下,图书馆员不可否认地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动地在使用着Web2.0的技术成果,从而在事实上促成了图书馆2.0和图书馆员2.0的诞生。
电子阅览室的发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设备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会对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电子阅览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新的不同形态时,对于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服务素质随之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更完备的知识结构和更专业的计算机与网络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当注意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图书馆员2.0是以图书馆员为主体展开的,是图书馆员与读者共同参与、一起互动的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与图书馆员的主观意识和职业素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图书馆员2.0是要在Web2.0提供的技术基础之上延伸图书馆的信息增值服务,这些都凝结着图书馆员大量的劳动和智慧。实现了信息和服务的增值,就要求图书馆员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培训,这样能够提升馆员的信息素养,扩展馆员的知识视野,调动馆员的工作态度,才能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适应信息时代高校科研教学的多元化需求。
图书馆引入Web2.0技术,在于其能够改善和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技术的价值在于提升服务,解决Web2.0环境下的图书馆员2.0服务的首要问题就是使Web2.0技术可以畅通无阻地延伸到图书馆内的各个工作环节,如:基于RSS的新书通告、最新动态;基于Blog的社区网志、学科网志;基于IM的实时在线咨询;基于开源软件的一站式检索平台;基于Ajax的个性化主页;基于标签、插件的快速检索等新型信息服务模式。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首当其冲,既是图书馆员2.0实践的一个平台,也是一个实际应用推广Web2.0技术的重要场所。厦门大学的Fandog是“泛技术工作小组”的创始人,他始终从服务的角度思考技术的应用和开发,Web2.0技术如果真要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并实际应用到读者的信息活动中,必须要从精英技术走向傻瓜化应用,最终要回归读者最常用、最需要、最实在的信息需求当中。因此就要求图书馆员不但懂技术还要能从服务的角度看待技术,这样才可能将Web2.0技术有机地融合到图书馆员2.0服务中去。
计算机网络等设备是电子阅览室保证文献信息查询和利用的前提条件,只有管理并维护好电子阅览室基本设施,保证网络的畅通、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才能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这是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图书馆馆员应具有丰富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较强的网上检索、信息咨询能力,才能为读者提供网络导航、专题咨询、文献推荐,以及各类电子数据库的培训,提高电子阅览室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质量。
高校图书馆拥有稳定、持续的读者需求,丰富的专业学术信息资源,一流的设施和环境以及专业的馆员队伍,能迅速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组织和整理,具有较强的信息分析判断和整理综合能力。图书馆应该不断去研究并适应社会的变革、技术的进步和读者需求,从读者的实际体验和使用中获得图书馆员2.0服务的实际效果,根据需求变化对服务进行评估、调整和创新,再进一步去推动和完善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和服务项目。
图书馆员2.0服务体系应该建立相应电子阅览室管理的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网络的设备和基本设施的良好的运行,以及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定量或定性的质量评价体系或评估标准,系统、科学、成熟、明晰的评价机制会使得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更具可信度和可操作行,从技术和服务两个方面保障给读者一个积极参与以及共享信息资源的良好环境,让曾经流逝的读者再回到图书馆来,重树图书馆员的形象,重建图书馆在高校文献信息服务领域的地位。
[1]马来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的现状余对策[J].图书馆论坛,2010,8.
[2]王若冰.基于Web2.0的图书馆员2.0人才培养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438)
[3]唐玉辉.浅析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信息,2011(29)
[4]贾兴红.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8).
[5]张艳蕾.基于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与读者服务[J].东方青年教师,2011,3.
[6]张宝华.试论我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的几个阶段[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